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解读材料

日前,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南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有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问:出台《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南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更好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现“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问:《方案》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方案》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引领,结合南阳市副中心城市建设需要,按照“1+3+N”工作布局,以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社会治理水平、创优营商环境为核心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升级行政方式、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标准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整体型、智慧型、高效型数字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现代化南阳建设,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方案》的发展目标:以构建“数据驱动、服务可及、协同智治的整体型政府”为愿景,以人和企业为中心,聚焦优政、惠民、兴业,以需求为导向,以政务数据“一网通享”为共性支撑,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为业务牵引,打造南阳“决策大脑”、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建成服务精准便捷、治理高效智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南阳市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建设与南阳市“十四五”规划发展步伐同频,到2025年,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政务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成效卓著,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建成全省领先的数字政府“南阳范本”。

三、问:《方案》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方案》适用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四、问:《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一)建立集约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

1.提升政务云服务水平

完善市政务云平台。按照全省政务云平台“1 18”的布局,通过政务外网实现与全省政务云平台其他节点间的互联。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选择优质政务云供应商,以“按需分配、弹性服务”的原则为市、县(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云存储、云管控、云安全等云服务。逐步实现各个部门系统的上云迁移、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高效协同,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集约化基础支撑。

优化云资源管控和服务。搭建政务云资源运营管控平台,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实时监控、综合分析、快速部署、动态扩展,提高云资源的管理、服务和承载能力。出台全市政务云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政务云平台建设、资源申请、集中调度和综合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容灾备份体系。按照“两地三中心”的容灾备份架构,利用全省政务云容灾集中备份中心节点,统筹推进全市政务云灾备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关键数据异地灾备,满足关键应用双活灾备需求。建立容灾管理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容灾恢复预案,定期进行容灾演练,为数字政府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搭建信创云。基于自主可控的软硬件基础环境搭建自主、安全、可靠的南阳市信创云平台,融合现有各类异构云平台,有序推动政务信息系统适配、迁移、部署,逐步丰富应用与服务生态,持续提升信创云平台支撑能力、安全水平。

2.提升民生云服务水平

立足已有的重点便民应用、硬件终端等有利条件,融合当前先进的传输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搭建数字民生云平台,用于支撑无线城市下各项民生应用,按照“最先进的技术、最专业的服务、最精彩的业务”的标准,为城市建设更为智能的信息化平台,给市民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化服务,支持咨询、政务服务、民生办事、投诉建议等便民服务,带动物联网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系统、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等产业生态群的发展,推动本地互联网信息产业升级。

3.提升企业云服务水平

鼓励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专业企业云提供商建设本地化企业云,提供完善的IaaS、PaaS、SaaS服务,为企业上云提供完善的基础服务;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及科研机构依托企业云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行业类公共平台;制定完善企业上云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上云行动,减少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费用。

4.完善政务外网建设

优化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结构。建设市级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平台,向上实现与省电子政务外网连接,横向实现市直政务网络全覆盖接入,向下实现各县区、各乡镇、街道接入,推进市、县、乡双主干、主备双链路的网络架构建设,向村级延伸。拓展网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社区、农村采用专线或VPN方式灵活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支持各运营商以专线形式提供灵活接入服务。建设市、县两级互联网统一接入平台,推动多运营商互联网接入服务,提高网络访问可靠性。

推进政务专网整合。依托移动互联网及5G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各级政府部门移动政务应用统一规划建设非涉密无线政务专网,实现与政务外网、云平台以及非涉密政务专网的网络互连。依据河南省统一规划要求,通过网络割接、业务系统迁移、线路合并等方式,分阶段将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各类分散隔离的非涉密业务专网整合到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

