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关于区政协三届五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回复

  • 索引号:416048868/2022-00006
  • 发布机构:惠济区教育局
  • 关键词:关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2021-06-15
  • 发布日期:2021-06-18
  • 关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关于区政协三届五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回复

    杨帆 委员:

    您提出的 关于 “ 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建议 ”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是国家的决策部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自身需要,围绕质量提升,近年来教育局做出了深入思考与实践,特别是对于农村教育,也提出了一些举措:

    一、优化布局,创新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惠济区兴建了大量住宅小区,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群众迫切希望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近几年,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教育投入 不断加大,教育项目不断增多。通过实施 名校带动工程 ,实现 资源共享、示范引领,推动全区教育由基本均衡加快向优质均衡转变。 近两年 先后引进 河南省实验小学、 郑州四中、郑州外国语、郑州师范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建立 金洼小学、 郑州四中实验学校、 郑州 惠济外国语中学 、 郑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等,名校效应不仅提高了惠济教育的知名度,高规格的办学品质也逐渐扩大了惠济教育的影响力。

    对于 提升扩充区内现有优质教育资源 而言,我们同样采取 “名校 ”管理机制 。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及惠济区实验小学纪元校区的建立 算是初步 的尝试。 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郑州市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通过强校带弱校、名校托管、教育联盟等方式, 完善管理机制,规划发展定位,本着 “同质促进 、异质互补、文化融合”的原则,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推动我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高位均衡发展。

    2021年,惠济区又启动三所局直小学,分别是毓秀路实验小学、岗李小学和金山路小学,也尝试与一些高校建立业务上的合作关系,寻求帮助和支持,让原来处于农村的这些学校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

    二、培育人才,夯实教育根基

    这里的 “人才”,指的是教师。 “ 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句话 是 梅贻琦 先生在 1931年12月3日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 讲到的。要想办好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深谙这个道理。近几年,惠济区狠抓队伍建设,把事业的发展首先定位于人的发展。

    一是局科室岗位调整。 2018年底,教育局各科室进行了大调整,在全区范围招募,科长、副科长演讲竞聘上岗,科室和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制定人事变动工作机制。打通了进出渠道,激发了工作热情,盘活了科室运营。

    二是 校长换届。每三年的校长换届虽然说是惠济区长期以来的传统,但是这一届的校长确实更加年轻化、专业化,我们就是要把优秀的人才通过竞聘遴选出来,给每个有梦想、有干劲的人展示的舞台。而且惠济区校级、副校级的人才库储备工作也已经完善,并于 4月19日—23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为惠济教育的长足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2021年郑州市教育工作要点中对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项创新举措 对广大校长来说,既是福音,更是严峻的挑战。根据郑州市的部署,我们也会做进一步的谋划,认真思索如何锻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学识丰富、思想深邃、胸怀广阔、奋斗不息的智慧型校长队伍。

    三是教师招聘。 2020年,惠济区新入职教师共计547人,其中双一流大学232人,公开招聘在校毕业生143人,在职教师55人,幼儿园117人。据各校反映,近两年我区招聘的教师素质明显提高,他们专业能力强,素质过硬,上手很快。把好入口关,才能为提高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始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在惠济教师 “人人”品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我们从“高站位、全结构、小切口、大纵深”四个维度塑德塑能,打造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融合共进中促进惠济教育日新月异的大发展。

    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通过每年的 “出彩河南人之最美教师”评选,每月的主题教育学习,每周的“惠济教育人推介”,每场的师德楷模宣讲,让3194名教师都成为惠济的名片。

    把基础发展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通过新入职教师岗前集中培训、区域校本跟岗研修、自主研修、周期跟踪培训等措施,加快对职初教师基本素养、教学基本常规、基本方式和技能的规范培训。

    把梯级攀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 “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杰出教师-教育名家”梯级培育,逐步形成惠济“名师 ”共同体。成立“一束光”惠济名师工作室,建立“惠济区名师培养研修基地”,通过实施“双导师”指导,融合“双主线”研修,开展“双嵌入”跟培,搭建“双平台”助推等方式,造就一批师德境界高远、理论素养厚实、教学艺术精湛、教学主张鲜明、教学研究前沿,在区内有很强辐射引领能力,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名师。惠济区现有区级以上名师121人,这些人是惠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借助这批教师的培育、跟踪及榜样引领,带动省、市、区844名骨干教师共同走向卓越,带动全区形成人人求发展,人人塑品质的良好工作局面。

    为了让守在农村、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得到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区教育局划定江山路以西,北四环以北、花园路以东的区域可享受偏远地区补助,在教师工资及绩效里均有所体现。

    三、抓住关键,坚持 “立德树人”

    关键一:抓课程。 课程建设是撬动学校文化品质提升的杠杆,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通过 建立联动管理机制 、 推动课程体系完善 、 找准课程实施关键 首先落实 国家课程校本化 。 要准确把握、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方面,强调 特色化 , 做好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学校活动的 有机 整合 。特别是围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 构建黄河文化、中原文化、黄河生态保护和发展 相关 校本课程,创建一批红色校本课程、黄河文化校本课程特色校。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借助 地域优势 ,今年我局启动了 以 “ 传承 黄河文化 ”为核心 ,以环境创设、课程建构、精神滋养、风采展示为抓手的一核四翼立体式德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 “黄河文化”德育主题教育 ,此举也获得了市局的高度认可, 11月份区教育局在全市做了《 黄河文化涵养浸润   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的专题汇报。这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德育工作的魂。

    关键二:抓课堂。 课堂变革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今天,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从 2020年开始,惠济区全面开启“学为中心”课堂建设实施项目,以教研室为主导、各中小学为主体,学科骨干教师为实验教师,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开展课堂变革的探索与实践。努力通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最终形成完善的“学为中心”课堂建设理论体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实现学习方式、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以助推学校课堂教学的全面、优质、均衡发展。“学为中心”的项目建设撬动了课堂变革,通过学习方式的优化,教学成绩也处于攀升态势。2020年中招考试,惠济区4所初中600分以上人数140人,比2019年提高4个百分点。

    四、突出特色,实现多样发展

    2019年6月19日 , 教育部颁布 了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 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方案》就是 响应国家改革动向, 结合市情 制定的 高中发展路线图。 在第二批 郑州 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项目中,郑州二十中 作为试点学校,找准了学校发展的类型定位 ——学科特色。 学校 按照此项目实验规划确定目标任务,坚持探索实践 “基础加特色”的办学道路, 加大 美术、音乐等特色学科的建设力度,实现质和量的持续突破,以特色学科助力 了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近三年来高考本科率持续攀升, 2020年 艺术生本科 A段 上线 率达到 75.9% , A段录取人数超过166人 ,专科上线率高达 99% 。 一些学生 被中央美院 、 中南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等知名大学录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更是惠济教育利剑出鞘,奋力拼搏的阶段。 面对惠济区农村学校居多的状况,我们一定会统筹规划, 以质量的持续化发展为前提,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根本,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关键,以学校的内涵化发展为基础, 开创惠济教育的新局面。

         五、 引进人才 ,稳定教师队伍。

    (一) 加大 招聘 新教师力度。 针对学校需求状况,制定招聘计划,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聘)用, 引导 优秀高校毕业生 到农村任教 ,满足 农村 学校的师资需求 ,缩小城乡师资力量差距 。

    (二)积极落实好农村教师补贴、班主任津贴、地方教龄津贴、乡村教师补助、奖励性绩效工资、偏远地区学校追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等优惠政策,通过提高待遇,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