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植烟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2007年烟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南阳市2007年烟叶工作方案
为加快我市烟叶发展步伐,推进国家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圆满完成2007年烟叶生产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烟叶“双控”政策和烟草行业实施大企业、大品牌扩张的要求,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针,按照“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工作思路,以经营管理、生产扶持、科研开发、市场整合、社会服务为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科技含量,培育特色,稳定规模,打造品牌,确保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实现烟叶恢复性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落实省分计划面积15.2万亩(按1200株/亩计),收购计划44万担(见附表),上等烟35%以上,产值1500元/亩,烟农收益2.3亿元,烟叶税5000万元以上。收购等级合格率80%以上;烟叶具有典型河南浓香型风格特征,内在成份协调稳定。
二、工作重点
(一)统筹规划,强力推进基地建设
2007年是南阳优质烟基地的备验年。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项目验收细则》的要求,在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基地建设、科技创新、运作效绩五个方面实现突破,确保验收达到“优秀”档次。
1.打造核心示范园区。全市统一规划建设市县乡三级示范园区,主要领导建立示范田。市级示范园区确定在方城、内乡、镇平、社旗四县实施,县级示范园区要保证质量、提升水平(位置及面积见附表),乡级示范田面积不少于300亩。
2.明确园区建设目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要分别达到科研开发水平高、成果转化率高、普及水平高的目标;全市整体大田长势和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核心区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60公斤/亩、1600元以上/亩;示范区集成推广实用技术达到100%,产量、产值分别达到150公斤/亩、1500元以上/亩,辐射区产值达到1400元以上/亩。
3.突出核心示范园区建设重点。集中示范五项工程:100%应用商品化漂浮育苗的集约化育苗工程;100%应用密集化自动烘烤的新型烤房建设工程;实施多种土壤改良技术示范推广的土壤改良工程;全面落实高标准烟水配套工程;在市级核心示范园区推进高钾示范、高香气示范及节水灌溉示范田(见附表)。
4.提高研发技术含量。要逐步提高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南阳烟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依托河南农大等科研单位,围绕我市烟叶的质量特色,研究储备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不断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论文发表、科研成果及专利等要达到验收细则规定数量以上。
5.强化基地创建责任。要整合人力资源,强化目标管理,严格工作计划、严格执行程序,认真落实“五项制度”:阶段综合目标考
核制、科研项目经理负责制、重大推广项目分公司补贴制、示范园区建设分级负责制和重点示范项目主要领导督察制。
(二)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烟叶组织管理水平
1.深化烟叶生产责任制改革。一是落实责任、健全机制、严格奖惩,全面推行目标考核;二是进一步完善烟叶“六包一联”责任制,对烟站实行定编定岗定任务,对职工实行竞岗竞标;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工作措施,确保责任制管理落到实处。
2.加强烟叶人才队伍建设。烟草系统要加强基层队伍思想、业务建设,努力提高他们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断改善基层职工政治、经济待遇和工作条件;要适当放宽在岗技术人员的内退年龄;要返聘一批身体素质好、热爱烟叶分级岗位的内退人员,为烟叶产业发展聚集人才资源。
3.全面实行质量管理。在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同时,重点搞好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内乡县、社旗县今年要争取国家级创建资格,方城县、邓州市要高标准启动。要把烟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和控制中,为2008年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4.规范推行入户预检制度。一是坚持规范收购、平稳收购,营造“收购队伍优、市场环境优、服务烟农优”的三优环境;二是坚持入户指导预检,以科技示范户为主,采取乡镇烟办推荐,烟站审查,县公司统一选聘的方法,每300亩左右配备一名专职技术员(1个客户经理负责3-5名,聘用数见附表),完成从生产到收购的全程服务;三是坚持统一打台包装,减少烟农交售次数和到站等候时间;四是坚持统一包装,统一材料、包重、标示和规格;五是坚持推行封闭收购,强力落实“聚约式”交售。
(三)突出关键技术,提高推广实用技术到位率
1.优化品种结构。继续以云烟87、云烟85为当家品种,做好云烟202、云烟205、9625、QY96等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确保全市优良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5%。
2.强力推行集约化育苗技术。方城县、内乡县、社旗县、镇平县新建(扩建)育苗烘烤示范中心10处,全市新建大棚150座(见附表),每个点不得低于20个单体大棚。核心示范园区集约化育苗比例达到100%;全市统一商品化供苗比例达到90%以上。
3.大力实施旱作栽培技术。重点落实早秋耕,深冬耕,早起垄,踏好墒,11月底前结束冬耕,3月20日前结束起垄施肥,地膜覆盖要达到90%以上。
4.认真落实平衡施肥技术。围绕“提钾、提香、降碱”目标,本着“增施有机肥、钾肥及硝态氮肥,合理配比,分层施用”的原则,按照施氮量3.5-4.5公斤/亩、氮磷钾1:1.5:3—4的比例确定施肥结构。全部采用“套餐”制供肥,确保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落实到位。
5.推广普及密集烘烤技术。核心区密集烤房建设推广应用要达到100%,示范区内要相对集中连片,新建数量593座(见附表),每个点不低于10座;同时总结完善配套烘烤技术,推广配套的成熟采收标准和“三段式”烘烤工艺,改善烟叶内在品质。
