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南阳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8日


南阳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
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豫政〔2016〕3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洛阳等8市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省级综合试点的通知》(豫政办〔2016〕105号)精神,为加快推进南阳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创新转型为引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推进城乡流通一体化为主线,探索建立规则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畅通高效的国内贸易流通体系和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高效的国内贸易流通管理体制,努力提升国内贸易流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总体目标。力争通过一年左右的探索,在健全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发展体系、创新国内贸易流通发展方式、强化国内贸易流通稳定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流通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全省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健全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发展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推进城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型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完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便民菜店等建设,推进构建开放融合一体的流通新格局。

———创新国内贸易流通发展方式。积极实施“互联网 流通”行动,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快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推动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国内贸易流通创新支撑能力。

———强化国内贸易流通稳定运行保障能力。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完善行业统计监测制度和市场应急调控机制,增强市场应急保供能力。建设重要商品追溯体系,保障基本消费。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推行流通领域综合执法,加强商务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完善,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探索健全统一高效的流通管理体制。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适应大流通、大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制订国内贸易流通行政管理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提高行政审批便利化水平,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主要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与超前谋划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健全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发展体系,创新国内贸易流通发展方式,探索打造先行先试平台。

(一)健全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发展体系

1、推进城乡双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编制与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的《南阳市商业网点规划》,统筹城乡流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引导城乡流通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加强农村市场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导商贸流通及品牌连锁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完善现代流通网络,构建超市进镇、连锁下乡、配送到村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引导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村产业基地发展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直销模式,探索规划建设鲜活农产品进社区仓储、冷藏设施的模式和机制,满足社区农产品就近配送和个性化订制消费需求。支持流通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发展。整合商务、供销、邮政等各方面资源,加强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构建城乡双向现代流通网络。

2、推进城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南阳被纳入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为契机,加快形成豫西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共同配送发展。以华耀城商贸物流中心、万达商业综合体、大统集团、万德隆商贸公司等商贸流通企业为龙头,农村市场实施企业等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探索建设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的融合发展。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标准化集中配送车辆和城市共同(集中)配送中心为载体、以现代信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推动城乡配送模式转变和服务升级,提升物流智慧化、社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加速商贸流通模式提档升级。探索南阳中商农产品、大型商场超市等全程冷链流通试点示范,支持城乡物流仓储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鲜活农产品和工业加工食品产销地冷链基础设施、商品集散基地建设,完善政策措施,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优化市县乡三级共同配送网络,鼓励物流企业建立县乡两级物流快递中心。支持物流快递业电子商务化提升,提高商贸物流产业协同水平。依托专业物流企业和电商经营平台,整合邮政快递服务资源及供销新网工程等流通网络。推进新建社区物流配送、快递、冷链等基础设施纳入公建配套规划,发展新兴物流配送模式。

3、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大型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交易厅棚、生鲜配送中心、冷链冷藏、仓储配送、检验检测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市场相关功能完善;充分发挥万德隆商贸公司、大统集团等连锁超市直营直销的经营经验和网点优势,扩大生鲜区经营面积。积极引导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连锁流通企业开展鲜活农副产品直供直销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网上订购、集中采购、统一分拣、加工、配送、安全溯源等为一体的生鲜农产品智能配送体系。

4、推进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南阳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双创”活动,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便民菜店新建、改造提升方案和建设标准,完善交易功能,扩大交易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并纳入“双创”工作目标管理。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新建或升级改造农贸市场(菜市场)20个,新建便民菜店52个。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补贴。推进公益性农贸市场、便民菜店纳入政府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

5、推进构建开放融合一体的流通新格局。依托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新能源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开放平台,实施流通企业“走出去”战略,加大对流通企业境外投资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海外营销、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网络。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内外贸融合发展,依托我市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等大宗出口商品集聚地,培育一批经营交易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目标。同时,要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国外资金以及华耀城集团、碧桂园集团、万达集团、大商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资金投向共同配送、连锁配送以及鲜活农产品配送等现代物流服务领域,构建开放融合一体的流通新格局。

