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自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驱动放在 “三大支撑”的首位,将实施“创新创业行动”放在“十大行动”的重要位置,为我市科技工作促进南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各县市区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创新方法,狠抓落实,初见成效。今刊发部分部门、企业的突出成绩、典型经验,促进各县市区相互学习借鉴,带动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七项工作”落实,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效为建设省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 33.5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5%;建成省院士工作站3家,居全省第一名;备案国家科技型企业74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00%。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挂牌运行,“双创”大赛永泰磨具和金博减振获得全国赛优秀企业奖,受到市委书记、市长贺信表扬。

做好科技工作的科学谋划和精心组织。围绕省 “十大战略”和市“十大行动”研究制定《南阳市创新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学谋划“十四五”全市科技工作,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开局良好。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建立 “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上半年共组织各种科技政策培训会30多场次,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44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落实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奖补资金1080万元,新培育省创新龙头企业8家、“瞪羚”企业6家、高新技术后备企业150家。大力支持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目前全市678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通过省统计局认定,覆盖率达到41.09%,位列全省第三。

争取省重大科技项目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精准对照、简化流程、倾心服务和全力支持,今年上半年我市共争取省重大科技项目 35项、经费4000万元以上,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纳入省科技项目立项支持,这标志着我市在光电、先进制造、中医药等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全国、全省先进水平。争取2022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14项、省重大科技项目2项、省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6项、省“揭榜挂帅”项目3项,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创新局面。成功引进许为刚院士、谯仕彦院士、王占国院士 “三大团队”,建成“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育种院士工作站”等,在绿色食品、生物技术、光电等产业依托院士团队发展“院士经济”,引领我市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开局良好。社旗华牧“伏牛山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战略联盟”获批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光学集团“先进光学与功能镀膜中试基地”获批河南省中试基地。依托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积极筹建南阳张衡实验室、张仲景实验室,积极推进天冠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建重塑。加强与省科学院的对接联系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的作用,着力在一流创新项目、人才、成果等方面率先突破。双创载体取得新进展。我市双创新载体总数达到37家,其中省级以上22家。组织开展2022年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企业达到159家。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新成绩。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技术需求,上半年共开展对外科技对接交流活动 10个,促成签约6项。引进外国智力获得突破。南阳师范学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技术研究”、南阳理工“面向智慧城市的养老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获批河南省引智项目,争取河南省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资助项目1项。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金融工作实现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交流,多次与市金融局、郑州银行等对接沟通,研究制定南阳市与郑州银行合作开展地方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实施方案,为做强做活南阳科技金融工作设计了规划书、路线图。深入官庄工区、方城县等地开展科技金融政策宣讲,通过培训指导, 2022年上半年我市共争取省“科技贷”贴息奖励资金113万元,争取“科技贷”项目20个、银行放贷7400余万元。

今年下半年,市科技局将着力抓好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凝炼一流关键技术、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汇聚一流创新人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放式科技创新等七项重点工作,以科技创新的新成效为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