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政办〔2018〕15号
为落实《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和《南阳市清洁土壤行动计划》要求,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目标任务,经市政府研究,现将南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及各县区目标任务明确如下:
一、部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职责
(一)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进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完善运行考核体系,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制定工作目标、重大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督导、检查、评估和考核奖惩;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环保厅安排的其他任务。
(二)市环保局。负责全市土壤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组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完善土壤环境监测制度,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指导实施重点重金属污染总量减排、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工业污染源排放监督、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和排放处理处置的规范化管理,指导协调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负责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等。
(三)市农业局。负责对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参与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应急管理;牵头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任务;组织实施农产品与土壤样品协同监测。
(四)市国土局。负责全市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组织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征用等。推进建设绿色矿山,优化矿山绿色发展。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供地管理内容,依法依规调整重度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土地用途。
(五)市住建委。负责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六)市城管局。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规范污泥处置工作等。
(七)市规划局。负责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乡规划管理内容等。
(八)市林业局。负责林地、湿地保护等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建立林地、园地集中分布区域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定期检测制度,依法组织实施重度污染耕地退耕之后的还林还草工作。
(九)市工信委。负责工业行业准入管理过程中的土壤污染预防监督管理;依法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企业和生产设备,推进涉重金属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十)市发改委。负责组织制定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等规划、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组织协调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以及清洁生产促进等工作;牵头完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推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旧电器电子等“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等。
(十一)市科技局。负责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土壤环境基准、土壤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生态效应、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和修复植物筛选,以及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关系等方面研究。推进土壤污染诊断、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强化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建设一批土壤污染防治实验室、科研基地。优化整合科技计划,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等。
(十二)市安监局。负责全市尾矿库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等工作。
(十三)市教育局、财政局、水利局、卫计委等部门职责。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积极参与,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应工作。
二、县区土壤污染防治职责及目标任务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是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原则,加快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主要任务如下:
(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年底前,查明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土壤污染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10月底前,掌握本行政区域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二)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20年10月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区全覆盖。
(三)严格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2020年底10月前,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建立完善调查评估制度,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四)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格保护优先保护类耕地,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加大对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的保护力度;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自2018年起,督促有关地方政府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五)加强污染源监管。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布。督促列入名单的企业自2018年起每年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实现区域内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零增长或进一步削减。在产粮(油)大县和蔬菜产业重点县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2020年10月底前,推广到30%的产粮(油)大县和所有蔬菜产业重点县。2020年10月底前,力争实现废弃农膜全面回收利用。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强化含重金属废物安全处置。
(六)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2020年10月底前,完成农用地类、污染地块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七)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
(八)完成约束性目标任务。采取各项措施,确保完成土壤污染防治约束性目标任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对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党政领导生态环境损坏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督促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政党同责、一岗双责”。各县区要将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纳入本级环境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保证顺利推进。
(二)强化主体责任。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对改善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负主体责任,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细化具体措施,建立工作台帐,抓好工作落实。
(三)加强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调联动,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动有力、运转高效的协同机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重大问题。
(四)严格评估考核。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定期评估考核制度,每年对各县区当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结果上报市政府,并向社会公布。要对评估考核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评估考核的县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对相应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责。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24日
主题词: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南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的通知
N001-2018-0000432 | 文 号宛政办〔2018〕15号 |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18-04-10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