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03年科技工作总结暨2004年工作重点

一、 2003 年科技工作总结

2003 年,我市的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指导帮助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 12345 ” 的科技发展思路,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深化实施科教兴宛战略,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支撑力度,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科技对支柱产业的装备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又有了新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全 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 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的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各界对科技的运用和需求越来越多,广大干部群众科技意识有了新的提高。在“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面对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各级领导干部对科技工作正确定位,推动科技进步的责任感、使 命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 ,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更加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开展了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科技进步法》、《科普法》、《技术合同法》等科技法规得到较好地贯彻 落实,重视科技、学习科技、依靠科技 、发展科技的良好环境日渐形成。科技兴市、兴县步伐明显加快。

——科技资源稳步增加,科技综合实力得到增强。科 技投入持续增长。 2003 年,共争取国家、省科技三项经费 78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5% ;市本级落实科技三项费用 710 万元,比上年增长 6% ;市本级科技发展基金累计滚动发展到 1000 多万元;科技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 14.6 万人,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总数达 5.2 万人,直接从事科技开发活动人数明显增多;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相继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天冠集团、金冠集团建 成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中部农村信息网”、“南阳张仲景中医药信息网”、“南阳市科技信息网”、“南阳玉雕网”等一批科技信息网站功能,在全市 13 个县市区建立了南阳市科技信息中心分中心,搭建了一批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科技信息化服务网络,开通了与世界 160 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的信息通道;科技开发机构总数发展较快,支持造成了南阳同济肝胆器官移植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全市全民、厂办、民营科研机构总数突破 500 家。

—— 科技开发取得丰硕成果,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高。 一年来,通过广大科技人员潜心钻研、协作攻关,我市科技开发取得丰硕成果,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260 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 9 项,市科技进步奖 251 项。南阳石油机械厂研制开发的“ ZJ30/1700 撬装钻机”和河南油田进行的“稠油吞吐井‘封堵调’技术研究”,其技术装备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南阳防爆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 YAKS710-4 6300KW 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市鸭灌局灌溉试验站的“石碴地治理与开发利用研究”、南阳市眼科医院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等 7 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天冠企业集团开发的“年产 1.5 万吨谷朊粉生产技术 ”、南阳石油机械厂“ XXJ35 斜井修井机”、普康制药集团的“高纯度穿琥宁冻干粉针工艺研究”、市农科所的“棉花新品种宛 801-8 的选育”等 18 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南阳利达光电有限公司开发的“液晶平面显示器( LCD )用高精度光学元件研制开发”、南阳鸭河口水库工程管理局的“多路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研究与应用”等 101 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创造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 145 项,其中发明专利 19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4 项,外观专利 22 项,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在“非典”时期,“便携封闭式防护呼吸器”、“羚金穿毒复合制剂”等,防非科研攻关项目相继申请了国家专利权。

—— 科技示范成效显著。 市里积极筹建农业高新示范园区管委会,把“卧龙农业高新示范园区”和“唐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科技示范龙头,县里也分别确立了各自的科技示范点,止目前,全市不同层次的科技示范点达到 1000 多个;靠科技的示范带动,西峡、南召的香菇,淅川、方城的朝天椒,内乡、镇平的大白山羊,新野、社旗的蔬菜,唐河的香酥梨、黄牛等区域性主导产业正在形成。截止 2003 年底,全市已有 13 个乡镇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科技示范乡(镇)”, 95 个乡镇被南阳市科技局命名为市级科技示范乡(镇)。科教兴村稳步推进,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较往年又有了新的提高。各类科技示范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为广大农村运用先进科技和管理方法,推动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帮助农民走上小康致富道路,提供了生动的样板。

—— 科技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逐步拓宽。 截止 2003 年底,我市先后与美国、欧盟、俄罗斯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在工农业及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活动。其中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与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就防爆电气产品生产许可证已达成相互认可协议;南阳金冠集团与德国 DDC/MW 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生产新型数字投影机系列产品,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中泰联合开发的栗叶生物饲料,代表着国际饲料行业发展的方向。此外,我市进行了开发利用民间国际科技合作资源的有益探索, 2003 年 9 月,由市科技局组织,越南化工集团公司莅宛与相关企业进行了科技交流和商务洽谈,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