5.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5G网络新基建工程和室内分布系统工程,深化共建共享。持续推进宽带扩容及光网改造,推进“全光网南阳”全面升级,实现城乡光网全覆盖。建设满足物联网应用需求的NB—IoT(窄带物联网)网络。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加快推进政府及相关网站IPv6改造,加强IPv6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积极开展IPv6应用示范。积极推动与支撑数字政府发展相适应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服务等各类先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物联网接入及管理平台、区块链平台、人工智能能力平台,为南阳“决策大脑”注入技术动能。

(二)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

6.加快数据资源整合

建设南阳市大数据中心,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汇聚管理。整合本地各级、各部门相关数据资源,对接河南省大数据中心,推动国家级、省级应用系统本市数据回流,探索建立省市数据共用共享模式。在数据互通共享的基础上,沉淀政务数据资产,建设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满足各部门履行职责的共同需要。围绕社会发展核心领域,汇聚、整合相关数据,构建完善公共安全、政务服务、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经济运行等主题数据库及疫情防控、突发事件、营商环境等专题数据库,加快建设索引库、中间库,汇集互联网、运营商等社会数据,为政务服务、宏观调控、协同监管、应急指挥等提供完备数据支撑。

7.加强数据规范治理

健全数据标准及管理机制,制定数据汇聚、共享、开放标准,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以全省统一数据资源目录为基础,围绕数据采集、管理、流通、应用等环节明确相关部门角色、权责。建立长效持续的数据更新机制,落实“一数一源”工作要求,形成科学的数据治理管理、操作流程,推动数据确权。各部门统一数据标准和采集规范,从数据资源产生源头抓数据质量,规范管理数据资源采集,并按照统一标准清洗、整合、比对,促进数据质量提升。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协同治理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专业的力量参与数据治理工作。

8.推动数据共享交换

完善南阳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二期)建设。汇聚市域各类重要系统数据资源,确立市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主干地位,对接河南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升跨域、多源、异构数据的共享交换能力。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和管理制度,实现数据资源目录动态管理,确保数据准确、鲜活、权威。加快推动各级、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制定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有效推动数据流通与按需使用。开展数据共享交换绩效评价,确保共享数据更新及时。

9.提升数据资源价值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依托南阳“决策大脑”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跨部门数据的多维度关联分析、多场景深化应用,实现基于数据融合的政府辅助决策、业务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互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公众等利用共享开放的数据,开发个性化服务、精细化治理等典型应用,挖掘数据资源价值。

10.推进数据资源开放

建设南阳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对接河南省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升级完善全市公共数据目录体系,推动各类公共企事业单位及社会数据资源纳入,实现数据目录化、目录全局化、全局动态化、动态实时化。推进数据开放立法,明确数据分级分类、确权授权、审计监管等相关要求,制定数据开放目录和开放规则,完善数据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围绕城市运行、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普惠金融、农业农村、交通出行等重点领域,建立分行业、分场景的可控数据开放机制,优先开放民生密切相关、社会迫切需要、效益更加明显的公共数据资源,安全有序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汇聚融合和创新利用。

(三)健全统一规范的公共支撑体系

11.完善应用支撑体系

遵循省级规划和支撑平台标准规范要求,完善南阳市应用支撑体系,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非税支付等省统建平台按照标准规范做好对接、使用,推动电子档案管理、智能客服系统等市级自建平台的有序建设,为各级、各部门、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共性技术能力支撑。

坚持标准先行,建立健全南阳数字政府标准规范体系,结合南阳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实际需求,完善数据、技术、应用、服务等相关标准,对接省级标准规范,以标准体系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贯彻落实国家、省、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聚焦政务服务、数据共享、技术应用等领域优先推进标准化工作,按照补充性、衔接性、选择性、特色性与创新性的原则,推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定期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督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标准规范全面贯彻落实。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数据安全保护工作,落实安全保障主体责任。建立“边界清晰、权责明晰”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团队,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应急响应工作,开展信息安全风险常态化评估工作,保障各类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平稳安全运行。

