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成文日期: 失效时间: 发文字号: 发文机关: 发布日期: class="pmingcheng"> 2023-04-28 新乡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新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完成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新乡市人民政府

2023年3月30日

新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活动,创新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BOT EPC”投融资模式,积极推进“四个拉动”“四保”管理等牵引性举措,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顶住了超出预期的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十分不易。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4亿元,同比增长5.3%,居全省第1位;全年粮食产量478.45万吨,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居全省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5.1%、12.4%;一般货物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6.9%,居全省第4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变,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多,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城乡居民增收不及预期,消费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创新能力还需加强,结构调整任务仍然较重。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大。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能力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紧盯“两大跨越”、突出“产业兴市”、推进“十大工程”、建设中原农谷,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完成省定目标。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统筹推进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突出项目建设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消费市场恢复扩容,全力稳住市场主体,夯实经济回稳向好发展基础。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作理念,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紧盯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等关键指标以及投资进度和实物工程量,全年实施项目3000个、完成投资3700亿元以上,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投资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聚焦重大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加快推进封丘县飞地产业园、平原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1600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000亿元左右。大力推进安罗高速、郑辉高速、G230封丘开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S229辉原段改建等32个重大交通项目、完成投资250亿元以上;推动新乡民用运输机场前期研究,争取尽快纳入国家规划。加快合河水利枢纽、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卫河共产主义渠(合河—淇门段)治理、“四县一区”南水北调配套东线工程等52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重点抓好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原阳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119个能源项目、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投贷联动工作机制,用好“四方合作、市县联动”投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闲置用地盘活力度,积极争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指标等,推进“标准地 承诺制”改革,实现“拿地即开工”。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快立项、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统筹做好重大项目能耗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投产。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促消费活动,支持汽车、家电、建材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零售、餐饮、住宿、文旅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加速回补。支持“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线上消费模式发展,扩大线上销售规模。激活房地产市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首套房房贷首付比例、贷款利率按最低下限执行。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支持团体购买商品住房。推进智慧商超、特色消费街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更多更优消费场景,提升商圈定位,提高消费能级。加快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产销精准对接,巩固拓展电商扶贫成果,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着力稳住市场主体。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全力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良好环境。加强“工业企业供应链大数据服务系统”应用,把更多工业企业纳入系统平台,“点对点”开展产供销对接。强化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在“一码惠企”平台基础上推进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扩宽应用范围,确保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社保缓缴等政策“一键匹配、免申即享”,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清理不合理限制政策和隐性壁垒,促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0万户以上。

(二)突出产业兴市,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以产业兴带动百业兴。

做优做强先进制造业。持续实施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以打造“542”产业布局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突破发展。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加快推进心连心集团化工新材料、卫华集团智能制造、五得利扩建面粉新建挂面等项目建设,力争5大传统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330亿元以上。坚持新兴产业优中培新、有中育新,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链,重点实施华兰生物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天力锂能年产3600吨高镍三元材料等项目,力争4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推进总投资12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及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建设氢能产业高地。大力发展基因工程产业,努力在重组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基因测序、小分子抗肿瘤靶向新药物等细分领域抢占先机。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深入推进千亿集群打造、百亿企业培育和中小微企业成长“三大工程”,以新航、卫华、心连心等百亿级企业为引领,带动形成一批成长性高、体量大的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和深耕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80家、省级“头雁”企业10家以上。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四上”企业65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家以上,推动银金达、深冷能源等企业上市。

着力抓好载体平台建设。突出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支持现有省级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推动国家级开发区提质进位。新增建设用地最大限度向开发区倾斜,按照产业用地占比超过60%要求,为开发区扩区和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专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园区的载体、平台、磁场作用,紧紧围绕专业园区谋划项目,实现园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融合”,力争市级专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完善5G、光纤宽带等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网络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加快数智谷、MEMS中试基地、新乡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智能产品,鼓励发展基于智能终端、关键器件和基础材料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鼓励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线、车间、工厂等智能化改造。发挥数智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推广,培育更多细分行业、特定领域和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

