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和信息化厅文件豫工信政〔2018〕25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现将《2018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1月31日
2018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要点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先进制造业强省和网络经济强省建设,牢牢把握转型发展这个核心,着力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优势产业集群“三大平台”,着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三大改造”,着力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白酒4个产业为重点带动结构调整,着力用好重大项目、企业减负、产融合作、企业家精神“四个抓手”稳定运行,努力实现工业提质增效、信息化提速升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主要目标是:2018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约束性指标。
二、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搭建产业和创新发展平台,提升制造业资源整合力和核心竞争力。把创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面向海内外搭建高水平要素整合平台、引领性创新平台,提升产业集中度、开放度和核心竞争力。一是争创“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在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基础上,聚焦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开放合作、破解发展瓶颈等重大课题,与“互联网 ”“双创”结合,在创新体系建设、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创“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总结首批创新中心培育和创建成功经验,通过组织座谈、培训、研讨等方式加强指导,进一步突出协作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导向,加快建立“公司 联盟”“小核心 大协作”的组织架构,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探索更加有效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2018年再确定若干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单位,条件成熟的及时认定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1家进入国家培育行列。三是持续培育“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集聚区,加快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转型提升,推动“龙头 配套”集群发展、“基地 基金”集聚发展、“存量 增量”同步发展、“人才 服务”协同发展,打造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围绕“三大平台”建设,加大内引外联、开放合作力度。突出引资、引智和引技有机结合,谋划举办第六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首届两岸(河南)智能装备对接、百家企业进高校等活动,赴上海、京津地区举办专题对接活动,探索建立豫闽、豫粤定向合作机制,注重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和高端制造项目合作。完善承接转移项目统计体系和推进责任制,力争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到位省外资金24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左右。
(二)深入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启动万家企业技改提升行动。在全省组织10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18年完成5500家以上,技术改造投资达到42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超过20%。研究制定《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向。建设全省统一的技术改造项目登记管理平台,健全项目征集、项目筛选、统计监测、资金补助于一体的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改造工作督导制度和考核机制。二是实施千项技改示范项目。抓好1000个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技术改造示范项目,树立一批典型,带动面上推进。修订先进制造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简化申报流程、完善补助方式,探索推动普惠制。三是组织实施工业强基示范项目。根据工信部《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研究出台我省工业“四基”指导目录,实施10项工业强基示范项目,争取1—2项列入国家强基工程。支持中铁装备、洛轴、郑州机械所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搭建主轴承、减速机工业试验平台,着力解决盾构关键零部件瓶颈问题。
(三)深度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快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推动“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构建“产品 生产 模式 服务”智能制造体系。一是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分行业组织智能制造现场会,重点推动500个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省级培育智能工厂50个、智能车间100个,争取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组织智能化改造供需对接活动,培育航天云网、中机六院等10家左右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力争贯标企业达到200家、对标企业达到2000家。二是发展服务型制造。围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培育50个省级示范企业(平台、项目),争取国家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三是推进制造业“双创”。按照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支持大企业建设面向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创”要素汇聚平台,鼓励地方打造制造业“双创”新载体。培育认定10个省级制造业“双创”平台、3—5个“双创”基地。四是实施机器人“十百千”示范应用倍增行动。组织智能制造装备生产与应用对接,推动示范应用4000台以上机器人。
(四)加速实施绿色化改造,加快制造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和标准,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构建“产品 服务 装备”绿色制造体系。一是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开展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调查,完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项目库,重点实施100个绿色化改造示范项目,发布工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建立绿色制造专家库、成立绿色制造联盟,引导社会资本设立绿色制造产业基金,协同建设省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开展“绿色制造进企业”活动。联合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为重点园区、企业实施绿色诊断,争创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示范标杆。出台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管理办法,创建30家绿色工厂、3个绿色园区。三是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组织发布年度行业能效水效标杆数据,引导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争取20家企业(产品)进入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和节能技术装备“能效之星”产品目录。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提升行动,采用市场化手段推动200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规范废钢铁、废轮胎、废塑料、建筑垃圾等行业准入,指导重点地区推动尾矿、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建1—2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示范线,支持济源建设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四是大力消解低端无效及过剩产能。加快建立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分行业研究制定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化解产能、优化布局、兼并重组方案,依法依规做好产能置换,以环保、安全倒逼提升集中度和竞争力。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完成搬迁、转产、关闭总数累计达到40%的目标。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打击“地条钢”长效机制,强化联合执法,坚决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五是实施“五个100”专项行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推广力度,推介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壮大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和100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
