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民企高质量发展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255号提案的回复

  • 索引号:005253103/2021-00149
  • 发布机构: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关键词:政协提案
  • 成文日期:2021-10-12
  • 发布日期:2021-10-12
  • 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民企高质量发展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10255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周克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民企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10255号)收悉。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20年,我市民营企业总数达18.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55万人;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3%;民间投资5562亿元,同比增长5.9%,约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5%。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从超过50%,达到50.23%,已占我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加快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实力

       (一)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开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发展。2020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70家,数量达到2918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861家,总量达到7846家;强化中小企业创新带动作用,尚合企业孵化器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3家,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培育创新平台。针对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瞄准中科院下属院所、原985高校及央企研究院持续发力,浙大、中国地大、中科院过程所、计算所、微电子所、苏州医工所等先后在郑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3家。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在郑州布局,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各类研发平台3547个,其中国家级56个、省级1297个;全市已被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拥有全省唯一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郑州中心)。 

       (三)推动产业融合。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100家、对标企业324家。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安图生物、三磨所等27家企业成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实施“万企上云接链”行动,2020年全市“上云企业”已超2.7万家,占全省的38.6%,新增“接链”企业2837家。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郑煤机、嘉晨电器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单位,中机六院中标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项目。向心力等10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单位。

       (四)集聚创新人才。深度对接“黄河人才计划”,以精准措施实施引才、用才、留才。截至目前,人才计划已经连续实施四批,累计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042名,建设院士工作站113家。泛锐熠辉陈豫增专家团队研发的“万米水深浮力材料技术”“某装备用碳化硅涂层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制约我国关键装备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二、增强服务意识,营造产业生态

    (一)落实惠企政策。积极推进国家、省、市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和“省20条”“郑州30条”和“促消费增活力稳增长10条措施”等落地,出台《郑州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积极组织申报,预计奖补资金近6亿元。组织193家企业纳入国家及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117家企业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122家企业纳入市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对接市税务局、金融局及金融机构,推动专项贷款、贷款贴息及税收等政策及时落地见效。

        (二)减轻企业负担。全年累计减免企业各项税费超过50亿元,减免社会保险费36.77亿元。

        (三)开展“四项对接”。2020年全市共举办“四项对接”活动106场,征集发布933家企业融资需求390.2亿元,落实657笔共计257.8亿元银行贷款。会同市人社局开展“重点工业企业春风行动招聘周”,依托“智联招聘”举办工业企业“强信心稳增长”网上招聘月活动,发布160家重点企业用工需求2万余个。组织14家重点工业企业与市重点项目、政府投资工程开展精准产销对接活动,举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供需对接会、“郑好有”制造业系列产销对接、建材、食品行业产销对接会等活动66场,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企业销路。

    (四)提升企业家素质。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建立培养名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考察活动。加强企业家素质提升,先后举办郑州企业家大讲堂11场,累计参会企业家4000人次。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举办郑州企业家专题培训班9期,通过学习经典案例、考察先进典型,提高企业家把握大势、创新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实施青年企业家成长计划,突出培养新生代企业家,实行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导师制”,选择著名企业家担任导师,探索“以企业家培养企业家”的新模式。

    三、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推进调结构、促转型、扩增量、强主体等重点工作,积极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强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健全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工业用地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年度推进专案、绩效考核方案,强力推动实施。二是提升产业能级。围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绘制“四个图谱”,实施“四个一”推进机制,做实“链长制”,打造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共建产业链金融平台,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三是压减落后产能。持续推进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大力实施“亩均效益”创新引领、领跑者、提升三大行动,推动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全市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保持8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稳定在30%以上,高耗能产业降至26%以下。

    (二)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一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稳定富士康手机产能,加快建设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推动长城、浪潮、紫光信创计算机整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信创产业;加快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建设,塑造全球传感器产业的“郑州”符号;推动华锐光电、芯证、合晶硅材料等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拓展一批5G应用场景,重点推进实施好2021年度139个5G项目,5G 基站数量达到2.4万个;全力支持中原科技城、金水科教园区、鲲鹏软件小镇等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特色软件名园,积极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二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实施1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为全市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入户诊断服务,形成3个行业方向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培育省级智能工厂(车间)15家,持续实施“万企上云接链”行动,实现上云企业突破4万家,接链企业突破5000家;加快工业互联网推广应用,构建以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培育2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并试运行,汇聚国内知名服务商30家;促进融合创新发展,推动300家企业实施两化融合贯标对标,培育省级以上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服务型制造示范各15家。

    (三)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大力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对接大连理工郑州研究院、哈工大郑州创新研究院等大院名所,制造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保持在50%以上。二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紧盯80家引领型龙头企业,加强服务,强化保障,新增百亿级企业1-2家。研究出台支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做大做强政策,推动培育2000家“三高”企业实现高速成长和高质量发展。引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三是加强人才支撑。发挥“黄河人才计划”系列政策优势,深入实施重点产业人才支撑计划、企业家领航计划和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新培育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700名,选树200名领军型和成长型企业家。实施“十万码农”培养计划,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强化金融支持。积极落实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发挥15亿元应急周转资金和风险资金池作用,建立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共享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制造业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