——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组织实施并申报了一批可持续发展项目,积极参与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 2003 年 7 月,“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南阳试点项目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2003 年 10 月,我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南阳可持续发展”项目正式被列入“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 - 地方与城市发展”试点项目,该项目同时被列入国家、省重点引智项目,引进国外专家来宛实地考察交流和技术服务。 2003 年 12 月,中欧专家莅宛考察论证项目实施情况。 2003 年 6 月,南阳与瑞典启动第三期地方 21 世纪议程合作项目,与瑞典合作开发的猕猴桃绿色产品项目已通过省技术监督局无公害产品论证,正在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组织编写、出版《可持续发展旅游指南》。此外,与瑞典乌姆兰省议会、与美国福特基金就文化教育扶贫项目、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等地方 21 世纪议程项目合作深入开展,开辟了新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渠道。

—— 民营科技企业势头迅猛,技术成果交易成绩斐然。 成立了“南阳市民营科技企业促进会”,建成了“南阳民营科技网”,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空间和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 2003 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 1018 家,技工贸总收入达 36.5 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河南省政府工作快报》以《南阳市民营科技企业持续高效增长》为题进行了报道,副省长贾连朝批示总结推广南阳经验。今年以来,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峡龙成冶材集团有限公司先后荣获“ 2003 年度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技术创新奖”,西保集团和宛西制药有限公司荣获 2003 年“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 50 强”。 2003 年全市技术贸易机构达 1010 家,全年技术交易成交额 1.2 亿元。

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科技宣传和科学普及,进一步营造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社会氛围。

1 、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宣传月”和“科技活动周”活动。从强化全民科技意识教育入手,坚持把 5 月份作为全市科技宣传月,并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和实物、版面、图片展览等形式,进行科普宣传。特别是今年 5 月份“科技活动周”期间,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组织开展赠书、赠科普挂图活动,在《南阳日报》刊登“致全市科技工作者倡议书”和防非典科普知识,提高市民预防“非典”的科学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全年共编发《南阳科技动态》 18 期,开通“南阳电视台科教频道”,成立“南阳市科普交流协会”,并广泛开展“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活动,大力宣传党的科技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技新生事物,揭批“法轮功”等反科学、伪科学现象,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营造了全市科技进步的舆论氛围。

2 、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一年来,根据农闲时节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市科技局和 13 个县市区科技局上下联动,共同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庄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会诊、技术现场指导,重点在方城县柳河乡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累计发放技术资料 5 万多份,受益群众达 2 万多人。据不完全统计, 2003 年全市共组织科技大集 31 场,各类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5.2 万人次,播放科技录相片 72 场,送科技图书 2.6 万本,发放技术资料 24 万份。

3 、积极培育科普基地建设。 2003 年,我市共组织实施“省级科普传播工程项目” 26 项,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培育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确定了西峡县米坪镇、邓州市赵集镇、方城县城关镇和唐河县古城乡等 4 个乡镇为第二批市级科普示范点,市级科普示范点累计发展到 10 个。“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和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作用也得到很好发挥,全年共培训青少年 2 万人次,举办专题活动 10 场次。在培育壮大科普示范基地的同时,我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方针,结合入世和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了基层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技术骨干和企业在岗职工的技术培训。 2003 年共举办培训班 3200 多期,培训种类星火人才 32 万人次,培养科技带头人 4200 名。

(二)突出科技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2003 年,我市共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352 项,其中国家级 6 项,省级 83 项,市级 263 项,共匹配科技三项费用 1656 万元。目前,一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已初见成效。我市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山茱萸、辛夷及四大怀药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已顺利通过了鉴定委员会的验收。国家火炬计划“爆破器材运输车”采用国内最新材料生产,技术水平已达到能够满足爆破器材的生产运输、储备、使用等需要;防爆电机厂承担的“ NEOP 系列开启式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完全依据美国 NEMA 标准设计制造的一种新型高新电动机, 2003 年已完成小批量试制,产品经权威机构检验认证,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下一步有望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年可为企业新增创汇 1250 万美元,利税 1000 万元。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承担的“柔性印刷版材开发”采用光引发剂筛选试验,调整完善配方,研制开发的柔性印刷版材性能接近美国杜邦公司同类版材的性能, 2003 年 9 月已在日本完成双螺杆试验,现正在进行涂布试验, 2004 年有望进行中批量生产,柔性印刷版材新产品的开发,将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印刷版材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硫酸庆大霉素 C 组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已完成小试和中试,成品质量平均提高 6 个百分点,达到了出口指标水平。“ 6000 吨 / 年降解膜”项目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生产可降解塑料薄膜,产品已达到国际环保标准。

