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增量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增量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漯政 [2016] 2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及驻漯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增量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

  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以来,我市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承载能力、规模实力和综合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但与先进地市和发展需求相比,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还存在着总体实力不够强大,新产业、新业态规模比较偏小,创新能力较弱、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进入到了更加注重提高质量、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必须乘势而上、争取主动,扩大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增量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在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上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增量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突出集群、创新、智慧发展方向,着力提升优化功能布局,着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着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着力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水平,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打造产业集聚区“升级版”,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消耗向绿色集约转变、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转变,产业集聚区向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促进经济提质转型升级。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底,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主导区、科技创新核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

  ——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全市产业集聚区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超过700家,每年新增加50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 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8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5%, 3星级产业集聚区争取达到3个,2星级产业集聚区争取到达3个以上,争创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家以上,产业结构和层次明显提升。全市形成5大产业集群:1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1个5百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个双百亿级产业集群(盐及化工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围绕双汇国际化战略和壮大千亿食品产业集群,争创全省食品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试点, 带动全市食品产业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自主创新体系持续完善。每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个公共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培育5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示范企业,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超过100家。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以上,努力打造全市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和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为全市提升“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实现“多规”合一,绿化、美化、生态系统建设显著提升,产业集聚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争取建成1—2个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低碳工业园区。

  ——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生产生活性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形成与产业规模和结构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全市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从业人员占全市的70%。产城互动深度融合,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优化功能布局

  1.整合优化产业布局。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深度融入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和城市一体化、组团式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加快漯颍一体化,以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东城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推动沿京港澳高速食品、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以淞江产业集聚区、沙澧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推动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集聚发展。以东城产业集聚区、沙澧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组团式发展。以舞阳县产业集聚区、漯西精细化工园区为核心,推动西部盐及化工产业带发展。围绕各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主导产业定位和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避免同质和无序竞争,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飞地产业”政策,在税收成分、经济指标统计、招商引资奖励、目标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对项目招引方和落地方实行激励。

  2.推动产业集聚区“多规”合一。巩固产业集聚区 “三规”合一成果,加强与生态环境、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等的精准对接,实现“多规”合一。

  3.调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按照二次开发建成区、集中连片开发发展区、滚动开发控制区的原则,统筹推进建成区、发展区、控制区功能布局调整,形成功能匹配、紧凑集约、有序开发的空间格局。

  4.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依托城市功能设施带动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园区提升城市功能设施,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格局。

  (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1.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大力实施“千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壮大提升工程,扩大提升优势产业竞争新优势。以知名品牌为引领,突出发展优势产品,强力推动我市千亿食品产业集群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安全化方向发展,巩固扩大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增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打造2000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500亿级装备制造和双百亿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领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盐化工、钛化工、制革制鞋、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双百亿级盐及化工产业集群。

  2.推动产链融合。坚持做大增量与做优存量相结合,聚焦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图谱,加快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着力发展一批生命周期长、支撑作用大的产品,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整机+配套、原材料+制成品优势的特色产业链。打造一批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区中园,形成产业配套优势,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支持产业链条健全、集群效应突出的产业集聚区申报省产业集群发展奖励资金。

  3.推动产业载体联动发展。强化区域各类发展载体协调联动的整体优势,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中心城区与两县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与专业园区互动发展,形成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4.推动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区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绿色集约发展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区加星晋位、提档升级,鼓励支持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抓住2016年国家修改开发区名录机遇,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到2020年,全市除新晋级的杜曲产业集聚区外,其余6个产业集聚区综合指标排序全部进入全省前60位,年度“十强”、“十快”“十先”榜上有名,沙澧产业集聚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临颍县产业集聚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沙澧产业集聚区争取达到3星级标准,舞阳县产业集聚区、淞江产业集聚区、东城产业集聚达到2星级标准。新晋级省级产业集聚区的临颍杜曲现代家居产业园区在2020年达到一星级以上标准。加快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召陵邓湖钛化工产业园区、漯西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等专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争取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区。

