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调研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全市经济“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最直接、最有效、最综合的关键举措和一号工程,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创新举措,夯实载体,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招引落地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17个,累计完成投资1273亿元,平均每年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比重达35%以上,有效地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功能、提质增效、增添后劲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大力推行园区共建合作。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邻近园区、大企业、战略投资者合作,创新“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实行股份合作、全权托管等形式,着力建设一批园中园、托管园和共建园,积极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食品协会共建中国百强食品工业园,与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协会共建食品和包装机械产业园,与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共建食品辅料产业园。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与泉州市总商会、泉州市食品行业协会共建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舞阳县与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集团共建漯河医药化工产业园。

   (二)积极开展集群招商。积极创新招商模式,着力应对新形势下单个企业转移遇到的新困难,大力推行集群式承接全产业链转移。

东城产业集聚区抓住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以贸促造,市场牵引”,盘活园区资源推动东兴电子产业城,从电子产品制造向制造和电商服务并重转型,打造园区“升级版”。创新思路,推行政府、专业化的园区开发商、专业化的园区运营商三方合作,将园区开发、招商、运营、管理分离,由政府招项目到政府招开发商,开发商招运营商,运营商招项目转变,进入分工合作、专业商效的园区招商3.0阶段。目前,依托东兴电子产业城建设的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了标准厂房、电商学院、保税仓库、物流分拣中心、电商孵化中心、网商运营中心等服务平台,打造了硬件一流,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生产服务一体,企业可拎包入驻的一站式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目前,园区入驻福茂电子机务设备、红黄蓝电子等20多家电子信息和新能源制造企业,入驻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芝麻开花等各类电商企业及配套企业近100家。

    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以产业招商和招大引强为重点,通过建立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引进了可口可乐、美国高盛、美国杜邦、美国泰森、美国嘉吉、日本火腿株式会社、韩国乐天等世界500强企业11家,旺旺、统一、华垦植物油、今麦郎等国内500强企业和行业百强企业8家,相邻建厂、无缝对接、一体建设,创新了全球大企业集中布局、紧密合作、聚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以可口可乐、统一集团、旺旺集团等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以弘信国际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产业群,以协鑫光伏、中鼎矿用救生舱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群。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紧盯闽商以商招商、集团化体系化引进,在闽东南强势密集推介临颍,开展了“国家级协会访临颍”、“闽商企业看临颍”、“百强食品企业临颍行”等系列招商活动,形成了闽商抱团转移临颍,休闲食品产业扎推聚集临颍的典型优势。围绕食品配料、包装机械、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上下游行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目前,临颍产业集聚区已入驻嘉吉、盼盼、雅客、亲亲、华冠养元、中大天然等知名食品企业及配套企业68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省级著名商标25个,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种类齐全、名企荟萃、链条完整的休闲食品产业,休闲食品日产量2600多吨,在全国县级区域中位居前列。

    淞江产业集聚区按照“产业高端、特色突出、国内引领”的定位,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以“生物制药、医疗保健、高端化妆、医疗器械、整形服务、健康保健、养老服务”等为重点,以裕松源药业为基础,规划2000亩,投资50亿以上,建设漯河健康产业园。拟通过5年以上的努力,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的园区,引进培育20个以上国外知名、国内领先的产业项目,扶持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相关产业企业,逐步形成生产制造、科技研发、信息服务、商贸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链,着力打造一个全国有影响力的健康产业基地。目前健康产业园一期、二期已经投产,三期正在规划建设并招商之中。

   (三)着力创新招商机制。临颍县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周六调度制度,县级干部每年外出招商不少于2个月,推行“三联四包”工作机制,招商任务与分包乡镇招商任务捆绑下达。全县设立一个招商局、15个专业招商局,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专业招商局局长,常年在外驻点招商,在全国常设五个招商基地,保证招商专业化、常态化、持久化。对各乡镇、经济职能部门、招商基地,完不成任务年终评先“一票否定”。创新实施“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模式,乡镇、县直单位招引项目集中摆放到产业集聚区,投产后实现的地方税收按比例转移支付引进项目单位,重奖招商功臣,坚持“干部使用必看招商,现金只奖招商”,树立“干招商有为、招来商有位”的工作导向,动员在临颍投资的客商主动牵线上下游合作伙伴前来投资,形成了“闽商扎堆”、浙商抱团入驻临颍的现象。源汇区成立了源汇北京商会、深圳招商引智服务站、源汇上海商会,源汇广东商会、源汇江西医疗器械商会,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在商会的中介联系下,相继引来了曙光医疗器械、美凯诊断试剂、益生科技、美的物流、源德福电子、诚和通信、阿里巴巴漯河吉顺生态电商园等一批产业转移项目。开发区按照招商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的原则,实行招落分离,专业和招商部门主要由6个主题招商部门负责项目引进,项目入驻后的工作由13个综合服务部门提供保障,各部门统筹运作,协调统一。

