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驻宛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关于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关于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筹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和服务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多,针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省、市经济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了金融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并重、扩大融资规模的总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科学内涵,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结合我市经济金融发展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金融工作,加快金融业发展,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
(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结合全市经济金融运行实际,通过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合理调剂再贷款投放、适时开启再贴现转授权窗口、开办国家指定的企业优惠利率贷款贴息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调节区域货币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二)深入开展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深入推进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加强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科学评估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探索评估信息面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发布的渠道、形式和范围,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能力。
(三)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根据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各金融机构要在月度、季度间保持信贷均衡投放,确保信贷投放节奏与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相衔接、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金融机构要积极争取总、分行把我市列为信贷支持重点区域,在贷款额度配置上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盘活现有存量,挖掘投放潜力,增加资金来源,扩大信贷投放。
三、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一)配合“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文化工程、生态建设等领域重点项目的支持,积极探索采取银团贷款、结构化融资等多种形式,优先满足在(续)建项目的贷款需求,确保中长期项目贷款稳定增长。要主动参与大招商活动,密切跟踪全市招商引资动态,加强与央企及省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二)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强对战略支撑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南阳市2011-2015年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对油碱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冶金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新能源、光电、新材料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明确信贷支持重点,切实加大对各产业集聚区内龙头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根据生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升对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商贸等行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与科技管理部门合作,优先支持科技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健全科技贷款体制机制,不断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支持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金融机构要以中心城区内部板块式发展为契机,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信贷投入及对城中村和旧住宅小区开发改造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开发县域信贷市场,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方式,提高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用于当地的比例,以金融支持助力现代城镇体系建设。
(四)配合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年相关工作,大力发展“小微金融”。各金融机构要在稳定大中型企业信贷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小巨人”信贷培育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渠道建设和资源配置力度,结合小微企业特点,适度增加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比重,合理有序地发展票据融资业务,确保小微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及时得到满足。
(五)加强涉农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民生金融。继续做好“三农”信贷资金支持工作,对支农再贷款进行激励性调配,拓宽支农信贷资金来源,重点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努力在环保、教育、就(创)业、扶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发展助学、小额担保贷款、居民消费贷款为重点推动民生金融服务。
四、稳步发展金融市场,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一)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利用当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与发展的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产品及政策,做好企业发债前的辅导和相关服务工作,引导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筛选一批“小巨人”企业,以“区域集优模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法人金融机构加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准入支持,引导市场成员逐步扩大交易量,增强资金实力,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审慎、合规地开展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业务,大力发展信用证、保函等贸易融资业务,解决企业贸易资金需求。
五、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继续深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帮助农村信用社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立农村商业银行,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南阳银行县域分支机构设立工作,持续加大对县域信贷投入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
(二)针对实体经济需求开展金融创新。要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创新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为抵押物的担保方式,扩大涉农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要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灵活多样地创新企业信用模式,创新适合实体经济需求的服务方式。要积极探索理财、信托等产品,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
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服务外向型经济
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为全市企业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融资提供更多便利。继续组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宣传活动,引导纺织、光电、农产品和石油机械等涉外企业积极参与跨境人民币业务,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各金融机构要充分把握市场机遇,通过大力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降低企业的汇兑成本以及“货币错配”风险,帮助企业利用好境内外人民币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七、加强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确保金融运行平稳
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活动,加强风险监测,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深入开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典当行和担保公司以及各类民间融资活动的调查研究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变化,认真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防范,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各金融机构要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及时报送各类重大事项与重要信息,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强化资金用途监管,切实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民间借贷、股市等领域,落实反洗钱有关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类金融犯罪,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保障。
主题词:银行 支持 实体经济 发展意见 通知
N001-2012-001208 | 文 号宛政办〔2012〕75号 |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12-07-27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