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发展先进制造业”。南阳市作为中原崛起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大力推进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南阳市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必须抓住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大好历史机遇,乘势而上,迎接挑战,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南阳制造业转型发展。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市委、市政府根据“科技南阳”的发展定位,在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集聚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重点培育新能源产业,逐步优化产业链。坚持扶优汰劣,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南阳应对符合发展定位的企业,予以保留并做好服务,对高耗能、低效益的企业,积极促使其外迁。
(二)优化企业布局,明确城市工业园区的职能分工。要认真搞好规划引导,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县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充分挖掘工业园区的潜力。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引导同类企业集聚、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产业集聚优势。要在招商引资、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予以高度关注和通盘考虑,着力提高同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的集中度,逐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三)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企业经营的能力。随着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经营给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制造业企业要树立新型经营观念,着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建设高效信息系统,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经营的组织方式使制造业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做大做强。经营必须以实体企业为基础,应注意三方面问题:控制好关键性资源,以免受制于人;不要片面追求规模大,应当把能力强、形象好、效益高作为企业的根本目标;通过市场选择产品,让社会上的优质资源为企业服务。
(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先进技术成果化步伐。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对传统支柱产业,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围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学研一体化,积极支持企业同高校开展科技合作。要强化人才支撑引领。坚持引人才与引项目并举,引进一批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吸引一批拥有先进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高端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人才来我市创业。
(五)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使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仍是一个弱势群体,其生存和发展存在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人才引进和科技应用四大难题。南阳作为地级市,主要经济支柱是中小微企业。目前,南阳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是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更是南阳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产业、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只有发挥中小微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与大型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才能振兴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南阳的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并把推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作为南阳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考虑安排。
(六)加强金融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要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配套的金融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能,完善工作体系,形成长效工作机制,营造“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要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减轻企业负担,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确保南阳的制造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地方金融工作的领导,做好金融工作,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金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努力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的能力。
(七)整合科研资源,积极筹建国家级实验室。筹建国家实验室能为一个地方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近年来,全国各省市开始对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对原有的科研机构进行裁撤、兼并、重组,广泛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大力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在推进南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不同类型的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整合本地区优质、高效的科研资源、人才,努力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大力兴建国家级实验室,以此来吸引全国各类的先进技术、高端人才来南阳发展和投资。
主题词:南阳制造业 转型发展
N001-2017-0000568 | 文 号|
南阳日报 | 发布日期2017-12-22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