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多举措让“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为全面规范我市科技类校外培训行为,市科技局认真研究“双减”文件精神,多措并举保障“双减”政策平稳有序开展,推动政策落实见成效,规范提升我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行为。

        主动对接,压实责任。“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市科技局为加强思想认识,组织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信阳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例会精神,研究“双减”工作文件、措施,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扎实落实“双减”工作、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市科技局压实工作职责,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认真摸排,加强监管。“双减”政策出台后,市科技局联合各县科技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对省科技厅反馈的14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排,对辖区内科技类培训机构的分布、性质、规模、硬件条件、师资、培训内容、收费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经过全面摸排,全市共有3家科技类培训机构,并通过县区科技管理部门指导有序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登记注册,规范经营教学。

        注重联动,加强督导。市科技局向各县区科技部门转发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操作手册,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解答平台操作的有关问题。每天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日常调度,督促各县区科技局加快科技类培训机构审核进度和预收费资金监管,并就各地科技类培训机构审核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进行点对点解答。按照省科技厅和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安排,市科技局及时向县(区)科技部门传达了上级部门关于科技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指导县(区)科技局对3家科技类培训机构在国家平台上资金监管银行信息进行正确填报,并按照上级要求在国家平台上填报、录入在读学生信息和未消课金额等。要求县科技管理部门逐家培训机构现场走访,实地排查机构教材意识形态和思想性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双减”协调机制办公室要求,做好暑期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一是与省科技厅沟通,尽快印发《河南省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指南》,组织县区科技部门重新开展审核登记。二是将平台外的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有序纳入平台管理,确保录入的机构合规。三是全面摸清未消课学生、金额底数,确保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四是督促县区科技部门加强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有效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情况发生。五是加强科技类培训机构安全保障监管,尤其是在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意识形态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六是常态化开展科技类培训机构经营行为检查,避免“披着非学科外衣搞学科类培训”的情况发生。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