6.搞好土壤改良项目及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全面示范推广秸秆还田、微生物发酵、饼肥施用等土壤改良措施,落实面积10万亩。全面落实斯美地熏蒸、病虫害综合防治、除草剂及抑芽剂使用、合理密植、科学打顶、成熟采收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7.坚持示范推广以烟为主的种植模式。有计划地示范油菜-烟、烟-蔬菜等接茬种植成功经验,提高烟农综合效益。
(四)明确扶持重点,加大生产投入力度
1.明确生产扶持额度。根据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关于烟叶生产补贴标准,每50公斤烟叶不超过烟叶收购价格15%的规定,全市预算生产投入总额3630万元。要提高核心示范园区的扶持标准,加大对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2.确保项目直补到户。肥料补贴要直补到户,其它项目如地膜、机耕、农药、烟苗等补贴也要直补到户,并在双向承诺书或合同上注明,方便群众及社会监督。
3.加大生产投入力度。一是改革财税体制,烟叶税不纳入乡镇的财政基数,原则上县财政按80%以上的比例返还乡镇;二是县乡政府从涵养税源出发,在原有提取比例的基础上,把2006年烟叶税新增的2%作为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环节奖励、解决机耕和建立风险基金等项目;三是对个别发展困难的县市,搞好税收全部返还烟农的试点,促进产业较快恢复。
(五)增强计划观念,着力培育诚信烟农
1.严格计划种植。要严格按计划落实面积,严格按合同组织收购,严格按程序申报备案,切实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提高合同的履行率。
2.全面推行种烟申请审批制。要按照烟草公司和种烟农户双向承诺、互惠互利的要求,全面推行种烟逐级申请审批制。凡不申请的农户,一律不予签订产购合同、不能享受优惠政策、不予兑现扶持物资、不予收购所产烟叶。
3.实行烟农诚信等级管理。根据2006年收购情况,将烟农诚信等级划分为四个档次:完成合同预约交售量的为诚信烟农;完成合同交售量80%以上的为基本诚信烟农;完成合同交售量50%—79%的为一般诚信烟农;合同交售量完成不足49%的为不诚信烟农。根据档次在宣传引导、生产扶持、服务管理等方面制定落实相应扶持政策,积极发展诚信、基本诚信烟农,限制一般诚信烟农,压缩不诚信烟农,稳定一支基本烟农队伍,促进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
(六)坚持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合理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要求,突出抓好烟水配套、集约化烘烤、标准化烟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效益和示范效果。
1.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立足于基本烟田,整村连片、集中示范。烟水配套建设以机井、管网、沟渠、塘坝为重点,炕房建设以自动化密集烘烤和小改密烤房为主。
2.要捆绑项目,集中开发。围绕基本烟田,把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治理开发、交通道路建设等涉农项目与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捆绑实施,各县市要确保捆绑项目2个以上,扩大开发规模,打造精品亮点。2007年全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预算5754万元,规划建设标准化烟站14个(见附表)。市烟草公司要按照市政府和省烟草公司的要求,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抓好资金落实和项目实施。
3.要强化责任,加强管护。方城县、内乡县、邓州市、社旗县、镇平县要固定专人做好项目的质量监理、资金安全及同步建档工作。要探索项目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不挤占基本烟田、不破坏项目配套设施。
三、保障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突破烟叶发展瓶颈
1.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抓住农村劳动力和土地流转两个着力点,建立以各利益共同体为主线,以产业化运作为纽带,推行烟叶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和股份制实体,实现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逐步实现烟农轻松种烟。
2.实施“抓大带小”工程。在确保计划落实的前提下,实施“抓大带小”工程,重点培植“四大”,主抓“两优”。即培植大乡、大村、大户和大方,主抓优势产区和优势农户。要通过确定科学指标,如亩均纯收益、种植规模等,不断优化烟农队伍。采取政策倾斜的办法,重点发展植烟4000亩以上乡镇、500亩以上大村、5亩以上科技户和100亩以上连片,逐步压缩零星分散、生产水平低的烟区。
3.探索建立风险保障机制。2007年烟叶风险金暂定25元/亩,按计划面积计算,由县(市)财政、烟草公司和烟农共同出资。每亩由县(市)财政从上年烟叶税中拿出10元,县(市)烟草公司出资10元,烟农自愿出资5元,集中管理,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以解除烟农的后顾之忧,稳定基本烟农队伍。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管理
1.健全领导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烟叶产业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加强对烟叶生产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各级烟办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县、乡主要领导要把烟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建立烟叶生产示范田,带动当地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力支持烟叶生产发展。
2.建立激励机制。市烟叶产业领导小组要制定具体的考评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对完成收购计划且综合目标考评排名前三位的县市,按1万元/万担的标准奖励;二是对生产环节评比前三名的县市,每次按3000元、2000元、1000元的标准奖励;三是全市统一组织生产环节检查,并将环节检查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考评的依据。四是对在基地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
3.完善考评机制。各地要逐步把烟叶收购环境净化、市场稳定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并实行单项奖惩。市烟叶产业领导小组要加大督查力度,抓好跟踪问效,及时通报相关情况。
主题词:
N001-2008-002337 | 文 号宛政办〔2007〕5号 |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08-11-26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