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卫、韩迎旭、李西中、李庆成代表:
您提出的 “ 关于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 的建议收悉。针对提出的问题,结合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坚持高位推动,领导重视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任成员的登封市医疗健康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登封市人民医院牵头,市妇幼保健院、12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17家村卫生室组成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委派政协副主席兼任总医院书记。
2.加强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到位。制定了《登封市医疗健康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和《登封市关于支持医共体建设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文件。按照“七个统一”原则,总医院制定了医共体内人员、财务、绩效考核、药品耗材等管理办法,医共体建设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3.健全工作机制,运行监管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事项,研究拟定了《医共体章程》和《登封市卫健委与市总医院权责清单》,明确了市卫健委、总医院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总医院内部实施扁平化、垂直化管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转变工作职能,职责夯实到位。
4.打响提质升级战,发挥牵头医院作用。登封市人民医院先后被批准为“三级医院胸痛中心”“三级医院卒中中 心 ”“三级医院创伤中心”建设达标单位,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电子病历系统通过省卫健委5级现场评审,2020年晋级公立三级综合医院。
医共体建设工作得到了郑州市卫健委的充分肯定, 16家主流媒体对我市医共体建设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河南省电视台改革栏目报道了我市医共体建设经验;我市在郑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以及郑州市医政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河南省推荐我市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能力建设项目单位,给予20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
1.加强我市疾控队伍建设。市编委会结合我市疾控工作实际需要对市疾控中心增加财政全供事业编制28名,并在卫健系统内调剂39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疾控队伍中;
2.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约100万元对中心PCR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配备核酸检测设备,达到核酸检测能力;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我市共投资276余万元建设了应急洗消站,组建“五位一体”流调溯源队伍,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3.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全市 4家二级医院规范设置发热门诊, 16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发热 门诊、发热哨点均已投入使用。 成立 17个督导组对全市5个二级医疗机构和16个 基层医疗机构 的闭环管理、预检分诊、院内交叉感染、政策落实等 138项工作进行督查, 并对督查结果进行排名排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医共体建设工作方面。 制订 “123456”医共体工作规划,持续推进医共体内涵建设。围绕“建成全省医共体先进示范单位”的1个目标;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松散型、粗放型向一体化、规范化、同质化的2个管理转变;打造医疗、管理、服务3大品牌;建成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分级诊疗、急危重症救治、重大疫情防控及救治4个体系;突出5个中心卫生院建设,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建立标准急救站,形成15分钟急救圈;强化党建工作制度、运行管理制度、业务技术帮扶制度、财务监管制度、医保监管制度、考核奖惩制度6项制度,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
(二)健康宣教工作方面。 一是将健康促进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结合起来。健康教育工作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健康教育 “五进”活动,指导相关企业、学校、医院等打造健康教育阵地。在重点场所,如车站、市场、小区等人群密集地设置宣传版面。二是将健康促进与慢性病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把健康素养促进融入到示范餐厅、示范食堂、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公园等建设工作中,通过慢性病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健康素养。三是将健康促进与家庭签约结合起来。家庭签约服务不但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还要通过健康素养提高“治未病”,健康素养促进提高老百姓家庭签约的依赖性。
(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方面。 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与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完善临床与公共卫生专业标准体系和操作规范,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促进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2021年力争3家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
(四)在人才建设方面。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现有人才培训,市总医院要制定医务人员培训计划,重点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鼓励市人民医院专家、骨干下沉一线到基层锻炼,加大医务人员的招录。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医务人员;
(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 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依托市总医院现有信息化平台,以标准化改造、信息 互联互通为手段,实现医共体内患者信息的整合,真正实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