持续壮大现代服务业。围绕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实施服务业项目380个以上、完成投资48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强市,强化物流企业培育,加快推进豫北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郑北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港等项目,积极申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力争新增省级多式联运项目1个、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0家。加快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着力推进辉县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宝泉创建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新乡国际商务中心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培育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多元化金融主体,支持平原示范区打造创新型金融示范区。培育壮大家政服务、托育托幼、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各类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聚焦平台、企业、人才、生态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吸引集聚、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和拓展高新区发展布局,持续提高自创区承载能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主阵地。全力推进平原实验室、细胞分化调控与靶向药物省部共建实验室和“两学科一学院”建设,力争黄河实验室新乡基地落户建成。加快推进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争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组建各类研发平台30家以上。支持驻新高校院所围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开展科研活动,加强高校院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和“春笋”计划,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格局,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完善科技创新奖励体系和研发投入优惠政策,激励更多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达到65%以上。加强孵化载体培育管理,新增省级以上孵化载体2家。加大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主体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创新“信贷 股权”模式,做好“科技贷”业务推广和贴息补助工作,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

打造更优创新生态。持续实施“牧野英才2.0”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人才社区,完善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激励机制,为招才引智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以上、拔尖级高层次人才50名以上。开展科技攻关计划等科技项目资金“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财政科技经费更大自主权,激发科技人员工作热情。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2个,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65亿元。

(四)突出区域协调融合,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做大主城区、做实示范区、做强各县(市)、做优开发区,着力构建“双擎带动、多极增长”发展格局。

深度融入郑州都市圈。主动对接“1 8”郑州都市圈规划,在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一轴两翼一组团”空间发展布局,加快郑州都市圈轨道交通S3线和郑辉高速、长修高速、郑新高速(龙凤大道)等高速公路以及郑新快速路等干线公路建设,以高效一体的城际快速通道为依托,着力提升我市在郑州都市圈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平原示范区区位、环境等优势,以中原农谷“核心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向中原农谷集聚,强化与郑州产业协作配合,持续壮大生物育种、先进制造、高校科研、高端服务等主导产业,真正把平原示范区打造成郑新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全市发展的“双引擎”之一。

夯实县域发展底盘。坚持“一县一策、市县联动”,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以省级开发区、市县两级专业园区建设为依托,每年实施10个以上转型升级和承接转移项目,引进落地1个10亿元或3个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竣工投产1个10亿元或2个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加快形成集群优势,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推进长垣市高端医疗装备制造基地、辉县市先进成形高端装备产业园、延津县化工园区扩区提质、获嘉县现代化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县城市政道路优化、对外链接通道畅通、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进医疗、教育、养老托育、文体设施、社会福利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切实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乡样板”。

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产能稳定在90亿斤以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抓好大功、祥符朱等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建设。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保持70万亩以上、特色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60万亩以上。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优质花生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装备化,加快新建大型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20.5万头左右、生猪年出栏310万头以上。

全力推动中原农谷建设。围绕“四大中心、两个示范区”总体定位,充分运用中原农谷投资基金、财政专项支持资金,加快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建设。尽快编制完成“一总一核”两个规划,加快建设省级农高区,培育引进种业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10家以上,构建以种业为突出特征的农业创新高地和农业科技新城。加快实施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二期)、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建立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10万亩以上,提升良种繁育能力。以农谷引领产业振兴,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化数智化赋能,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小麦、食用菌、农机、预制菜等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大力改善乡村面貌。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启动实施乡镇政府所在地及30%以上的行政村“三通一入地”工程,村内90%的农户达到“户户通”标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镇村垃圾收运体系长效运行机制,新改造无害化厕所3.4万户。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污染综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畜禽粪污等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50%。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工作,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多措并举抓好群众增收,确保贫困群众真脱贫、能致富。持续深化帮扶工作,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落实,完善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加强易地搬迁和滩区迁建后续扶持。全力推进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加大协调督促力度,确保8月底前灾后重建工作大头落地。

(六)紧盯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深层次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建设,凝聚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整合市县两级国有资产资源,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构建专业化、市场化、法治化和穿透式资本监管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机制运行,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清理市场准入隐性壁垒,营造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农业产业化合作和联农惠农机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好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组合拳”。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推进封丘县农信联社改制。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提升“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水平,全面推行有诉即办、“一件事一次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举措,推动政策体系、办事流程、服务效能等系统性重塑。完善“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体系”,有效推动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执法监管“一网统管”、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拓展“信易 ”应用场景,加强信用管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完善营商环境“清单制”管理和满意度监测等机制,台账化推进营商环境问题和薄弱环节整改提升,确保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加快自贸区开放创新联动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建设,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辐射带动能力,高标准规划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中部地区集散中心。落实好RCEP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外贸平稳增长。围绕产业图谱,开展“四个遍访”,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平台招商及“新商”回归工程,以市场换投资、换技术、换产业、换发展,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利用外资7270万美元、省外资金850亿元以上。