(三)、围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村科技进步

2003 年,我们始终坚持以农业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用科学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科技支撑和动力。

1 、加强对农业科学研究。 2003 年我市共承担省级农业科技项目 17 项,市级农业科技项目 48 项,经过对项目全程跟踪监督,目前各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市黄牛所承担的“导入德国黄牛培育南阳牛肉用新品系”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止目前存栏犊牛 16 头,育成牛 21 头,成年繁殖母牛 34 头,种公牛 12 头,向外省推广销售 13 头,群体规模扩大到 83 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德国黄牛纯种繁育群体; 2003 年,共开展了 6 头次德国黄牛作供本的超大型数排卵及胚胎移植工作,移植成功率达 55% ;全年向社会发放德国黄牛冻精细管(颗粒) 3.6 万份,已配种母牛 2 万余头,生产杂一代犊牛 4000 余头;开展德南杂一代公牛育肥屠宰试验,平均日增重 1.21 公斤,屠宰率 56% ,净肉率达 45% ,优质牛切块占活重的比率为 20% ; 2003 年 10 月,“中国南阳黄牛育种论坛会”在南阳召开,并同时举办了中国黄牛肉用新品系选育讲座。市农科所承担的“主要农作物的选育”项目工作顺利开展,三大作物均有省级以上审定品种优秀品系正在参加省级以上区域试验,其中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利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远缘杂交”的“三结合”育种方法,培育出了彩色小麦,填补了小麦育种的空白。 2003 年 11 月,部分彩色小麦种子搭乘“神舟五号”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全年种植面积推广到 1800 亩。选育出了超矮小麦新品系 030022 、 030061 ,矮杆小麦新品系 0103 、 0102 、 030093 ,半矮杆小麦新品系 030216 、 030020 ,玉米优秀组合 6016 、 6076 等;宛麦 369 品种 2003 年参加了湖北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优异,新选品系宛 98-68 已完成了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区域实验。

2 、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紧密结合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市重点推广了脱毒快繁、温室大棚、农产品无公害检测、节水灌溉、种子包衣等新技术和新成果。 2003 年,我市重点对红薯、马铃薯、泡桐、花卉等进行了脱毒快繁,目前,仅脱毒红薯已在唐河、邓州、社旗、新野、镇平、方城、内乡等县市发展 103 万亩,总增产值 2.4 亿元。此外,围绕区域特色经济,唐河县还推广了人工授粉、工厂化育苗、疏花疏果等新技术;宛城区推广了双孢菇、白灵菇、鸡腿菇等食用菌新品种;镇平县推广了黑宝石李、金太阳杏等林果新品种;内乡县重点推广了烟叶平衡施肥、热风循环炕房等新技术;桐柏县还推广了现代农业工程装备、农副产品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等。

3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加速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2003 年,在全市有选择的安排了社旗、方城、唐河、新野、宛城、卧龙、邓县 8 个县(市区) 23 个乡(镇)、 36 个行政村进行品种试验和展示。通过试验,筛选出新麦 9408 、周麦 17 、新麦 13 、辽单 43 、中金 368 、科棉 1 号、冀阿 3268 及欣杂 1 号等一大批优良品种,并分别于 2003 年 5 月 28 日 和 9 月 15 日 举办南阳市第十届小麦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和南阳市第六届玉米、棉花新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 11 月 22 日 又举办了南阳市棉花、玉米新品种高产座谈会。目前,农业新品种示范应用面积达 40 多万公顷。

4 、抓好农业科技示范样板。以卧龙潦河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着力抓好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示范村的动态管理。截止 2003 年底,全市已有 13 个乡镇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科技示范乡(镇), 95 个乡镇被南阳命名为市级科技示范乡(镇),占全市 227 个乡(镇)的 47.6% 。不同层次的科技示范点已达 1000 多个。