  (四)提升载体功能。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主阵地,努力优化硬环境、打造一流的承接转移平台。近年来全市产业集聚区按照“四集一转”、“五规合一”要求,基础设施投入累计达200多亿元,产业集聚区框架逐步拉大,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126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化厂房400多万平方公里,建设公租房200多万平方米,建成10万吨以上的工业供水厂5座,6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建设了污水处理厂,产业集聚区道路、水、电、管网、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基本实现“九平一通”。住宿、餐饮、医疗、购物休闲等生活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土地整理、投融资、人力资源、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健全,为项目入驻和企业运营提供了强力支撑。搬迁了一大批村庄,建设了一批安置社区、学校和医疗设施。道路、供水、供气与老城区无缝对接,实现了产城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区载体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加强服务保障。在努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投资者”的理念,全力抓好要素保障和软环境建设。一是实施项目联审联批联办。建立了全市联审联批联办联席会议制度,将重大项目的审批事项进行分解,使联审联批的范围由前期的审批环节延长到中期的建设环节和后期的运营环节。针对项目特点和办理需求,采取“一企一策”,实行现场办公、联合办公等形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招商项目库、重点项目库、达产入规库“四库”衔接联动的链式运作机制。推行重点项目例会、项目专项述职、项目首席服务团、市级领导观摩评价等多种机制,确保项目能落地,建的好,快投产。三是创新要素保障。土地方面将重大产业转移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土地指标,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同时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内部挖潜。严把项目入驻,强化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环保准入门槛考核,确保新增建设用地合理配、优质配、高效配。同时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对产业集聚区低效使用的建设用地实行“腾笼换鸟”,对长期闲置的建设用地依法予以收回,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资金方面:设立食品产业发展基金,锦程生物医药基金、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企业偿债基金等多支基金。搭建政、银、企、担多方合作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同时积极鼓励企业通过新三板上市、发行企业债等多种直接融资方式融资。人力资源保障方面:实施“校政企”合作,多次召开专题联席会议,通过产业集聚区、人社局等组织企业深入乡镇和周边地市,通过举办大型招聘会和媒体、中介招工等措施,保证企业用工需求。四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六卡制”:入企检查备案卡、行政许可跟踪卡、行政执法监督卡、涉企收费明白卡、优化环境服务卡、企业监督登记卡;开展“企业服务团”活动,认真梳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解到各部门,限期解决,并定期通报解决情况。五是持续开展“服务企业进基层”活动,加强部门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发展环境逐项行和涉企科室千人评议活动,排名后三位的定为全市最差科室;对重点工程实行环境属地管理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切实扫清项目建设障碍。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

    一是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着第四次制造业产业大转移即将进入收尾阶段,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处于“三期叠加”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受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资源能源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加快了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快了向外扩展和转移的步伐。

    二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正积极引导和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处于中部的中间,处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三是政府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近两年,国家实施中国智造2025,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沿海发达地区转型升级,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新机遇。着力加强供给侧重结构性调整,互联网 、双创、商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企业投资环境更加透明,投资成本降低,投资内生动力增强。

    四是我市承接基础日益雄厚带来的机遇。近年来我省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平台。漯河又处于河南中原城市群,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尤其近年来我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各类平台建设,形成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载体建设和综合产业配套环境坚实。

    三、建议和对策

    目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市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引轻选、重量轻质、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承接产业转移应着力发挥各县区的比较优势,实施有选择的提升式承接战略。

   (一)要强化技术引领与创新驱动。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我市自身优势的发挥、自身产业系统的培育以及新型工业化的推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调整新思路和新机制,特别是通过产业承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延链、强链、补链,促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集约化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使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带动经济跨越发展。

   (二)要促进结构升级和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承接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非资源依赖型产业,以及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延伸配套加工的产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企业的迁移也不是简单地进行异地复制,要鼓励迁移企业进行技术装备更新、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的创新,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集聚发展,依据各县区产业基础,利用好比较优势,实行有差别吸纳和承接。要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实现资源、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的集聚,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无条件地来者不拒,要坚决拒绝承接那些产能落后、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能因为转移项目能增加GDP和财政收入,而忽略其可能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

   (三)要打造优质的综合产业配套环境。新形势下,优惠政策取消,承接产业转移更多的由政府引导靠优惠政策招商转为企业主导自主选择,靠优质的服务和产业配套环境招商,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着力招商产业配套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能力,营造承接转移的良好软环境和硬环境,有效降低转移企业商务成本。同时,要尊重市场规律,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行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等招商新模式,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要借势“互联网 ”培育新产业。“互联网 ”开启产业发展新机遇,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一大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业态将不断出现,“数字经济”的快速推动,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市要抢抓机遇,大力推行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承接培育物联网、大数据、大物流等一些新业态、新产业,推动我市产业加快升级。

   (五)进一步厚植载体优势。加大产业集聚区新扩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健全技术创新、现代物流、综合服务、智慧园区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口岸开放平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仓等开放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各种生活、生产性服务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坚强支撑。

   (六)大力推行集群式引进、园区式共建、产业链接式转移等新的承接模式。开展与发达地区产业园区共建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商贸洽谈、产业对接活动。研究制定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招商专项方案,针对中高端食品、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等产业链共生性强、区域配套集中度高的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推动龙头企业和配套体系全产业链转移,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新亮点。找准集团化、体系化转移关键点和吸引点,选择具有较强产业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作为合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吸引产业链、相关产品、相关品牌、配套企业集聚。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