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水平,推动国产自主可控产品在重要领域的优先应用。积极构建安全基础设施体系,使用符合规范的国产密码基础设施,规范、完善和深化国产密码在政务云平台等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推进电子认证、信息服务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自主可控。

制定运维服务标准规范,统筹数字政府建设运维力量。设置统一对外服务台,提供统一运维响应,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供解决方案、系统管理、数据融合、容灾备份等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负责网络安全、技术支持、系统培训、系统运维、数据统计等日常工作,满足特定时期7×24小时保障需求。完善运维保障机制,合理调整运维保障策略,深化安全服务响应机制,构建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协同化的运维保障体系。

(四)打造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

12.推动政务服务流程优化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紧密衔接国家、河南省政务服务事项最新变动,调整南阳市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立足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目标,推进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跨省自助办等业务模式完善。持续优化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通办事项线上线下业务流程一致、办事材料一致、办理标准一致,加快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细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场景,丰富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信息的线上获取渠道,保证信息时效性。

积极推动服务场景创新。推进“一件事”主题集成,将职能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和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推进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场景引导办。推进“无感智办”,优先政务服务高频场景,加强业务协同,缩减冗余审批环节、减少材料提交,提高审批效率,通过主动对接、线上办理、快递送达等方式,切实提升服务对象办事感知及获得感。

13.实现政务服务智能审批

提高审批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市内审批一体化建设,加强行政审批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推进审批与各部门监管、服务环节之间的协同。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借助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高频事项“秒批智办”,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促进审批内部环节数据上链,减少纸质材料提交,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串联审批变并联审批,审批流程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推进,有效提升审批效率。

14.打造便捷易用南阳政务APP

优化南阳政务APP功能,建成城市服务移动端统一入口,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多类服务汇集、信息整合,立足市民、企业需求延伸服务范畴,提供统一便捷入口。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把握“高频、刚需”场景诉求,围绕医、学、住、行、生、老、病、养等民生领域,整合资源,打造包括信息发布、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等多个功能板块的南阳政务APP,为市民、企业提供个性专属数字空间,实现自然人和企业“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建立政务APP数字化运营团队,迭代扩展线上政务服务覆盖面,配合事项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落地,持续优化使用体验,全面提升指尖办事占比。

15.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改造

大力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改造,以政务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推进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建设、规范管理、统一运维,以政府信息“一网通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互动交流“一网通答”为目标,构建数据联通、信息共享、服务精准、整体协同、透明高效的集约化政府网站。构建统一融媒体中心,实现内容多端适配展现,支持在微信、微博、头条、短视频APP等新媒体渠道同源发布。对全市各区、各部门实现信息资源集中汇聚,构建分类科学、集中规范、共享共用的全平台统一信息资源库,推进专项主题库、政务知识库建设,打造智能搜索服务、互动交流、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发布等深度应用,提升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

16.提升线下服务大厅办事感知

优化线下服务大厅布局和窗口设置,加快完善综合窗口建设,优化办事服务分区及办事引导,提高办事效率及办事感知。基于政务事项流程再造与政务数据共享交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打破传统服务大厅中各部门独立窗口办理模式,推进综合服务窗口办理事项更加丰富,提升综合窗口后台系统支撑能力。开设创新服务和场景式办事专区,实现群众办事“一窗办理”,让群众办事少跑路、不重复跑路,充分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17.完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

打造“线上有速度,线下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模式,关注弱势群体,线下大厅设置关爱专区,重点服务老年人、残障人等特殊群体办事。推进政务“代办”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政务服务下沉基层,为特殊对象提供线上预约、线下代办服务。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无缝衔接”,推进线下市民服务大厅、线上政务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南阳政务APP等多渠道、多终端办事的流程同步,办事消息及时推送,提升群众办事感知。从产品设计角度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一体机、手机APP等办事端的办事流程,提供简单明了的办理引导,缩小“数字使用鸿沟”,为数字素养、信息素养较弱群体提供便利。

