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南阳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

2月6日上午,南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南阳会议中心开幕。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张文深、杨其昌、王智慧、谢先锋、梁天平、赵景然、程建华、刘荣阁、李甲坤、庞震凤、杨鸣哲等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市党政军领导霍好胜、刘朝瑞、原永胜、史安平、景劲松、王保华、张富治、杨韫、吴刚、范双喜、季陵等在主席台就座。

南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应到代表646名,因事因病请假60名,出席当天上午大会的代表586名,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其昌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唱国歌。

市长霍好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了去年工作之后,他说,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四一二”工作大局和“优高稳”工作方针,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着力做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着力打好农村脱贫、国企改革、环境治理、发展转型、城市“双创”“五大攻坚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霍好胜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基本思路是:坚持民生优先,强化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两个支撑,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坚持四量统筹,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扩充总量、提升质量。

霍好胜强调,今年重点抓好八项工作: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强化项目支撑,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活力;着力强化基础能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发展新优势;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增强人民新福祉。

大会书面听取了南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南阳市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李天岑、贾崇兰、赵焕之、秦俊、金星等在主席台就座。

郑茂杰、刘树华、和学民、张明体、刘庆芳、方显中、李中杰、赵秀玲、吴冬焕、李建涛、庹军、柳克珍、阿颖、王黎生等在主席台就座。

黄荣杰、邢勇、陶光辉、王利亚、刘荣英、姚锡远、金浩、郭斌、全新明、胡龙廷、方家选、翟福生、李文安、刘在贤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政协南阳市五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市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6,精彩亮点再回首

■一年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四一二”工作大局和“一优一高一稳定”工作方针,奋力躬耕,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

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做到“四个统一”,即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统一、扩需求与促转型相统一、抓改革与防风险相统一、谋发展与惠民生相统一;实现“三个同步”,即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实现“三个高于”,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缩小差距,使决胜全面小康、南阳转型跨越的步伐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六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三五”规划,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四一二”工作大局和“优高稳”工作方针,突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着力做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着力打好农村脱贫、国企改革、环境治理、发展转型、城市“双创”“五大攻坚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坚持一个优先:民生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始终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

强化两个支撑:强化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两个支撑。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强化支撑、蓄强后劲、赶转并重,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两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抓手,用好平台载体,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

坚持四量统筹: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扩充总量、提升质量。

稳增长 保态势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重要任务,统筹调结构、防风险,长短结合、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抓“双创”保生态城乡环境明显改观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城乡环境和居民素质同步提升,大美南阳建设迈出新步伐。

打响发展转型攻坚战,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狠抓降本增效。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现代金融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加快提升产业素质。

着力破解体制障碍,强化开放带动,激发活力动力。

●持续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社会民生事业改革。

●全面扩大开放。用好开放平台,抓好开放合作,务实推动开放招商,优化开放环境。

着力强化基础能力 增强发展新动能

■经济平稳增长。统筹谋划、精心部署,狠抓投资拉动,强化产业支撑,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

■结构持续优化。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成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农业结构稳中调优,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畜牧业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和认证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绿色食品三大产业稳步发展,县区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5个,高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分别增长16%和9.8%。服务业加快发展,增长10.3%。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全市注册电商达到2576家,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68.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1∶44.8∶40.1。

■“三区”稳步提升。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00亿元。

■风险有效防控。着力防范处置非法集资风险,千方百计减少群众损失。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互保等领域潜在风险。

■“双创”攻坚卓有成效。硬化美化4000多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建成19个精品街区,改造提升23个游园公园;新增186台新型环卫车,新建改造353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新建提升各类市场125个,规范提升1.1万家食品餐饮单位,“五小”达标率超过98%;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顺利通过国家“创卫”暗访评估和“创文”年度测评。

■城乡建设提速提质。内河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温凉河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梅溪河、三里河、护城河、汉城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溧河、十二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白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心城区17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三馆一院”即将投用。新增城市公交200辆。县域城镇体系提质扩容,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02天,各项指标均优于上年、优于全省、位居前列。深入实施“五水共治”,14个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95.2%,全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全部达标。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两周年累计输水60亿立方米。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营造林182万亩。

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突出重点、带动整体,弥补短板、提升功能,强化基础支撑,提升综合竞争优势。

●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绿色高效能源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内河水源工程二期等水利工程建设。

●完善提升科学发展载体。
●提升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坚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探索符合南阳特点的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城镇化路子,构建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美丽乡村四级城镇体系,释放发展潜能、优化人居环境、树立良好形象。

●下大功夫提升中心城区“两度两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板块,推进组团发展。

●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全域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

●下决心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善规划体系,加快规划编制,严格规划执行。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发展新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厚植生态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持续加强环境治理。继续开展大气治理攻坚,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惠民生 促和谐 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办好民生实事,全市财政民生支出43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8%,共享发展取得新成效。

增动能 强支撑 转型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以改革开放创新激发活力动力,以基础能力建设强化支撑,发展后劲和势能不断蓄积。

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增强人民新福祉

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落实到项目上,把全市上下的力量凝聚到项目上,全面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以项目建设大突破支撑南阳新发展大跨越。

●明确方向。聚焦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等重点领域。

●突出重点。突出市区、县城、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等重点区域,突出上级投资、本土企业、回创人才、招商引资“四个主体”,突出“四个方面”,突出重大项目。

●优化环境。完善股利项目投资的政策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完善机制。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集中力量办好“十项民生工程”,致力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社保、安全等现实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好脱贫攻坚战。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努力办好教育事业。
●推动健康南阳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国企改革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取消、调整、下放各类审批事项81项。跻身第二批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农村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

■开放招商稳步推进。卧龙综保区封关运行。京宛对口协作全面展开,40个重大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68个,实际利用外资和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分别达到6.37亿美元和677亿元。成功申办2019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

■科技创新初见成效。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4个,38个“百项科技创新项目”成功结项。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南阳创业大街等一批众创空间建成运行,成功举办全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宁西二线建成通车,郑万高铁、蒙华铁路建设进度居全线前列,高铁片区规划同步启动,南阳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新开通厦门、兰州航班,南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周南高速、栾西高速、东环路开工建设;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2亿元。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内乡煤电运一体化、南召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建设,镇平玉都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风电、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发电规模39.5万千瓦。

■脱贫攻坚扎实有效。全年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9亿元,24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12.7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就业创业态势良好。实施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1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0.3万人,2.7万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达到853.8万人次。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540元,参合率达到99.6%。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到240元和132元。新解决20万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新开工保障性住房9347套,改造农村危房13384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24所、中小学840所,新增学位29万个。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高考一本上线率达15.88%,高于全省3.63个百分点。实施24个中央投资卫生项目和258个基层卫生项目。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防恐维稳和涉疆服务创造“南阳经验”。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和核心竞争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主题词: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N001-2017-0000459
南阳日报 2017-02-07
面向社会 主动公开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