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200亿后,未来这么做
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是重点任务。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突破200亿。这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意味这什么,下一步又该如何更好发展? 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速落地期” 工业互联网为什么需要标识?所谓标识,就是对产品、设备赋予的唯一编码,是产品、设备的“身份证”,通过标识关联其全生命周期信息;标识解析,就是通过标识查询其关联数据的网络地址实现数据获取。 标识解析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神经枢纽,通过给每一个机器、产品、零部件,以及算法、工艺等物理和数字对象赋予唯一标识(数字身份),借助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促进形成基于标识的信息互联世界,实现工业互联网中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迎来爆发。2019年10月,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成功突破1亿大关,2020年12月突破100亿,2021年5月突破200亿。从1亿到100亿,产业界用了一年的时间,而从100亿到200亿,历时不到半年。 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工业互联网融入更多行业。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冷链食品的溯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企业通过使用工业互联网标识技术,打造进口冷链产品安全码,保障冷链食品安全。而且工业互联网在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效能开始凸显后,各地政府也争相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步伐,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推动产业探索实践。 “东西南北中”布局架构初步形成 工业互联网发展初期,存在大量网络环境复杂、信息异构、数据割裂、无法统一管理与识别的设备和信息系统。例如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很多企业使用私有标识,导致其他企业无法读取;一些上游企业使用下游企业规定的标识,造成需要维护多种标识体系。基于这些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并推动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是由国家顶级节点、同国家顶级节点相联通的国“根”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四层组成。其中,国家顶级节点是标识解析体系的核心枢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顶层设计的支撑单位和国家顶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单位,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完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建设并稳定运行,“东西南北中”的布局架构初步形成,助力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十省市自治区、中部四省、华北九省市自治区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 例如上海国家顶级节点,截至今年5月底,已接入49个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60亿,涉及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道路运输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5个产业,服务范围覆盖长三角地区。 二级节点是直接面向行业提供服务,是推动标识创新服务,推广标识解决方案,推进标识产业繁荣,构建我国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产业抓手。到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建设部署134个,覆盖23省28个行业,包含船舶、集装箱、石化、食品、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等18类典型应用场景。与此同时,标识解析体系与支付宝、中移物联、阿里IoT、商米等公共终端对接,拓展标识应用场景,提升标识解析的普遍服务能力。 推动标识解析融合创新 面向未来,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提速。 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中提出了“标识解析增强行动”,要求建设兼容开放、服务全球的标识解析服务系统,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构建基于标识解析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支持各地部署不少于20个融合节点,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标识资源分配、管理、互操作等基础服务。 基于标识发展新要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建设国家级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该设施是基于现有国家顶级节点的建设,为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区块链自主创新能力,而谋划布局的面向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 “星火·链网”将以工业互联网为主要应用场景,以网络标识这一数字化关键资源为突破口,推动区块链的应用发展,实现新基建的引擎作用。随着标识解析体系的不断完善,“星火·链网”将在工业数据要素交互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集成创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