18.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

推进好差评系统建设完善。扩大用户点评覆盖范围,实现用户在办理政务事项时,可对综合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在线评价。将现有各类汇聚的政务服务相关数据与评价指标建立关联,探索目前尚未覆盖的服务指标,打造南阳本地特色服务,深化服务质量分析,实现政务服务效能分析。优化政务热线平台功能,围绕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在线服务深度和成熟度等,对各级、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进行有效评估。

(五)强化精准协同的社会治理体系

19.实现社会精细化综合治理

依托南阳“决策大脑”,整合接入重点单位核心系统,建设完善可视化全域综合信息监测和调度指挥系统,提升“一网通管”能力。整合接入住建、交通、公安、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加强“一张图”数据体系及应用建设,以“一张图”为基础实现城市动态、环境、交通、保障供应、基础设施等维度态势感知直观反映,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化监测,探索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和应用支持,聚焦城市运行中的堵点、痛点、盲点,实现精准响应和及时处置。

完善城市网格化治理体系。通过物联网和CIM技术的应用,加强城市感知数据收集,同时吸纳社会资源、市场资源,按照“一格多元、多元联动”的治理思路,创新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连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市政系统、智慧环卫系统、智慧园林系统、智慧执法系统、城市停车管理、城市应急指挥、便民服务、社会公众服务平台、基层治理创新平台、智慧社区平台等,通过整合城市历史数据和实时海量数据,对城市进行网格化、精细化动态监测分析,深化网格化监管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健全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矛盾纠纷治理机制,探索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数字化解决路径,增强治理效能、提升群众幸福感。

20.打造“互联网 监管”应用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完善我市“互联网 监管”平台功能,向上对接国家、省级“互联网 监管”系统,横向联通各部门已建监管业务系统,深入推进“互联网 监管”平台融合,创新和完善协同监管方式。遵循省“互联网 监管”规划,深化监管事项清单管理、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实行重点监管制度、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非现场监管、联合监管应用,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应用,持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21.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深化“数字警务、智慧公安”建设,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打击犯罪的能力。持续推进以“雪亮工程”为核心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建设,实现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及领域的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重点建设升级包括公安大数据资源平台、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平台在内的基础支撑平台,加强视频图像与公安业务数据的融合应用,同时开展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管控系统建设,做好视频图像信息的安全保障。

22.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

加快推进市应急指挥大厅建设,实现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应急管理;部署市辖区内指挥信息网、物联感知网、卫星通讯网、无线通讯网络节点,横向与市各级公安、城管、交通运输、气象、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教育、卫生健康、消防救援、地震减灾、矿山等监测数据互联互通,推进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与“雪亮工程”、“蓝天卫士”等视频监控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纵向与省、县级应急系统指挥联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结合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23.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治理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大气、水、噪音、土壤等生态要素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环保、自然资源、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之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大气、噪声、污染源、水资源、机动车尾气等环境数据互通整合,打造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提升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要素及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加强数字化治理水平,做好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拓展和保护。

(六)营造富有活力的优质营商环境

24.提高涉企服务质量效率

进一步推进政策直达、财政直补,提高涉企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建设惠企服务平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基于数据分析构建企业画像,实现“千企千面、精准推送”。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提高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能力,聚焦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等典型场景推进“一站式”服务。探索区块链在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应用场景,加快“证照分离”制度落实,提升企业服务体验。加快税务数字化转型,推行“多税合一综合申报”,拓宽手机APP、一体化办税终端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渠道,提升办税效率。推进“互联网 政府采购”,推进政府采购“一张网”平台县级全覆盖,结合数字化手段优化采购信息公开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

25.提升市场服务便利水平

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工作,落实“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合理放宽数字经济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环境,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在南阳培育发展,简化相关审批手续。推广线上办电,精简用水用气报装流程,提升企业办电、供水供气效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快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南阳分厅建设,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问题,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探索信贷服务“全流程线上化”,提升金融信贷服务水平。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推进不见面开标,提升招投标服务水平,推动各部门在同一平台监管,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提高招投标智慧化监管水平,建立公平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26.健全法治服务保障水平

