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服务企业再加力

日前召开的2017年全市企业服务团提升年工作推进会,再次吹响我市企业服务团工作冲锋号——37个市直企业服务团的163名机关干部将走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重点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外部环境、人才用工、市场开拓、证照办理等问题,着力补齐企业发展短板,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骨干企业培育整体突破。

精准帮扶

让企业真正得实惠

近两年来,各企业服务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握精准帮扶内涵,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880多个,达到了“企业得实惠、干部转作风、政府树形象”的目的,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问题找得准。近两年来,确定全市287家企业为精准服务对象,共涉及企业反映问题500多个。通过走访、调查、部门反映等各种途径,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明确各服务团的帮扶任务,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干部配得强。选派与企业生产经营联系紧密的对口职能部门组建企业服务团,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金融、发改、国土、能源等部门在帮扶工作中,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展现出企业服务团的过硬素质和优良作风。

工作抓得实。为防止企业服务团走过场、一阵风,不断完善“周通报、月讲评、季总结、年表彰”及督导奖惩等帮扶工作责任制,明确选派服务团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增强干部主动作为意识,激励干部担当尽责。

我市近两年的企业服务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国务院督查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省委办公厅《工作交流》专题介绍了我市的经验做法,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新华每日电讯》、《河南日报》等媒体相继予以报道。

持续发力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2015年是企业服务团启动年,2016年是企业服务团深化年,今年是我市企业服务团提升年。为实现精准帮扶,切实提升服务水平,自今年3月开始,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委通过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确定了市直96家企业为精准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有149个。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我市坚持“企业点单、政府上菜”的原则,选派与企业生产经营联系紧密的对口职能部门组建市直企业服务团37个,选派干部163名,提供点对点有针对性的服务。

丰富帮扶内容,在全面服务上下功夫。一方面是扩大服务范围。在坚持对“工业1351工程”重点企业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把全市7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另一方面是开展技术帮扶。结合全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五个一”活动,帮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革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智力支持等问题。创新帮扶方式,在主动服务上下功夫。坚持把“双送”活动作为企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省、市有关惠企政策特别是支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30条措施宣传到位、解读到位、落实到位,让好政策产生好效果。学习推广市工商局、漯河供电公司服务企业的经验做法,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建立领导干部、科室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主动与企业对接,倾听企业呼声,认真梳理确定重点工作,逐项抓好落实。

增强帮扶实效,在长效服务上下功夫。建立企业服务团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开通企业服务热线,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受理、调查、解决、反馈机制,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围绕支持工业发展30条,形成可操作、见效快的“1 X”政策体系,让好政策真正落地、收到实效。

强化机制

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为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确保企业服务团工作取得实效,今年我市还将着重建立落实多项制度机制。

建立联合督查机制。市企业服务办将与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联合进行日常督查,采取明察暗访、不定期抽查等多种方式,促进企业服务团工作扎实开展,对服务企业好的典型予以通报表彰,对效果不明显的服务团进行通报。建立市、县联动机制。把企业服务团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目标考核加分因素,严格考核奖惩,推动企业服务团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坚持“周通报、月讲评、季总结、年表彰”制度和解决问题销号制度。各县区、各服务团明确专人每周至少报送一次工作推进情况,市企业服务办利用手机报平台对企业服务团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已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市企业服务办进行销号。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对一些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主管领导,指定召集人、参与单位及人员,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发挥联席会议的协调沟通作用,推动工作落实。

转自《漯河日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