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强基础 发展底气足 基础设施共建共担,构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为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牢基石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石。

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的《2021年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和我市印发的《洛阳市推动都市圈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双管齐下,明确提出“实施基础设施共建共担行动,构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细化了今年洛阳都市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大动作”和“小目标”,为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牢基石。

1 做强物流枢纽 推动产业聚集

近日,一列运载东方红大轮拖等“洛阳造”产品的中欧国际集装箱货运班列,由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启程驶向俄罗斯。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现有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以及洛阳到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的铁海联运班列,外发集装箱业务量呈现逆市增长的良好态势。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洛阳产业体系比较完备,拥有中信重工、一拖集团、伊电集团等一大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形成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每年有数亿吨工业原材料落地、过境,物流需求潜力巨大。

《2021年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提出,推进洛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二期)、华晟多式联运基地、济源中兴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

去年10月,洛阳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简称洛阳枢纽)正式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随后,《洛阳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通过国家相关部委审批,洛阳枢纽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据介绍,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围绕“1 2 N”模式布局,打造“国际多式联运枢纽 城市新型物流”综合体。目前,一期的公铁海联运中心运营良好,突出保税物流、智能仓配、新零售物流、冷链物流等服务的二期工程加紧建设,在催生新业态、增强服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一期的核心业务配套设施,进而产生合力效应,支撑高质量集群化发展。

不止于此,华晟多式联运基地将依托伊电集团铝产品加工产业链,建设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构建以铝产品为主的进出口物流通道和平台。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物流体系共建共担将推动洛阳都市圈的物流产业加快呈现服务更优、效率更高、辐射更广、集聚效应更强的“裂变”反应,进而带动相关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发力“新基建”增添新动能

几天前,由市工信局牵头组织的“5G 工业互联网”县区深度行活动走进洛龙区,近百家科技园区及制造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切实感受产业融合的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洛阳工业互联网体系各平台注册服务企业近1万家。其中,洛阳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注册量已超2300家,覆盖范围包括我市和平顶山、济源、焦作、三门峡等地。

这背后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新基建”主要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代表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中心城区连续覆盖和县城建成区基本覆盖,累计建成5G基站4949个,5G用户数量突破160万。

《2021年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提出,统筹布局建设都市圈新型基础设施,中国移动(河南洛阳)数据中心二期、华为产云融合创新中心、新基建发展中心、中国移动洛阳分公司5G建设及应用、中国联通河南5G无线网新建工程、中兴智慧城、平顶山东方生态智慧城等项目名列其中。

位于洛龙区大数据产业园的中国移动(河南洛阳)数据中心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和洛阳大数据产业园龙头项目,主要建设中国移动通信机房及数据中心等,一期已建成投用,二期正加紧建设。

据介绍,该项目综合利用先进通信及计算机技术,以中原大数据云计算中心为基础,推出面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智能化生活和经济建设领域的云服务平台,进而促进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基建’关键在‘新’,纵观其涉及的各个领域,正是洛阳转型发展的发力点。”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新基建”与洛阳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为产业升级增添动能的同时,还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全市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动能转换持续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持续为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强基础、增动力。

3 优化能源结构 增进民生福祉

新能源,既是发展方向,又是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市统筹完善能源供应网络,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比重不断提高。不过,能源发展面临的增强保障能力和优化调整结构的双重任务依然存在,能源发展状况关乎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质量。

《2021年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安万基2×6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1#机组、华电福新宜阳风电场、洛宁长石新能源4.8万千瓦风电场、国电投新能源瓦屋风电场等项目,开工建设国电济源大岭三期5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开展尼龙城2×66万千瓦热电联产、洛阳—新郑航煤管线、嵩县抽水蓄能电站、济源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鲁山花园沟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力争全年完成投资40亿元。

在新安万基2×6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项目主厂区,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施工忙碌,配合着各种大型机械抓紧进行混凝土浇筑、锅炉设备吊装等。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我市城区2250万平方米的用热需求,在填补中心城区供热缺口的同时,还可实现年发电72亿千瓦时、销售收入22.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和民生效应的有机结合。

“为确保项目早日完工,我们采取机械人工交叉作业方式,近千名建设者在各个施工现场,用汗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继续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产、早日见效。

嵩县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嵩县南部山区车村镇境内,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据介绍,该项目的建设对保障豫西地区供电安全、减少大气污染、优化大伏牛山旅游区产业结构、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将发挥出“大项目”巨大的带动效应。

4 建设水利设施 厚植发展底蕴

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基。水资源格局关系着发展格局。

6月底,我市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孟津区举行。当日开工建设的洛阳黄河小浪底库区港航项目,全长65公里,上起新安县峪里、下至小浪底大坝,有11座便民交通码头和6处避风锚地,预计工期为30个月。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和济源小浪底库区港航项目,同属打造小浪底库区“黄金水道”的具体举措,旨在增强通航安全保障能力,打造更加便捷的洛阳都市圈通勤圈。目前,项目在稳步推进中。

除了打造“黄金水道”,《2021年洛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建设一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设施,加快建设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前坪水库灌区工程,加快昭平台水库扩容、汝阳三元岭水库、栾川罗北川河水库前期工作,开展洛宁兴华涧水库、宜阳阳光寺水库、故县水库灌区、三门峡水库清淤等工程前期研究等。

本月初,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总干渠首个隧道——2号隧洞贯通,为早日实现惠泽豫北人民迈出了重要一步。半年前,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四干渠3号隧洞已全线贯通,项目总干渠5个标段全面开工建设。

这两个项目均在国务院确定的172项国家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列,还是我省实施“四水同治”首批推进的水利工程。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可发展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0万亩,解决项目所在区域“守着黄河没水吃”的问题,增强洛阳都市圈城市及沿线城市供水保证能力,为实现系统完备、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水网体系目标夯实基础。

在共建共担中打牢发展基石,洛阳都市圈建设将行稳致远!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