开封市小麦收购价格监测情况分析

 

2023 年,我市小麦生产销售情况复杂多变,为贯彻落实国家小麦最低保护收购价政策,及时了解掌握小麦市场收购价格变化情况,按照《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启动河南省小麦收购价格应急日报监测的通知》要求,开封市价格监测中心于5月31日-9月30日小麦最低收保护购价执行期间启动实施“开封市小麦收购价格应急监测每日报告制度” ,采集汇总上报价格监测数据和编发预警预报分析文章,为上级及时实施政策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以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积极发挥了价格监测预警的重要作用,维护了开封市小麦价格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一、小麦价格监测工作简述

开封市价格监测中心根据《通知》要求,抽调专人赴四县一区指导并协同县区价格监测部门精选10处小麦价格监测点(每个县区选取一处粮站收购点和一处面粉厂收购点),以从农民手中直接收购的小麦标准品价格(符合国标三等及以上)为监测对象,监测期间每日采集上报各监测点小麦收购数据。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市小麦在小麦灌浆期和收获期受长时间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新麦赤霉病率、发芽率和含水量较高,品质有较大幅度下降,收购价格与2022年同期相比较低。监测期间,我市合标小麦收购价格低开高走,最低价格是5月31日的1.36元/斤,最高价格是9月30日的1.49元/斤,整体呈现稳步上涨走势,市场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国家最低保护收购价,市场未发生囤积炒作现象。

二、小麦价格变化原因分析

2022 年,俄乌战争推高国际粮食价格并传导进入国内,小麦价格全年居高不下。今年以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市小麦价格走势也是几经波折,按收购时间分析如下:

1 .年初受去年翘尾因素影响,小麦价格处于历年高位,1.6元/斤左右,春节后小麦价格开始小幅回落,主要因为:一是去年小麦丰收且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导致饲料用量较少,以及全年疫情管控也导致经济活动用量减少,市场结余较多;二是管控放开以后,人们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减弱,粮农和粮食贸易企业等存粮主体囤粮惜售情绪减弱。

2.4 月份,小麦价格开始快速回落,并一路降至1.3元/斤左右,直至临近新麦收获,一直保持低位运行,主要因为:一是小麦丰收预期强烈,并且全球小麦市场今年以来供应较为宽松,国内小麦进口量同比上涨62%;二是食品生产企业也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补库积极性不强。

3.5 月底,受新麦赤霉病率、发芽率和含水量较高影响,低品质新麦收购价低于每斤1元,而合标小麦收购价受粮农惜售情绪和粮食收购企业开始收储影响,迅速回升至每斤1.4元左右并逐月稳步走高,并且,粮农惜售待涨的心态也拉长了夏粮收购时间,往年8月底粮食收购企业已经基本完成收购任务,今年部分粮食收购企业则一直持续收购到国庆节前后。

5 .7月底,我市小麦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主要因为:一是在低品质新麦的竞争下,叠加小麦消费淡季,粮食收购企业试探性下调收购价;二是国家政策性小麦持续高频投放竞拍增加市场粮源供应。

6 .9月份,在供需情况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下,小麦价格重回上涨走势,主要因为:一是河北和京津地区洪涝灾害导致粮农和粮食收购企业存量粮源大幅受损;二是水灾再次加重了存粮主体对优质小麦的惜售情绪;三是学校开学和双节需求旺季即将来临的影响,人们对面食的需求量增加,小麦的消费量也相应增加。

7 、10月份,受小麦的供应量阶段性增加影响,小麦上涨行情受阻,出现小幅回落走势,主要因为:一是前期小麦价格持续走高,叠加秋收开始,存粮主体惜售心态有所减弱,高位获利出货,部分粮食贸易企业也想为秋收腾仓;二是食品生产企业前期补货充足,并且双节销售多数不及预期,短期再次补货动力减弱;三是秋粮丰收在即,玉米收购价格开始下降,小麦饲用优势减弱。但是受国内小麦供需紧平衡的影响,质量好的小麦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后期仍有上涨空间,预计年内仍有望重回年初高点。

三、保持粮食价格稳定建议

小麦、水稻、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口粮,它们价格的任何波动都会对整个商品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粮食安全,过高会“米贵伤民”,过低会“谷贱伤农”,保障粮食供应稳定、价格稳定,才能保证商品市场价格的整体稳定,才能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复苏。

我市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但是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生产成本也呈现刚性增长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价格,主要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或稳中有涨。一是用好新增耕地指标调剂制度,优先保障农业基本用地;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全市实现农田水利全覆盖;三是推进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防止出现土地撂荒和土地侵占的情况发生。

2. 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一是完成农村水价改革,推进农村电价改革、农用能源价格改革,减少涉农税费支出,提高粮农种粮综合收益;二是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防止“谷贱伤农”,守住粮农“种粮卖得出”底线。

3.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一是要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大力推进抗旱防虫、排涝降渍等田间管理技术的推广;二是农业主管部门密切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应对预案,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尽最大可能减少农业自然灾害损失。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机制,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增加农业补贴金额,加大对产粮大县和产量大户奖励资金投入,多方面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5.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一是完善国家粮食收储机制,降低收储成本,扶持民间粮食收储企业,构建市场化竞争机制,健全粮食收储法律法规,有效保障政府对于粮食储备的合理调控;二是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坚决打击游资炒作和囤积居奇行为,维护粮食价格市场的秩序和谐稳定。

 

 

                              2023 年10月10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