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部垫底到第一,河南技改投资上演加速度,前5月增长39%

技术改造投资是加快企业技术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今年1-5月,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持续推动下,河南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达到39%,高出全国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增速从去年同期的中部地区垫底一举扭转为中部第一,为下半年工业持续回稳增长奠定了基础。

新增一套智能喷粉设备,单台车辆涂装成本降低约1700元、涂装工件生产周期由48小时降至4.5小时、涂装生产线单班人员由237人降至44人、客户参观后下单率由65%提升至89%……洛阳中集凌宇汽车有限公司今年通过投资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效果立竿见影、事半功倍。今年以来,全省工信系统抓住中央和地方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通过设立省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搭建金融支持平台等方式拉动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努力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我们加大了技术改造项目入库辅导力度,举办多场技术改造项目入库工作培训会,深入解答各类问题;各地工信部门组建专项服务队,深入企业‘一对一’‘手把手’辅导,有效调动了企业增加技术改造投资的积极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处负责人说。

洛阳市年初以来已开展多次技术改造重点企业项目观摩活动,建立重点企业项目库,通过实行领导分包,建立项目台账制,加强项目服务,促进技术改造项目早竣工早见效。1-5月,全市技术改造开工项目147个、竣工项目66个、完成投资181.7亿元。濮阳市聚焦天能集团智能化改造提升等136个技术改造攻坚项目,量化工作任务、细化攻坚台账、适时调度协调、定期专项督导,利用周推进、月调度、季通报、年评比工作机制,强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1-5月,濮阳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27.5%。鹤壁市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为重点技改项目配备助企干部,进一步加大技改项目的协调服务力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协调解决技改项目建设中的“堵点”“卡点”“难点”,面对面、点对点精准服务,保障工业技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产,1-5月,全市技改投资增速达717.9%。开封市通过强化服务,激发企业投资意愿,激活项目管理机制,1-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87.3%,顺利摘掉了去年负增长的帽子。

政策给力,服务有力,有效激发了企业技改潜能潜力。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入资金16500万元,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对原有顺酐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企业顺酐生产能力由5万吨/年提升至8万吨/年,新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在纯度、色号、熔点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新增销售收入24000万元。河南矿山起重公司搭建起国内先进的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视觉识别装置、精密检测装置和生产管理系统紧密结合,成为引领起重机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示范工程,生产效率提升200%,产能提升80%,预计每年产生经济效益4亿元。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制造业生产方式,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技改‘三个转变’:推动技术改造由单纯设备改造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等全方位改造提升转变;由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全流程改造提升转变;由单个企业改造向产业链协同、集群化发展的全链条改造提升转变,推动河南制造进一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人表示。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