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政策解答

(一)《规划》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残疾人物质生活更为宽裕,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参与、公平发展的权利,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升残疾康复服务质量”,《规划》是如何贯彻落实的?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规划》主要围绕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加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开展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注重康复专业人才培训方面展开。

“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方面,是通过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査评估,为残疾人普遍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居家康复、照护技能培训和支持服务。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服务。

“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主要是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服药指导、社区康复、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能培训、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健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实现不低于80%的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主要是实施脊髄损伤者“生活重建中心”、中途失明者“光明之家”、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专家交流互助等残疾人互助康复项目。

“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主要包括加强康复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将康复专业纳入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村医等培养培训内容。

(三)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体制机制”,《规划》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答:《规划》主要通过健全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发挥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案”科学教育安置。加快市、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全覆盖。加强县(市、区)资源教室建设,逐步实现随班就读5人以上(含5人)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全覆盖。各县(市、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根据残疾学生规模、类型、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单独设立特教班、特教幼儿园、特教学校并开展特殊教育。继续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方式,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实施《河南省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计划》,加快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等方式做好贯彻落实。

(四)《规划》在提高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方面有哪些具体项目?是如何安排的?

答:一是在“资金类”项目,主要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给予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资助、残疾人电信业务资费优惠、残疾评定补贴来实施。

二是在“服务类”项目,通过加强困难残疾人走访探视服务、提供低收入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家庭支持服务,以及时为突发公共事件中困难残疾人提供急难救助来组织安排。

(五)就业是民生之本,《规划》对“十四五”期间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是如何部署的?

答:《规划》从“补贴类”“奖励类”“就业服务类”项目,三个方面来安排部署。

在“补贴类”项目,落实好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残疾学生见习给予一定标准补贴;针对辅助性就业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场地租金、机构运行、无障碍环境改造、生产设备和辅助器具购置等补贴;对通过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在“奖励类”项目,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对推荐残疾人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单位,按就业人数给予奖励。

在“就业服务类”项目,通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项目、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项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盲人按摩提升项目、残疾人新就业形态扶持项目、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残疾人公益性岗位项目,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服务。

(六)《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优化无障碍环境是如何部署的?

答:《规划》指出,要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国务院令第622号)、《河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84号),实施无障碍环境市县建设三年行动,在乡村振兴、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统筹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社区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等加快开展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提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水平。支持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开展无障碍建设及改造,配备残疾儿童灾害逃生设施设备,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探索推进传统无障碍设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高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和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加强无障碍监督,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将信息无障碍作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电子导航等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普及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和自助公共服务设施设备无障碍,帮助残疾人消除“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生活。

(七)《规划》为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持保障措施?

答:为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支持保障。

一是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健全多元化投入格局。建立完善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教育、康复、无障碍改造、文化、体育等助残项目的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作用。

三是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有条件的县(市、区)残疾人服务设施全覆盖,促进服务设施规范运营和发挥效益。

四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大科技助残工作力度,促进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科学技术在残疾人服务中示范应用,开展康复、残疾预防、主动健康等基础研究,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应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参与残疾人服务科技创新和应用。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增设康复治疗、康复工程技术、特殊教育等相关专业,加强残疾人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建设和职称评定,加快培养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照护、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队伍。



相关政策: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