(七)聚焦“双碳”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减污降碳增绿协同提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大力保护黄河生态,以幸福渠、生态通道(控导连接线)、天然文岩渠和其他滩区道路绿化为重点,继续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提升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统筹推进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实施南水北调、南太行、大运河、高速国省干线等绿化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0万亩,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落实“四水四定”,开展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行动,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谋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有效补充生态水源,提升河流生态容量。高标准推进北部矿山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持续筑牢南太行生态屏障。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围绕工地扬尘、企业减排、禁烧、重型货车等重点领域实施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排污管理治理,深入实施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加快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强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确保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加快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先立后破,推动有序安全降碳。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加快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争取辉县西坡、任家庄和卫辉凉水泉、香泉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尽快列入国家规划。推进煤电和新能源联合调度,开展多能互补试点建设。探索推进风、光新能源就近消纳,推进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

(八)严守发展底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聚焦人民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稳定提升就业质量。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19万人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12万人。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8.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抓好农民工工资拖欠整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工作。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支持辉县市、获嘉县、延津县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强县。优化城乡中小学校布局,新建公办学校19所,改扩建35所,新增学位3.5万个。加快平原科教城建设,推动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新乡工商职业学院等项目尽快落地。全力支持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创建国家“双一流”,支持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更名大学。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学研用创”融合发展模式,支持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职教本科大学。

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加快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争取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新医一附院新院区等项目尽快落地,推动平原医院建成开诊。健全县级“三所医院”功能,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不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打造“城市15分钟急救圈”“乡村30分钟急救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统筹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验收工作。

扩充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年完成舞台艺术送基层戏曲演出110场以上。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继续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打造“馨香书坊”城市品牌。坚持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实施百泉文化遗产保护、潞简王墓文物保护等工程,高质量建设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乡段)。

强化社会兜底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救助水平。推进智慧养老平台服务全覆盖,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制定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建设一批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扩大全市托位有效供给。加强生活必需品储备,确保粮油、猪肉、蔬菜等供给充足、价格稳定。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重点企业债务、担保链风险化解、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防控等工作,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严防新增隐性债务,守牢政府债务红线。有力有序扩大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坚持“保民生、保交楼、保稳定”,强力推进问题楼盘化解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和我省50条具体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攻坚和“两个集中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统筹做好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支撑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安排

工业项目1123个,总投资433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89.2亿元。主要包括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现代家居、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建材产业、造纸及纸制品、园区基础设施、电池及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氢能与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封丘县飞地产业园(240亿元)、中国(原阳)预制菜创新示范产业园(120亿元)等541续建项目,高新区新航集团航空产业园(120亿元)、新乡县心连心公司化工新材料(103.6亿元)等58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农林水利项目253个,总投资69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2.2亿元。主要包括水利、农业、农村、林业、气象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长垣市防汛除涝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程(53.7亿元)、凤泉湖引黄调蓄及配套工程(一期)(46.4亿元)等113个续建项目,合河水利枢纽工程(164亿元)、卫河共产主义渠治理工程(23亿元)、100万亩高标准农田(42亿元)等14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现代服务业项目384个,总投资162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0.9亿元。主要包括文旅、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商贸、现代服务、现代金融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长垣市驼人医疗器械产业新城配套商贸生活区(55亿元)、凤泉区云龙山大健康文化产业园区(51亿元)等181个续建项目,黄河北岸文化IP创意城(55亿元)、新乡西部公铁物流枢纽(50亿元)等203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交通项目135个,总投资94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2.5亿元。主要包括场站车站、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普通干线公路、铁路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郑辉高速新乡至郑州段(124亿元)、长修高速封丘至修武段(107亿元)等56个续建项目,郑新高速(龙凤大道)(95亿元)、G230封丘滑县界至封丘獐鹿市段改建工程(15亿元)等7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能源项目119个,总投资41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9.9亿元。主要包括城乡电网、电源、油气、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辉县九峰山抽水蓄能电站(131亿元)、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光能氢储一体化(35亿元)等45个续建项目,原阳县华电三一300MW多能互补风电项目(16亿元)、阳光新能源原阳县200MW/800MWh新型储能示范项目(16亿元)等7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458个,总投资58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7.9亿元。主要包括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处理、其他市政设施、市政道路、桥梁、停车场、污水污泥处理、雨污水管网、园林绿化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金穗大道(胜利街—太行大道)城市道路工程(18.2亿元)、原阳县CBD中心区市政基础设施(13.4亿元)等221个续建项目,灾后重建辉县市城南地下管网重建提升工程(二期)(8.8亿元)、延津县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及雨污分流改造(6.9亿元)等237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社会事业项目160个,总投资24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6亿元。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延津县乡村振兴教育宜居城(14亿元)、平原医院(12亿元)等47个续建项目,新乡科技应用学院(18.8亿元)、延津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15亿元)等113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城市更新项目311个,总投资285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0.8亿元。主要包括片区开发、房地产、老旧小区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四中小北街片区城市更新(34亿元)、卫辉市古城护城河及周边区域灾后重建(55.3亿元)等204个续建项目,河师大片区开发(215亿元)、高新区东部片区城市更新(153亿元)、红旗区高铁片区更新改造(120亿元)、经开区棚户区改造(25.3亿元)等107个新开工项目。