(二)创新国内贸易流通发展方式

1、创新发展流通新业态,打造电子商务“1135”工程。实施“互联网 流通”行动,贯彻落实《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每年安排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资金,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力争到2017年,努力健全我市电子商务政策支撑体系,打造电子商务“1135”工程,创建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1批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搭建行业电商联盟、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物流配送等3个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网络、信用、电子认证、物流、宣传推广等5大配套体系,加快流通领域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生活服务等各类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带动共享、协同、融合、集约等新兴模式发展。初步形成以电商基地和示范企业为支撑,产业政策健全清晰、管理体制合理高效、配套体系基本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完备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与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50%以上,电子商务达到全省先进水平,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2、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实施电商示范带动工程。深入推进唐河县、镇平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综合试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组织参观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推广,示范带动。推动发展乡镇电子商务产业链,探索建设乡镇电子商务示范区、乡镇电子商务综合教育培训区以及乡镇电子商务孵化线下交易区,在农产品种植园区建立直接面向市场供应的电子商务模式,开辟南阳绿色农产品直通车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交易平台。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产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开辟农产品流通新渠道。

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互动体验式消费模式,开展预约上门服务、网订店取、网订店送、“云柜”、电子缴费等便民服务。加大政策支持,推动“互联网 流通”全面发展,创新孵化机制,依托电子商务众创空间,支持电子商务集群发展和集成创新,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

3、发展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打造电商发展平台。结合产业基础和主导产业定位,各县区及卧龙综合保税区规划布局一批电子商务园区,打造一批相对集中、具有完善配套、成熟管理的电子商务楼宇,为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和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制定南阳市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认定标准,出台实施办法,培育3至5家要素集聚、政策创新、产业集中度高的市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区(基地)。重点推动南阳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南阳卧龙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园区、南阳理工学院电商孵化中心、西峡新百利电商平台、唐河国际商贸物流电商产业园、桐柏金达电商物流园等园区建设,支持南阳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依托示范基地和南阳理工学院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培育促进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引导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参与面向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和运营,提供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网上订购和配送、农机选购和维修等服务。推广新农村商网信息服务电脑端和手机端应用,参加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积极探索鲜活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建设,集信息发布、产品交易、产品追溯于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4、培育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增强电商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商农产品、雪阳电子商务、双桥电商公司等电商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整合各种资源,完善配套支撑条件。打造中商农产品、雪阳棉库、小乔乐天网等3个年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国内外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和营运中心落户南阳,支持慧聪网、阿里巴巴、苏宁易购、1号店、世界工厂网、京东商城、淘宝网等知名电商落户南阳,在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旅游、纺织服装、建材、食品、中医药健康服务等领域培育和引进2家以上年交易额超亿元的电子商务平台。依托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龙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在县(区)培育3个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产品经销电商企业。加快产品质量认证,以农村市场信息化改造为依托,带动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5、推动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广绿色循环消费。

对外贸易: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构建具有南阳特色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扶持利达光电、中富康、双桥贸易等一批本地优势出口企业自建或借助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扩大出口规模,努力提升我市对外贸易水平。

网络零售:鼓励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等传统商贸企业依托线下资源优势,建立网络购物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补和应用,提升客户消费体验。积极引进基础好、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淘宝、京东、慧聪等电商巨头与我市传统商贸企业加强对接合作,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拓宽营销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力争2016年上线率达到30%,2017年上线率在50%以上。

优势制造业:充分整合我市制造业优势资源,引导汽车配件、装备制造、油碱化工、建材、中医药、生物制药等工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交易规模,引进“世界工厂网”、“齐家网”等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采购和销售渠道深化产业链各环节的电商应用程度,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力争2016年达到30%,2017年在50%以上。大宗商品:加快中商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用,集聚优势资源,拓展服务范围,增强信息查询、物流服务、在线交易等服务功能。引进上海大宗农产品等较为成熟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南阳市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市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工商局、国土局、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局、国税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区主要领导组成。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负责统筹协调和督导落实试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具体工作推进。

(二)加大扶持力度

出台实施《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三个一百”行动计划》,对筛选的100家商贸流通企业、100家电子商务企业、100家特色服务类企业建立台账,收集数据,监控运行,重点关注,并根据运行情况安排专项资金,出台专门政策,培育催生商贸流通业发展新动能。

(三)及时总结推广

根据试点工作进度,及时总结经验,对试点任务推进中创新型经验和典型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推广,同时找出试点工作的不足,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主题词:国内贸易 流通体制 改革 方案 通知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N001-2016-0000442 宛政办〔2016〕60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08-24
面向社会 主动公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