5 、积极支持鸭河口灌区十万亩节水高效示范区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宛发 [2002]17 号文件要求,市科技局积极采取措施,精心组织,推进我市农综合开发再上新台阶。 2003 年在示范灌区内建立了 2 个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与宛城区茶庵乡、唐河县桐寨铺乡签订合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优质棉花、玉米、小麦新品种引进示范”、“食用菌开发利用”等科技项目,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有力地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1 、加强技术创新。认真组织实施我市《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意见》,全面动员全市上下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支持企业深化改革,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起了技术开发机构,天冠集团和金冠集团两家企业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良好;防爆电气研究所成为国家防爆电气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宛西制药厂的中医药现代化工程技术中心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创新和开发能力。中小企业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对技术创新变得更加主动。赊店集团承担的“新型生物絮凝剂 NUST01 的中试” 项目和河南巨能金属钙有限公司(淅川)承担的“真空热法新工艺冶炼特种金属钙及合金”项目被列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截止 2003 年底,我市累计已有 7 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2 、加快信息化进程,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理念强力推进科技兴工。积极引导建设公用科技信息服务设施,形成平台,推广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发展宽带数据、多媒体网络和能够提供综合业务接入能力的光纤用户接入系统,加快发展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科技信息服务。 2003 年 4 月,南阳市科技信息研讨会在内乡召开,与会专家和领导就如何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步伐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2003 年 10 月,市科技局组织举办了“南阳市首届制造业信息化培训班”,培训企业代表 30 余人。 2003 年 4 月,南阳市被评为“河南省信息化重点城市”,先后累计有 11 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信息化示范企业,其中我市的二机厂、二胶厂和防爆电机厂入选全省 20 家重点信息示范企业。目前,南阳理工学院已经成为全省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全省八个)。

3 、认真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03 年,我市共组织实施火炬计划项目 50 项。以电子信息、高效电机、汽车齿轮、柔性版材、石油机械、化学制药为重点,开发了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市的工业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2003 年 10 月,我市组团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共签订意向和合同 4 个,交易额达 1 . 7 亿元。 2003 年,南阳石油二机厂、桐柏安棚碱矿等 6 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撬装铝机”、“合色棱镜”、“纳米环保乳胶漆”等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有 3 个项目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截止 2003 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发展到 54 家,高新技术产品 138 个,累计有 17 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 2003 年,西峡西保集团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 4 家。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

4 、重点推广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质量监控技术、节能降耗等 12 项高新技术成果,加大 CAD 、 CAM 等技术的应用覆盖率,全面推进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和智能化控制,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提高了 2-3 倍,降低了工程设计成本 20-30% ,促进了传统产业化升级。

(五)、抓好中药材基地建设,强力推进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

1 、狠抓中药材基地建设。目前,我市以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与天麻、桐柏桐桔梗、方城裕丹参、内乡黄姜、镇平杜仲、唐河栀子、邓州麦冬、社旗板蓝根为主体的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 2003 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164 万亩,实现产值 18.2 亿元。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我省优先发展的优质道地中药材,南召、西峡被列入河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县。通过外引内联,以相关企业为龙头,带动了中药材基地的发展。西峡山茱萸基地以宛西制药厂为龙头企业,带动了西峡 20 万亩山茱萸的发展;内乡黄姜基地已发展到 5 万余亩,南召辛夷基地已发展到 10 万亩,社旗建立了 1500 亩香草种植基地和 500 亩板兰根基地,唐河栀子基地已发展到 2 万亩。

2 、努力搞好中药材原产地保护和 GAP 认证工作。 2003 年,西峡的山茱萸、南召的辛夷、方城的裕丹参都先后通过了国家原产地认证, 3 个中药材品种获得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的推出是国家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举措,我市西峡的山茱萸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 GAP 认证中心的认证验收,这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

3 、认真组织中药材科研与交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为了有效地控制非典疫情的蔓延,探索和交流非典防治的方法和经验, 2003 年 5 月市科技局组织召开了“防治非典、科技攻关专家研讨会”,充分挖掘张仲景医学宝藏,对我市的非典防治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印发了“关于申报防治非典科研项目的通知”,积极支持相关科学研究。 2003 年 11 月,我市召开了“中国南召辛夷首届高级论坛会”,组织中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为我市辛夷的综合开发利用搭建了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 2003 年 7 月,市科技局组织南阳电视台、南阳日报社深入各中药材基地进行了为期 7 天的实地采访,在南阳日报上整版发表了《关于南阳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话》( 7 月 15 日 ),为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在 2003 年 10 月份第二届“两节一会” 期间,市科技局牵头组成科教代表团,圆满地完成了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的推介及中药材基地参观考察任务,通过互联网发布了 35 个中医药合作项目。