畅通企业破产通道,缩短审理周期,提高破产案件办理效率。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提高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依托智能化手段集约、便捷实现合同案件高效送达、审判执行,构建电子送达、直接送达、邮政送达互为补充的送达体系。加大协调结案力度,降低解决商业纠纷成本。依托“互联网 监管”系统建设,加强对监管数据的分析研判,为监管工作抓好新动向、新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提高监管覆盖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应用场景,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健全调解渠道、解决机制。

27.强化信用联合监管机制

完善南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有关要求,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构建覆盖所有市场主体的“大数据 信用”综合信用监管体系,实现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信用监管全覆盖,便利企业各类经营活动。在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事务等行政管理领域大力推进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和精准监管,建设运行南阳市个人信用积分应用平台,拓展市场经济领域、社会民生领域信用应用。优化升级南阳市信易贷平台,做好与省、国家融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的对接,及时反馈融资成效。

28.营造宜居创业良好环境

提升招商引资服务能力,持续实施“招金入宛”工程,建立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库,探索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持续深化卧龙综保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发挥试验区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南阳开展创新项目,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完善人才奖励政策,通过规划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加大政策扶持及触达力度,拓宽政府与企业沟通渠道,提高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APP、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渠道惠企政策信息的触达率。建立常态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机制,搭建营商环境智慧化监测平台,加强对评价结果的数据分析,引入第三方评价,督促相关方面整改、提升,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持续向好,着力提升企业获得感。

(七)创新科学高效的行政决策体系

29.构建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

秉持“大系统、大平台”理念,采取统一设计、集约建设、部门协同的方式,推动“整体政府”业务协同,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管理服务、数据交换、公共数据共享等,实现平台本身沉淀的数据和外部数据形成共享数据池,为政务协同办公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数据支撑。

按照“安全可靠、协同共享、易用高效”的原则,搭建电脑端和移动端协同办公系统,为各市直部门提供统一的公文处理、会务管理、即时通讯、内部事务审批等服务,打造集约化的政务应用移动化生态,实现统一服务入口、统一办公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沟通协作和统一档案管理,全面推进我市行政办公的协同化、移动化和智能化。

30.打造辅助决策支撑体系

发挥南阳“决策大脑”实时感知、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的能力优势,建设南阳市综合指挥中心,形成市域全景式数据的可视化呈现,以数据和认知驱动为基础,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为导向,汇聚城市运行管理全部要素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城市运行情况、政务服务情况、产业经济情况等直观监测分析,提供场景化、定制化监测预警、综合研判与辅助决策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精准支撑。依托综合指挥中心推进部门之间高效协同、实现跨部门资源统筹指挥,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及处置效率。

31.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体系

推动建设我市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系统,汇聚重点领域的产业组织、生产能力、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等数据,兼顾投资、消费、就业、税收、财政、金融、能源等经济运行监测数据,构建经济运行主题库。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和模型,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科学研判,汇集企业基础运营数据、互联网开放平台数据,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智能推荐招商引资企业列表,帮助政府管理部门通过数据有效掌握本地经济运行、产业发展全貌。

32.开展多元化协同共治

推进数字化智库打造。利用数据算法建立分析和预测模型,运用量化指标开展计量研究,发挥数据融合分析、多尺度数据耦合等大数据技术作用,实现对智库研究对象和议题的精准、科学、全样本的数字化挖掘和实证性分析,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减少个体主观性偏差,同时引入外部专家团队力量,推动智库成果及时有效对接决策需求,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重要依据。

鼓励多方共建共治。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依托我市各类政务服务线上平台及线上线下渠道,及时公开信息,畅通互动渠道,方便群众随时查询政府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参政议政。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动态搜集公众需求,准确掌握社会大众的意愿和期望方面的作用,提升政府决策多方参与程度。

