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核心 大手笔开发建设

今年以来,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按照“一港三园一中心”的发展定位,以建设多式联运内陆港和临港产业园、文化教育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和建设豫中南对外开放和商贸物流中心为依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快速进展。今年全区共9个市定重点项目,总投资3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7亿元,前五个月已完成投资6.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6%,赶超时序进度4.4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四个坚持”,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坚持项目核心,招商融资取得明显成效。在目前在建的重点项目中,牡丹江路沙河大桥、牡丹江路、沙河沿岸综合整治PPP项目等推进顺利。研究出台支持区内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十条措施,规划“双创”示范园区,制订入驻园区项目管理办法,鼓励扶持现有12家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集群集聚发展。截止目前,已谋划引进超10亿元龙头型、基地型、概念性重大招商项目16个,签约超亿元项目20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3个,超30亿元项目6个,包括投资119亿元的中建七局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投资45亿元的建业住宅集团区域商住综合开发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中裕智慧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投资30亿元的万汇投资控股区域商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20亿的三河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为大开发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基础。

 坚持保障优先,土地征迁取得明显成效。整合最强的班子成员,配备最优秀的干部,区镇一体,合力攻坚,重点突破,截止目前,共累计完成土地征收2782亩,拆迁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兑付征地及附属物资金2.65亿元;新增一般用地2.7平方公里,新增用地规模指标2.36平方公里;新购买占补指标2000亩;组卷土地2354亩,批复1240亩。

 坚持多元融资,破解融资难题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的重点项目沙河沿岸综合整治项目,实现融资10.8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落地实施的PPP项目,成功入选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积极探索金融租赁模式,实现租赁融资2亿元;加大与银行对接,与建行、中原银行、农发行达成贷款6亿元;紧抓机遇申报基金项目,精准上报、及时对接,实现基金融资1.62亿元,争取专项资金7800万元。充分放大了省市拨付的9000万元发展资金使用效率,撬动了47.9亿元的社会资本投资。

  坚持多措并举,发展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示范区以漯河市开展的“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年活动”为契机,将项目建设环境治理工作抓深抓细抓实。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等行为,效能告诫8起、诫勉谈话5人,拘留4人,保持了高压态势。依法拆除违法建筑10万多平方米,形成了强有力震慑,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

 “十三五”期间,示范区将强力推进“5131”工程,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建设100个重大项目,到2020年,全区营业收入3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在全市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活力的示范区之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