(六)切实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入世的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局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综合职能作用,使驾驭、指导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去年“市直标兵文明单位”的基础上, 2003 年市科技局积极争创“市级文明单位”,进一步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制订了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具体的创建措施和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三学两争一创”活动,切实抓好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示范窗口为重点的细胞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市科技局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 2003 年综合治理达标检查中,市科技局以满分 100 分通过。在单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彻底改造了机关大门,改变了过去出入不便的状况;修建了车子棚,改造了卫生间,摆设了花卉,美化了办公环境,配置了必要的电脑等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创造了“精神向上,治安良好,邻里和睦,环境优美”的工作生活新秩序。

2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办事效率,树立勤政、高效的机关作风,争创“四优机关”(优质服务、优质管理、优良作风、优美环境)为目标,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进一步明确了内设机构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推进了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了民主“双评”活动和争创“五好”党组织活动,按时改选了机关党委和部分党支部,成立了工会组织。坚持正确的用人干部导向,积极培养选拔年轻优秀干部到中层岗位上,从组织上保证了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引导科技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收到了良好效果,增强了干事创业的部门工作作风。

3 、执政为民,服务社会,服务基层。 市科技局充分发挥政府综合部门职能,结合自身业务性质和工作特点,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把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出发点,作为搞活动、拿计划、作决策的落脚点。在今年 4 月份抗击“非典”疫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市科技局心系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响应国家提出的“依靠科学,防治非典”口号,成立了“市科技局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相继组织召开了“科技攻关医学专家研讨会”和“防治非典产品论证会”。 2003 年 4 月 23 日 ,市科技局将价值三万余元的防治“非典”高效消毒剂无偿捐赠给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及十五小、二十二中、市一中等人口密集单位,帮助做好非典预防工作,率先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奉献爱心。 同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主动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 2003 年,市科技局共选派了 6 名同志参加方城县柳河乡实践“三个代表”驻村工作队,为群众办实事,跑项目,以科技项目为引导,以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利用部门优势和专业特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组建了科技专家服务团,积极推广适用技术,为柳河乡争取科技项目 3 个,落实项目资金 23 万元,为农民建立了示范基地近千亩,并参与承办了《驻村科技信息》向农民传播实用技术。组织市科技系统干部职工为贫困农户捐衣赠被,真正做到了真心真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踏踏实实为基层办实事。

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了《南阳市科技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在一些热点问题和重点部位,加强纪检监察监督,自觉有效的遏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科技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廉洁奉公、团结协作,整体作用得到很好发挥。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科技情报、微机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总之, 2003 年是南阳科技局与时俱进的一年,是科技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对 21 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科技投入不足、科技环境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制约着我市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 2004 年科技工作思路

2004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实施“十五”计划承上启下关键的一年。全市科技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 12345 ” 的科技工作思路为主线,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整合和优化各类科技资源,集成全社会科技力量,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抓好 9 件大事:

1 、抓好科技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重点做好年度科技工作会和全市科技工作大会的召开。以科技宣传月和“科技活动周”为载体,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种媒体,做好科技对内、对外宣传工作。提高科技工作显示度和影响力。切实抓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先进县的创建和巩固提高工作,督促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实施市、县、乡科技工作联动,全面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2 、围绕南阳“三个定位”和市委、市政府的整体战略部署,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重点抓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力强的科技项目,保证科技资金重点投向,集中科技力量实现突破,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支持。提高科技计划的集成度。突出抓好一批与欧盟、美国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3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强力推进科技兴工。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形成产业”的原则,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及光机电一体化重点领域,以“火炬计划”为龙头,组织实施一批市场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4 、强力组织科技兴农,积极推进农业新科技革命。 坚持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协作攻关,以卧龙潦河高新示范园区和唐河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和窗口,抓好“种子工程”和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努力提高我市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5 、强力推进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 着力抓好十大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中药材开发的龙头民营科技企业。

6 、加强创新资源集成。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导向作用,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加强产学研结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实现技术集成,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

7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现有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科技优惠政策,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奖有功科技人员,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 、依法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宣传贯彻《科普法》,抓好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重点抓好“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科普进校园”活动,进一步促进广大劳动者科技素质的提高;突出抓好一批省、市科普示范点建设和一批“省科普传播工程项目”,促进我市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9 、切实加强科技局自身建设。 做好科技局自身发展的五年规划;重点做好二楼会议室的改造和家属院的规范化管理;重点做好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做好精神文明单位的上档升级。

                                  

 

主题词: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N040-2009-000071 宛科[2004]05号
科学技术局 2009-12-30
面向社会 主动公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