  (三)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1.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产网融合,加速“互联网 ”行动计划落实,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集聚区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引擎。着眼产业发展新趋势,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把垂直分工和横向联系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相融合,使供应链、生产链、服务链、价值链相配套,形成以制造业带动服务业、以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引导和支撑一批重点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加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先进制造业大省行动计划》,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2.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完善平台,引导创新资源集聚,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围绕壮大千亿食品产业集群,支持临颍县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申建全省食品产业区域创新中心试点,提升我市食品产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在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共建区域研发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一批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申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争取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科研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创新组织,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面向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3.加快“双创”实施步伐。研究制定支持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的政策,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在产业集聚区内建设一批由专业管理服务机构运营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载体。健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和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机制,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4.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权、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工具,创新吸引社会资本方式,健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壮大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盐及化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探索产业链、商业圈和企业群融资,发展订单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租赁等融资业务,创新小微企业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多流合一。充分利用债务融资工具,探索发行产业集聚区专项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和开展资产证券化等。充分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5.创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机制。合理保障产业集聚区用地需求,推行土地利用差别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严格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使用条件。实行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根据产业周期和企业成长性,采取先租赁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提升土地市场周转效率。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处置力度,支持各产业集聚区探索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协议收购等方式,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低效企业退出和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

  6.创新聚集人才机制。围绕“高、精、尖、缺”,鼓励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加强高端人才和高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协同引进高水平科技成果与人才,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实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引导和支持企业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咨询、讲学、兼职、项目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健全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7.创新绿色发展机制。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加强标准管理,推动产业集聚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企业间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探索实施产业集聚区规划环评清单管理和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到2020年,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临颍县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以化工为主导的舞阳县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循环型产业园区。支持产业集聚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励环境服务公司对产业集聚区企业污染进行集中式、专业化治理。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导节能服务公司对产业集聚区用能单位和设施实施节能改造。

  8.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条块结合、权界清晰、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产业集聚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合理界定管理职能,强化协调配合联动,实行统一领导、以区为主、两套人马、分线负责的区镇管理套合体制。建立产业集聚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推行政务服务网改革。探索“管委会+公司”的开发建设和公司化运营模式,推动集聚区由政府主导型向自主经营型转变。

  (四)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水平

  1.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优化产业集聚区软硬环境,着力提高产业配套、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能力,培育开放招商新的吸引点和竞争力,实现由主要靠优惠政策招商向靠优质综合服务招商的战略性转变。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和招商模式,着眼培育产业集群,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行集群式引进、园区式共建、产业链接式转移新模式和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题招商等招商新模式,突出招大引强和联合重组培大育强,提高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高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竣工投产率。

  2.培大育强企业群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围绕“主导、特色、新兴”,做大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精一批配套中小企业,着力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积极培育一批上市企业,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加快推进龙头企业重组,推动龙头企业开展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的并购重组,形成一批行业优势企业。开展骨干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抓好一批中小企业培育,重点培育30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每个产业集聚区5家左右),全市每年培育小微创新创业类企业100家(每个产业集聚区15家左右),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每个县区8—1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

  3.提升重大项目管理和建设水平。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库、招商引资项目库、重点项目建设库、项目达产入规库”四库衔接联动机制,谋划实施一批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影响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集群项目,推动重大项目滚动接序、良性发展。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加快智慧园区、现代物流、海关特殊监管、综合营商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强化质量监管、投入产出效益审核、现场施工建设规范管理等,提高重大项目建设水平。

  三、组织实施

  (一)更新发展理念。进一解放思想,突出改革创新,注重破解瓶颈,以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提升发展活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二)落实责任分工。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以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坚持季度工作例会制度,强化统筹谋划和协调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强化县区主体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督导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县区要按照本意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具体推进措施。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度,完善具体支持措施,加强综合指导和主动服务,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大交流培训。坚持开展产业集聚区现场观摩活动,坚持季度工作例会制度,交流经验做法,促进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对产业集聚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各级管理干部推动增量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目标管理。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并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协调和过程管理,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在“多规合一”、创新能力、集群培育、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五)强化考核奖惩。完善产业集聚区监测和考核评价办法,将创新性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培育、财税贡献率等能体现提质转型成效的指标,纳入产业集聚区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加星晋位和争先创优,加大对优秀产业集聚区的表彰奖励,促进竞相发展。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