生态环保项目38个,总投资9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3亿元。主要包括环境治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平原示范区黄河滩区生态修复工程(8.2亿元)、新乡县综合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3.4亿元)等38个项目。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项目14个,总投资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亿元。主要包括应急物资储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减灾救灾保障能力提升等领域项目。主要实施经开区新乡重要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4亿元)、凤泉区凤泉东湖应急救援训练基地(1.5亿元)等14个项目。

新乡市 202 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计 算

单 位

202 1 年实际

202 2 年计划

202 2 年预计

202 3 年计划

绝对值

增长( % )

绝对值

增长( % )

绝对值

增长( % )

绝对值

增长( % )


一、综合发展


1

生产总值

亿元

3232.5

6. 6

10 以上

3464

5.3

7.5 以上

2

第一产业

亿元

292.5

2.9

4 以上

339.1

5.5

4 以上

3

第二产业

亿元

1442.5

4.4

10 以上

1549.5

7.2

7.7 以上

4

规模以上工业

亿元

8. 3

10 以上

7.6

9 以上

5

第三产业

亿元

1497.6

9.5

11 以上

1575.4

3.4

8 以上

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2028

与经济增长

协调 同步

56156

6

与经济增长

协调 同步

7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 / 人

107027

与经济增长

协调 同步

5

与经济增长

协调 同步

8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1

15 以上

13.7

15 以上

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05 6.6

9. 3

1178

12 以上

1077.7

2

9 以上

1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 =100 )


100.6

103 左右

101.1

103 左右

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208.3

9.7

229.1

10

227

9

与经济增长

协调 同步


二、创新驱动


12

基础 研究 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

%

2.5

2.6

2.7

13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18.4

20

20

20

14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1.32

1.65

2

1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23

22.8


三、协调发展


1 6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 8.39

提高 1.5 个

百分点

59 .01

提高 1 个

百分点以上


四、绿色生态


17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6.48

2.5

按省下达计划执行

1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

10.8

3.5

3.5

3.5

19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62.2

61

61

按省下达计划执行

20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 Ⅲ 类水体比例

%

60

60

60

60

21

国土绿化面积

万亩

17.5

14.6

14.6

9.4


五、开放发展


22

货物进出口额

亿元

112.9

19.8

120.4

12

154.7

36.9

163.3

5.5

23

实际吸收外资

万 美元

5301

4952

7270

2 4

对外直接投资

亿美元

平稳发展

平稳发展


六、共享发展



就业和收入


2 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8.1 6

8.2

8.2

8.2

2 6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5 以内

5.5 左右

5.5 左右

2 7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457.3

稳步增长

28909

5.3

与经济增长

协调 同步


卫生


2 8

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6.85

7.5

7

7.15

2 9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04

3.5

3.2

3.36


教育


3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7

97.2

97

97

3 1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数

万人

6.26

7.32

17

按省下达计划执行

3 2

研究生招生数

万人

0.3742

0.4048

8.2

按省下达计划执行


社会保障


3 3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84.2

90.7

按省下达计划执行

34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292.9

287

按省下达计划执行

35

每千人口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3.3

2

3.5

3.6


七、安全保障


3 6

粮食产量

万吨

431

450 以上

478.5

450 以上

3 7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

标准煤

566.1

590

620.7



相关阅读:

《新乡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政策解读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