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和潜在风险隐患,必须痛下决心、铁腕整治。7月27日,《中共南阳市委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吹响了集中全市力量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近日,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意见》的相关精神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在南阳全力推进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加速实现转型跨越、绿色崛起的背景下,《意见》出台有什么重大意义?
王奇: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事关南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大事,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我们必须坚决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力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解决我市当前存在的大气污染突出问题,确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记者:《意见》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哪些新部署?
王奇:《意见》明确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目标,即到2016年底,市中心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和全年优良天数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其余各县(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和全年优良天数达到市定目标要求。到2017年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省定目标要求,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完善机制”的基本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精准、精细、精确治污的要求,系统构建“1 7 7”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加强综合协调,明确治理重点,强化治理措施,细化责任主体,完善政策制度,严格考核奖惩,通过“调、禁、改、关、停”,统筹推进扬尘污染治理、燃煤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等攻坚措施,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
记者:“1 7 7”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是一个全新的环保概念,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王奇:“1 7 7”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中的“1”,即是指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意见》,它指明了攻坚方向;两个“7”分别指保障攻坚实效的7项制度和配套实施的7个方案。
为确保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南阳市环境监管网格化实施指导意见》、《南阳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南阳市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试行)》、《南阳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并转发了《河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河南省排污许可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共7项制度性保障文件,建立党政同责、责任追究、网格监管、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目标考核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度体系。
配套实施的7个方案涵盖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7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加强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水利工程、拆迁工程、绿化工程、土地整理等重点扬尘点源排查监管,突出抓好施工工地、道路、露天堆场、渣土及物料运输车辆等各类扬尘污染源综合治理,确保全领域监管、全过程治理、全方位落实抑尘降尘措施,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二是强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统筹推进“调、改、关、停”等综合措施,全面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大幅削减工业大气污染排放量,有效减轻工业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三是强化燃煤污染治理。坚持重点突破、标本兼治,加快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全面淘汰城市小燃煤锅炉,全面实现燃煤锅炉达标排放,全面取缔劣质散煤销售点,确保实现全市燃煤污染排放总量和燃煤消费总量双下降。四是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强石油炼制、石油化学、表面涂装、包装印刷、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规模化餐饮场所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五是强化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及机动车污染治理。全面加强车辆注销报废、限行禁行、财政补贴、检验管理,加快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高污染车辆治理力度,提升成品油质量,大幅削减机动车污染排放。六是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强化“零火点”目标导向,重点抓好夏收秋收期间全市1126万亩种植面积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基本消除秸秆焚烧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七是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重点做好夏收秋收、冬季采暖、重大节日,特别是2016年G20峰会等重大政治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全面提高重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减少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峰值”,有效控制、减少或消除重污染天气危害。
记者: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如何保证各项攻坚工作快速有序推进?
王奇:“攻坚”二字,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意见》明确提出了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意见》及相关制度、配套方案的实施。各地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考核评估,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组织领导。《意见》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大气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将大气污染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高效有力的领导机构,制定切实管用的制度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认真组织抓好落实,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尽快得到改善。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要统筹研究,加强对重大问题、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综合协调,部署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按照《意见》要求,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依法做好本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强化执法监管。《意见》强调,各县(区)党委、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共南阳市委办公室、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的通知》要求,履行部门法定职责,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坚持零容忍、全覆盖,严厉打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违法排污企业,对超标严重、拒不整治的坚决实行停产治理或关闭取缔,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落实执法责任,对监督缺位、执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为,依法依规对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围绕《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依法在各自领域内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严格奖惩问责。《意见》明确,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实施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依据。对考核结果优良的,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配上予以倾斜;对考核不合格、未能按时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市政府给予通报批评,对相关县(区)实行建设项目环保限批;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部门监管责任缺失、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将按照《河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要求,依法依规严格追究相关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
注重宣传引导。《意见》要求,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舆论引导。市直相关部门要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重点治理任务完成情况。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尤其要做好燃煤锅炉拆改、黄标车淘汰、机动车限行禁行、餐饮油烟治理、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理解和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凝聚政府引导、企业行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强大环保合力,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氛围。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业,事关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各相关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挑战为机遇,以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建设添砖加瓦,让蓝天与健康常在、让美丽与发展同行。
主题词:
N001-2016-0000433 | 文 号|
发布日期 | 2016-08-18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