(五)实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狠抓100个龙头企业和300个重大项目,加快发展一批高税利、高技术、高成长产业。装备制造:针对“4 4”产业搭建技术创新、供需对接、开放合作、金融服务四大平台,绘制产业链图谱、技术创新路线图;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品牌提升、人才聚变三项工程,推出10大标志性装备、100个首台(套)产品,开展“河南装备”整体系列推介,组建省装备职教集团;启动装备制造转型发展试点市、试点园区创建;加快研发多式联运标准化、智能化装备,建设国内领先的多式联运装备生产基地。新型材料:分7个重点领域绘制产业链图谱,通过开放合作延链补链强链;建设产业创新、新产品应用两大平台,落实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协同创新政策机制,争创国家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抓好区域、企业、项目等3个层面试点示范,开展巩义铝工业、鹤壁镁产业等省级试点;落实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电子信息:围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高端前沿领域,加快引进和实施具有产业引领效应的基地型、龙头型项目,重点推动华为国内服务中心、华为智能手机增量生产、惠科11代液晶面板等项目对接洽谈、落地建设,创建电子信息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白酒:分类施策推动重点酒企上市、专业化运营和重组,对标一线酒企开展精益化管理提升活动,聚焦特色和香型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组织“五朵金花”“五朵银花”“五大好酒”评选活动,统一参加全国性展览博览会;搭建重点酒企与酒商、电商、媒体等3个对接平台,组织豫酒抱团开拓市场;建立豫酒产业基金,组建河南白酒学院。汽车制造:积极推进上汽郑州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出台新一轮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支持政策,力争推广应用1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组建智能网联汽车联盟,推动低速电动车规范化。
(六)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全面提高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我省关于开展制造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实施意见,以消费品工业为重点,把“三品”理念拓展到工业发展各领域、各层面、全过程。一是组织开发千项新产品、百项制造精品。制定工业新产品综合评价办法,建设新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网上服务系统,鼓励企业立足消费升级推进“品质革命”,每年滚动开发千项新产品,培育100个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质量过硬、美誉度高的制造精品。二是深入推进“质量标杆进百企”活动。以“三对标四提高”为重点,实施“标准化 先进制造业”行动,组织开展质量诊断、企业管理创新、质量标准化等活动,支持企业争创国家“质量标杆”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三是创建工业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开展品牌培育经验交流、品牌诊断、品牌推广等活动,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工业品牌示范企业,争取1—2个产业集群进入国家区域品牌培育示范行列。四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研究制定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举办工业设计大赛,培养优秀企业和专业人才,成立河南工业设计研究院、产业联盟,争创国家工业设计中心。
(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新兴业态,助力网络经济强省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及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是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坚持外部引进与本土培育相结合,吸引航天云网、阿里云等知名平台落户河南,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建设2—3家行业级工业云平台,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一批企业级云平台。以省级优秀、特色电子商务平台为重点,开展大企业电子商务集成应用试点示范,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二是启动“企业上云”工程。制定出台“企业上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依托工业云平台,引导万家企业将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应用向云平台迁移。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发一批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APP。三是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成立信息技术服务业联盟,推动工业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研究新形势下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组织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认定物联网示范平台和应用示范基地,支持智能传感、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应用,丰富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四是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开展省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加强重点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检查、制定测评规范,引导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督促三大运营商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五是加强无线电管理。科学高效规划和配置频率资源,支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4G、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完善台站属地化管理和制式电台管理模式,开展调频广播无线电台、违规设置公众移动基站、专用通信无线电台站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重点业务频段、重点地区无线电监测与干扰排查,提升执法能力。
(八)营造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环境,千方百计壮大市场主体。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营造环境、优化生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是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研究制定我省实施意见,以壮大企业家队伍和提升企业家素质为统领,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举措。提请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二是优化成长环境。抓好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宣传贯彻,提请省人大对我省实施办法进行修订;贯彻落实工信部等16部委《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小升规”,力争实现2000家小微企业升级为规上企业。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建成省级中小企业枢纽平台、设立若干路演大厅,推动窗口服务、网络服务和呼叫服务一体化,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无障碍服务。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举办“创客中国”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组织政银担企对接、“新三板”辅导培训等工作,多渠道扩大中小企业融资。
(九)开展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活动,稳定工业经济运行。健全企业服务和经济运行互促共进的工作机制,着力拓市场、破瓶颈、减负担、增信心,确保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健全月报告、季调度制度,探索建立预测预警模型,做好深度分析,加强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提出政策措施。准确把握工业行业安全生产职责定位,强化行业安全生产指导管理,提高工业应急保障能力。二是分类抓好项目建设。围绕“三大改造”、重点产业转型发展,分类建立转型发展项目库,建立定期通报、协调推进制度,健全“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滚动实施机制,以项目建设稳增长、增后劲。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快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压减进度,规范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知识培训和电力体制改革政策宣讲,建设10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百家“电能服务直通车”企业,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四是持续实施“百千万”助力企业成长行动。搭建企业家培训交流平台,选树中原领军型企业家;依托资管平台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支持洛阳、许昌两个全国产融合作试点示范城市先行先试;持续开展“四项对接”,推动首席服务员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
(十)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讲政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切实践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二是强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强学习实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强国”战略思想,更加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掌握正确工作方法,紧盯目标任务,强化问题意识,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三是敢担当。加快转型发展,工业和信息化任务十分繁重、责任十分重大,既要善于“弹钢琴”、牵“牛鼻子”,更要克难攻坚、敢于担当,遇事不推诿、不退避,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对化解产能、环保、安全等工作,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事不畏难、义不避责,以钉钉子的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抓作风。持之以恒抓“四风”整治,特别要对照10种新的表现形式,认真进行查摆、整改,拿出过硬措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旧顽疾。强化执纪问责,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坚决查处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保证干部清正廉洁。
抄送:委领导,委机关各处(室、局),委属各单位。 |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月31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