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人才集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高水平人才集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与传统质态生产力相比较,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生产力新质态,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科技创新驱动等特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以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集聚度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生产力的加速跃升。

加速构建创新人才高地,打造集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平台。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重大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为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作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各地主动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积极建设能够集聚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具有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中心城市。谁在这一轮人才发展布局中抢得先机,谁就能够在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先发优势。各地要围绕自身优势产业领域和未来发展战略布局,以培育吸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的前瞻布局,来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世界先进制造中心提供创造条件。

坚持战略人才引育并举,锻造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要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领域,培育用好战略科学家和标志性领军人才,按照“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原则,在科技资源配置、团队建设、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对担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持续跟踪关注,在人才梯队建设、科研条件保障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人才计划、科研项目、事业平台等方面向青年人才倾斜,让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要持续扩大以优秀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人才后备军的人才基数,努力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磁场。要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紧密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开展卓越工程师的联合培养。

探索“四链”融合,更好激发人才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效能。新形势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在实体经济,需要把发展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要以人才链为总牵引,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推动人才工作为标志性产业链发展融合赋能,更好发挥集成效应。要整合人才、教育、科技等各类政策资源,支持引育急需紧缺人才、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要积极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搭建成果展示、路演对接、科技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化市场平台;要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等设立技术转移转化岗位,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要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四唯”立新标,通过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促进更多创新人才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推动者、见证者。(作者单位:山东省委组织部)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