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狠抓“三提五保两规划”全力保障“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 索引号:005283492/2021-00196
  • 发布机构:区教育局
  • 关键词:热点回应
  • 成文日期:2021-10-13
  • 发布日期:2021-10-13
  • 上街区狠抓“三提五保两规划”全力保障“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上街区结合区域实际,聚焦作业改革、课堂质量、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四个重点,精准实施“三提工程”,坚持“五重保障”,抓实“两个规范”,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一、实施“三提工程”,推动课业负担“减下来”

    一是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在课堂质量上下功夫,要求教研员、校长、书记、班主任等要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和学生的需求,根据需求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每一节课的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学足学得充实。依托教育信息化2.0工程,通过“学在郑州”在线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用共享。

    二是作业设计“提档升级”。召开全区中小学分管校长会议,通过分享课堂增效、作业提质等优秀经验,推动课堂和作业两项变革。全区中小学均建立作业布置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细则,严格落实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等要求。作业时长控制学校全部达标,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和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学校达到100%;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考试次数符合规定要求数均为100%。

    三是课后服务“提标扩面”。全面优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暑期托管服务供给,采用“社团 课程”服务方式,邀请家长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参与服务,并与社区社团、少年宫活动有机结合,推动课后服务多元发展。从2020年9月起,我区3所初中、9所小学已在全市率先实现两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校全覆盖,所有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全区学校参与课后服务教师1120人,从学科辅助、综合实践、艺术素养、健康教育、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劳动教育等7个方面,开发课后服务课程200余项,受益学生1.6万人。本学期各校已经根据上级“双减”文件精神要求,优化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严格落实课后托管服务“5 2”机制,即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

    二、坚持“五重保障”,推动育人方式“活起来”

    一是专班联动“保统筹”。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晨阳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副区长夏利东担任,成员由区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城管局、消防救援大队及各镇办单位负责人构成。领导小组下设减轻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两个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综合推进,保障专班有效运转。双减工作开始以来,召开教育系统“双减”专题工作会议3次,全区“双减”专题工作会议1次,深入学校、培训机构调研5次。

    二是合力育人“保发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加强名师工作室、家长学校建设,组建校级、班级、年级三级家委会,引导家长科学育儿。推行全员育人制度,健全教师全参与、学生全覆盖的工作机制,开创“学生离校不离教、校内校外有人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局面。

    三是教学改革“保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深化五育并举,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学评教”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是提高服务“保落实”。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优化午餐供餐服务,完善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一个不少”。深化“一次办好”等便民服务改革,提升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认同感”。

    五是优化队伍“保稳定”。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职称晋升等改革,彻底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均衡调配师资力量,强化教师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三、抓实“两个规范”,推动监督管理“严起来”

    一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印发《上街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的通知》,规范“减负”举措。规范作业管理。通过有效作业设计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和作业难度。规范手机管理。明确手机带入学校的条件等内容,完善公用电话设置和使用规范,为学生及时联系家长提供便利。规范睡眠管理。睡眠管理方面,从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等七个方面入手,科学规范学生作息制度,保障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规范体质健康管理。开齐开足开好体育健康课程,加强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逐步完善“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规范课外读物管理。组织开展教材、教辅、读物排查,向家长公开推荐读物目录,加强读物监管。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的推荐原则,严格把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智培慧的基本标准,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二是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一方面,先后出台《上街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民办学校资金监管办法》《上街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净化招生生态 抵制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勾连牟利问题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建立相关检查制度、整改措施和问责机制。另一方面,联合教育、民政、市场监管、公安、人社、住建、城管、消防救援等部门及镇办,面向全区各类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治理行动。重点关注培训机构的安全管理、疫情防控、培训时间、运营资质、教师资格、广告宣传等内容开展全面检查。清查出具备教师资格人员158人,无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无在职教师参加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无违反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问题;注销学科类培训机构3家;取缔16家与学科类相关的无证机构。目前,我区群众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4%(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实现零投诉。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