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现将《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信政办 〔2019〕20号 )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 背景依据
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省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5号)的具体体现;二是结合信阳实际,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市的迫切需要;三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信阳市《实施意见》。
二、目标任务
到2025年,初步建成适应我市市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全市粮食优质品率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92%,主食品工业化率提高到65%以上; 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到 400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10 亿元以上的粮食 加工 企业达到 10 个以上;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数量达到 80 个以上,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达到 10 个以上 。
三 、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分7个部分,24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为主线,实现由粮食生产加工大市到粮食产业经济强市的根本性转变。
(二)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一是增强粮食企业发展活力。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国有粮食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和质检体系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各类市场主体建立粮食产业联盟,优化粮食产业资源配置。 二是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与重组,打造规模大、实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大型粮油企业集团。 三是支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 依托粮食主产县产业集聚区、特色粮油产区,推进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以全产业链为纽带,整合粮食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资源,支持建设粮食产业园区,先行建设罗山、潢川、息县、淮滨、光山、商城等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加大招商力度,把国际、国内知名的粮食食品加工企业引进到粮食产业园区。
(三)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促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粮食企业要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培育适合信阳种植的优质弱筋小麦、优质中籼稻等粮食品种。 二是科学发展粮食循环经济。 鼓励支持粮食企业开展粮油副产品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的探索。以绿色粮源、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鼓励大型粮食龙头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系统。
三是积极发展粮食产业新业态。 推进“互联网 粮食”行动,积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推广“网上粮店”“主食厨房”等新型粮食零售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加快粮食仓储、物流、加工、销售企业与河南省、信阳市“粮安工程”智能化管理平台互联互通,推动粮食关联企业信息共享。 四是加快培育自主粮油产品知名品牌。 加强粮食品牌建设,通过规划引导、质量提升、自主创新、品牌创建、商标注册及特色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区域性公共品牌认定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全省或区域性名牌粮油产品。鼓励支持优秀粮油加工企业和主食加工企业创建“河南好粮油(主食)”“河南放心粮油(主食)”示范工程,培育优质粮油自主品牌和区域品牌。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稻谷、小麦、油菜籽、花生、山茶籽等优质粮油加工。重点支持淮滨县、息县订单种植优质弱筋小麦。推广大米、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大力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加快发展优质大米、糯米粉、专用弱筋小麦粉、鲜湿面、菜籽油、山茶油、稻米油等特色粮油产品。 二是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以米、面为原料的主食加工或深加工,促进馒头、面条、潢川贡面、饺子、米饭、红薯粉丝、糯米糍粑等传统主食和面包、饼干、糕点等西式主食的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对传统特色的主食产品如“潢川贡面”给予以保护和培育开发。 三是加快发展粮油精深加工与转化。 积极开发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糯米粉、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以及保健、医药等产品的有效供给,加快补齐短板。 四是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产业。 促进全市养殖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全市肉、蛋、奶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引导粮食仓储企业转型发展。
(五)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服务。 二是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在沿信阳境内沿京广、京九、宁西铁路及淮河淮滨港,规划建设一批粮食物流节点。推广粮食物流“四散”化、集装化、标准化,在浉河、罗山、潢川、淮滨、息县、光山等地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园区。 三是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支持粮食质检机构建设。
(六)强化粮食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一是积极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营养健康、质量安全、节粮减损、加工转化、现代物流、“智慧粮食”等领域相关基础研究和急需关键技术研发。实施科技兴粮工程,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是提升粮油机械装备水平。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兴粮工程,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粮食科技人才。
(七)保障措施。一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统筹利用商品粮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等,支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积极争取河南省粮油深加工企业扶持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粮食清选机械、烘干设备,按规定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落实粮食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国家现行税收政策免收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粮食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经费以及各级政府补助的财政性资金,符合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条件的,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二是完善金融保险支持政策。 整合涉农资金,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是落实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 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支持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依法依规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融资功能。改制重组后的粮食企业可依法处置土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粮食产业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划,精心部署,积极推进。要加大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绩在粮食安全县(区)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强化相关考核工作。粮食部门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有关工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