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2006 年,我市的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指导帮助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深化实施科教兴宛战略,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撑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目标。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5.2 %,有效地促进了全 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 发展。
根据宛政 [2006]56 号和宛政 [2006]77 号文件精神,我们对市科技局所承担的目标任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自查得分为 1201 分。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市直责任单位共同工作目标( 486 分)
2006 年,我局积极服务全市大局,圆满完成市政府部署的各项任务。
招商引资工作( 40 分)。市科技局从大局出发,积极开展“对外开放推动年”活动,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招商项目 76 项,引资额为 1603 万元,圆满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加强廉政建设,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40 分)。市科技局领导班子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带头搞好廉政工作,做到廉洁自律,在购买、乘坐小汽车、公款招待、公款装修办公室、公款配备通信工具等方面,都能按照上级规定严格认真执行,有效遏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1 分)。市科技局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严格按照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组织开展伦理、生理、心理知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社会做个文明公民,在单位做个文明职工,在家庭做个文明成员。积极参加我市的“四城联创”活动,不断深化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创建文明系统活动,继续开展文明科室、文明个人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继续保持市级标兵文明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 40 分)。重新调整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南阳市科技局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并与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积极开展创建安全小区活动,设立了市科技局治安执勤岗,设置了“平安南阳”建设宣传栏,安装了数字闭路监控系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年来没有出现上访现象,在市里组织的综合治理考核检查中,我局以高分通过。
依法行政,搞好行风建设,优质服务基层( 80 分)。我局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程序合法、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未发生行政复议事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的行政审批项目已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 全市共举办科技下乡活动 360 余次,举办科技大集 69 场,举办科技培训班 6500 次,发放技术资料 110 万份,培训农民 66 万名,培训各类星火人才 37 万人次,培养农业科技带头人 4000 余名,科技人员下乡达到 1.61 万人次。在服务基层方面,我们坚持不增加企业和农村负担的原则,没有发生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等现象,受到基层干群的一致好评。
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 52 分)。按照市里的安排,我局今年共接收安排军队转业干部和城镇退役士兵 3 人,圆满完成了安置任务,并全部落实了工作岗位。
增强大局意识,认真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有关政策( 20 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省政府 85 号令及市政府 5 号令,按时向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对照宛环 [2006]176 号文件、宛劳社 [2006]50 号文件、宛防安 [2006]12 号、宛防雷 [2006]1 号文件的要求,我局较好地完成了环保、社保、消防、防雷防静电、安全生产及计划生育等目标任务。( 150 分)
此外,我局在 2006 年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多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23 分)
二、南阳市科技局 2006 年责任工作目标( 715 分)
市科技局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今年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超额完成了年度责任工作目标。
围绕南阳支柱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全市科技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强集成”的原则,结合我市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和亟待解决的技术经济难题,科学合理地分配政府科技资源。 2006 年,我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20 项,其中国家级 8 项,省级 60 项,市级 252 项,共争取和安排科技三项费用 1668 万元。这些项目覆盖面广,涵盖了工业、农业、社会发展、中药材、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领域,代表着我市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前沿,对我市支柱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我市组织申报的河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张仲景经方系列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和“ 3000 吨纤维秸杆乙醇汽油的研制与开发”,经国家级顶尖专家资料审查、听取汇报和现场考察,对两个项目给予充分肯定。目前,两个重大科技专项已通过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年度资助经费将在千万元以上。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推拉带动,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已逐渐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形成产业”的原则,围绕我市防爆电机、燃料乙醇、电子信息、光学元器件等重点领域,以“火炬计划”实施为龙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培育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分两批共申报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5 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18 个,其中第一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3 家,高新技术产品 12 个,第二批正在评审中。至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发展到 85 家,高新技术产品总数达到 210 个。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7.6% 。
科研开发硕果累累。科技工作包括创新、研发、评审、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过程,科技进步奖评审在其中充当了承上启下、正确引导成果转化的重要角色,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进行评审、奖励,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和信心,促进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和学科带头人茁壮成长,从而锻炼和造就一大批我市科技战线的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推动我市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今年以来,我市择优推荐 9 项科技成果参加省科技 进步奖评审,其中有 4 项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 项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组织评审市级科技进步奖 291 项,内容涉及工农业、医疗卫生、软科学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我市的知识产权工作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和创新主体培育为重点,强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至 11 月底,全市共申请专利 758 件,专利授权 314 件,其中发明专利 33 项。
民营科技企业迅猛发展。我市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着眼未来,搭建服务平台,提供优惠政策,强力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和民办非企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南阳民营科技网,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空间和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大力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对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计划申报、科技成果奖励、专利申报等方面都给予重点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民营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民营经济的活力竞相迸发。 2006 年,共培育民营科技企业 31 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 1108 家,资产总额 154.2 亿元,技工贸总收入 141.3 亿元,从业人员 6.9 万人,上缴税金 9.3 亿元。全市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 25 家,超 5 亿元的企业 2 家,超 10 亿元的企业 3 家,在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收入排位中,我市民营科技企业位列第 4 名。南阳市机械电子技术研究所、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西峡县燃气机进排气管有限公司分别荣获了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奖,韩敬民等 5 位同志荣获全国民营科技促进奖,王肖剑等 3 名同志荣获全国民营科技企业奉献奖。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农村科普计划”、“星火培训计划”、“科普示范传播工程项目”、“科普示范点”建设等“科技下乡”活动,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棚架等焦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我市共承担和实施“省级科普传播工程项目” 10 项,项目总数已累计达到 106 项,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培育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确定了内乡县夏馆镇、南召县太山庙乡、卧龙区潦河镇辛店村等 6 个乡(村)为第五批市级科普示范点,市级科普示范点累计发展到 27 个,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农村科普工作, 示范推广了一大批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新品种。通过科普传播工程项目实施和市级科普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引导和推动了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技术,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增强了乡镇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了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形成支柱产业,创造规模效益,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此外,我局在 2006 年圆满完成了宛政 [2006]20 号文件分解下达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南阳市科学技术局
2006 年 12 月 30 日
主题词:
N040-2009-000115 | 文 号宛科[2006] 83号 |
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日期2009-12-30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