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南阳市2017年重点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日
南阳市2017年重点工业企业培育计划
为有效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对全市工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重点工业企业在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重点工业企业的意见》(宛政〔2015〕14号)文件精神,现制定南阳市2017年重点工业企业培育计划。
一、培育目标
2017年,全市培育重点工业企业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00亿元。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33家,其中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2家,超5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21家。
二、培育路径
(一)传统升级型企业培育。鼓励、引导、支持传统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快钢铁、有色、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动龙成集团、淅铝集团、防爆集团、二机石油、河南油田、新纺集团等53家传统型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研制创新新型产品,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二)项目拉动型企业培育。抓住传统支柱产业竞争压力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愿望强的战略机遇,围绕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特种车辆监督检验中心、乐凯华光柔性印刷版材、南阳淅川减振器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等26家企业的重点项目,逐级推进项目落地,实施项目“节点式”管理,统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面临的瓶颈问题,促进项目竣工投产和达产达效,尽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上市挂牌型企业培育。积极引导推进宛西制药、福森药业、金冠电气、森霸光电、想念食品、力神重工、华泰新材料等24家企业上市挂牌,解决好企业上市过程中土地、房产、环保等方面相关问题。抓住贫困县上市直通车政策红利,加速企业上市进程。
(四)战略合作型企业培育。依托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京宛对口合作等活动平台,引导支持天冠集团、淅川减震器、防爆集团、二机石油、西保冶材、中源化学、陆德筑机等15家企业以BOT、PPP等模式进行战略合作,实行强强联合,引进先进技术、提升研发能力、拓展销售渠道,迅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措施
(一)健全企业培育机制。实行“分包领导 服务部门 金融机构 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由市级领导分包企业,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相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金融机构要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手续,为企业提供好融资服务。实行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将上规模、发展快、潜力大的企业纳入培育名单,享受重点工业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将发展缓慢、大幅下滑、缺乏带动性、失去示范作用的企业调出培育名单,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二)加快推进“两化”融合。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四大环节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计算等新型模式,支持龙成集团、卧龙电气防爆集团、南阳二机、金冠电气、宛西制药等骨干企业构建信息化生产和服务平台,向生产性服务业和全流程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推动制造方式转变。落实好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技术改造扶持政策,引导重点企业由传统制造方式向智能制造方式转变。引入工业4.0、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理念,改造升级生产工艺和生产线,强化企业网络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依托互联网创新业态和发展模式。支持我市装备、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等传统企业向高端装备、绿色健康、智能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拓展。
(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支持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积极创建各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鼓励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活动,积极推动企业创新中高端产品、去低端产品产能、补高端产品短板,有效供给市场。争创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各3家;力争5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
(五)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产业基金政策,整合市级各类专项资金,建立先进制造业强市发展基金。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设备减免税、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主办银行对培育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优先保障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供地需求。
附件:南阳市2017年重点工业企业培育计划表
主题词:重点工业企业 培育 计划 通知
N001-2017-0000218 | 文 号宛政办〔2017〕38号 |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17-06-15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