(八)完善智慧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

33.大力建设数字乡村

建设大数据平台。建设南阳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完善农业农村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动态监测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立足“三个面向”(面向管理用户提供高效监管和数据采集服务,面向决策用户提供决策分析和应急指挥服务,面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实现“三个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为农业农村运行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建设数字乡村。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抓好3个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十四五末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数量达到5个。加强益农信息社规范运营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扩大覆盖范围,服务数字乡村发展。加快建设县(区)农产品追溯点,优化追溯点信息化设备、网络监控设备等配置,推动农产品生产主体入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管追溯平台。进一步升级“蓝天卫士”电子监控系统,补充必要的摄像头数量,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视频监控联动,提升动态预警分析能力和监管数字化水平。

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推动“互联网 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大力发展“互联网 党务”“互联网 村务”,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等。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试点建设,建设农村集体产权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34.打造智能化数字社区应用

推进南阳市数字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联合智安小区、智慧养老等平台,积极推进整合城乡社区数据,形成我市社区数据库,打通市县乡村(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和网格化,提高全市社区治理服务信息化水平,增强居民服务体验感。

推动社会救助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项救助业务申请、受理、审核等流程线上办理,汇聚各类数据,建立社会救助数据库,救助对象信息动态化更新、实时核对、及时提醒,为全面、高效实现精准救助、公平救助提供数据支撑,提升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水平。

35.构建数字健康体系

加快推进区域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高效化的信息支撑体系、常态化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动态更新的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库。加快推进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医疗”、“互联网 健康”等工程建设,实现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上云,加快建立健全电子居民健康卡应用体系,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健康新型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建立全市统一的医保信息数据库,健全部门间数据共享实时交互机制,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为推进医保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提供支撑,为医保服务全市通办、全省通办、全国通办提供支持。加快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整合医疗付费、医疗费报销等功能;建设全市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对接国家、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支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为医保业务办理、监督管理、公共服务、决策分析提供标准化、智能化、便捷化支撑,大幅提升医保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6.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结合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南阳教育现代化2035》,继续加快推进南阳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市级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云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省级及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不断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学公平。不断提高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为我市教育治理能力优化、教育决策提供支撑,优化教育管理能力,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数字校园建设,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

37.完善文旅智能化体验

积极推进智慧景区创建,增加物联网终端设备,丰富景区数据来源,整合景区、酒店、涉旅企业等多源数据,形成统一的文旅行业主题数据库,与交通、公安、环保、气象、应急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为优化南阳市旅游产业运营及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旅游企业实时监控、旅游客源市场精准分析、旅游突发事故快速处置。建设智慧旅游体验中心,对南阳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文旅产品等进行全面展示,积极探索应用“5G VR/AR 4K/8K”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群众馆等新型文化旅游创新应用场景。

38.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水平

整合市场监管、社保、财税、社会公共服务、风险信用等方面的数据,构建金融数据库,依托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南阳分厅建设,健全企业画像,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畅通企业征信信息查询机制,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为融资业务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信息支撑,帮助金融机构快速研判企业信用风险,帮助企业更高效、更低成本进行融资。

39.打造数字交通体系

围绕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建设需求,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的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应急等信息化系统,打造数字化交通体系。普及智能“诱导牌”,建设智慧停车、智慧交通、智能收费等交通智慧化应用,推进交通资源和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城市的数字化承载力。

40.加快数字住建发展

进一步整合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资源,构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业务专题数据库,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实现对设计施工、监理、房屋征收、房地产市场监管、市政设施、公用事业、村镇建设、住房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等各环节的智能管理和业务协同,为各级住建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为全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九)赋能南阳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41.加大产业发展政策扶持

提升政府对产业发展支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为数字南阳建设提供发展助力。政策层面加大对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扶持,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招引及培育,深入落实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构建覆盖创新创业主要群体及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配套措施,构建“创新平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一体的产业生态。加强对市、县(区)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政策引导。

42.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围绕重点产业优先推动数据汇聚,建立产业数据主题库,建立起覆盖科技能力、数据要素、政府决策和产业动态等重点方向的产业相关数据体系,为产业发展、政策指引提供支持,结合南阳市特色产业、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大数据 产业”试点,加强与先进地区在数据处理、业务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数字基础。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推动,鼓励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发展,构建“采、存、治、研、教、用”为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发展创新区域。

围绕南阳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合“一主一副、两圈两极”的空间格局,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推进产业集聚区机制、服务创新,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引导企业生产建设过程融合数字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推动作用,实施一批“智慧 ”“数字 ”示范应用,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引导。

43.建设安全保障体系

逐步推进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密码保障系统并定期进行评估,形成覆盖政务云、网、大数据基座、政务业务应用的安全保障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完善覆盖政务云各层面的安全防护平台,发挥云网一体、云数融合的差异化优势,做好云边界防护,提升云原生安全能力;完善政务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支撑开展安全域规划、边界防护、入侵防御、接入认证、威胁防御等工作,构建电子政务外网纵深防护体系。积极开展基础软硬件设备国产化适配工作,提高供应链安全水平。推动电信级身份认证能力在数字政府统一认证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多方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安全运营体系构建,落实网络安全运营、管理、监督责任,健全跨部门安全工作联动机制。建设集中化多层级的安全运营管理与监测预警平台,支撑开展异常事件分析、安全风险监测、风险预判、应急响应、协同指挥、快速处置等工作,实现对政务云、政务网、大数据基座、政务应用的分领域统一运营管理。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安全人员技术与支撑保障水平。开展常态安全合规评估、督查检查,形成闭环管理。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保障机制,提升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快速处置能力。

五、问:落实《方案》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答:(一)组织保障

发挥南阳市数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数字政府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审定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工作计划,构建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推进数字政府具体建设工作,负责数字政府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建立“专项专岗”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市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对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提供咨询和建议,协助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评审、项目验收和绩效考核等工作。

(二)制度保障

健全驱动数字政府发展的动力机制,遵循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机制要求,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南阳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汇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培育和提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内生动力。研究制定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配套制度,包括建设运营管理、政务数据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政务服务管理、绩效考核等,修订涉及信息化、数字化的政府投资类项目的管理流程,确立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的必要性。研究制定政府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技术应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加快构建数字政府标准体系。利用法规制度为数字政府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提供规范保障和支持,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的,形成“全市一盘棋”上下联动、左右协作的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数字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从数据开放共享和应用服务的数量、质量、价值、效果、服务感知、营商环境改善等多个维度全方位考评,激发部门主观能动性,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三)资金保障

建立科学合理、集约节约的投资模式和资金保障机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积极与电信运营商、知名IT企业等合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在确保系统稳定、数据安全的基础上,鼓励非核心系统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建设;完善财政资金分级投入机制,规范数字政府建设相关资金的预算编制和使用管理,加大数字政府建设资金投入和统筹管理力度;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专项资金支持,减轻本级财政压力。

(四)运营保障

以南阳市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探索建立本地化的“管、运、建、研”分离运营模式,实现政府管理优势与企业运营优势的高效结合。根据非营利性项目、经营性项目的性质及实际建设需求,灵活采取“企业总包建设运营”、“领军企业生态圈建设+主导企业运营”等不同建设运营模式,健全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对项目各方的引导及监督,保障南阳数字政府建设高效推进。项目运营上优先考虑采用本地团队驻场方式,减少运营团队人员流动,提高项目运营效率,保障项目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关文件: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的通知

主题词: 南阳市 数字政府 政府建设 建设实施方案 2022-2025 材料

索  引  号 文       号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公开范围 公开方式 有效性
N001-2022-0000493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08-05
面向社会 主动公开
有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