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郑市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把握 “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定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经济平稳运行,第二产业贡献最大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58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比2019年1-9月份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8亿元,增长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下拉经济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9.1亿元,增长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6%,拉动经济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亿元,增长4.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拉动经济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为3.6:41.0:55.4。
(二)工业运行平稳,新兴行业快速增长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0%,比上半年回落8.5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国家、郑州市2.8个、5.7个百分点,高于省1.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六县(市)第2位;比2019年1-9月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8.5%。
1.近八成行业实现正增长。 1-9月,预计规模以上工业29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4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预计增长40.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9.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专用设备制造业预计增长42.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2.8%,六个行业预计共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4个百分点。
2.新兴行业快速发展。 1-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
3.中小型企业仍是中坚力量。 全市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 27.5%,增长25.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44.9%,增长0.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个百分。
(三)投资增速低位运行,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7亿元,同比下降0.6%,分别低于国家、省6个、5.7个百分点,高于郑州市0.9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六县(市)第4位;比2019年1-9月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5.6%。
从三次产业看, 1-9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9%,占总投资的比重0.6%;第二产业(工业)投资增长47.7%,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5.6%,占比较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4%,占总投资的比重为83.8%。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9%,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为65.9%,占比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
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1.8亿元,同比增长12.0%,低于国家4.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省、郑州市0.9个、1.9个百分点 ,增速位居六县(市)第 1位 ;比 2019年增长7.4%,两年平均增速3.6%。
分行业看, 1-9月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8.0亿元,同比增长16.4%;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4.9亿元,同比增长22.6%;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1.0%;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亿元,同比增长26.9%。
分商品类别看, 1-9月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平稳,如限上单位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6.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3.6%;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如限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0.5%。
(五)财政收入两年增幅维持正增长
1-9月,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03亿元,下降5.82%;比2019年1-9月增长0.02%,两年平均增长0.01% 。
(六)金融机构存贷款平稳增长
截至 9月末, 全市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754.3亿元,比年初增长2.2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93.2亿元,比年初增长6.67%。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低于国家、省和郑州市平均水平,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 GDP两年平均增速仅为4.5%,仍未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且今年经济运行整体形势为高开低走,第四季度增长压力较大。 二是 经济结构不优 ,反映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工业、投资等行业结构指标均低于郑州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行业。 三是 行业发展不均衡,从经济内部看,支撑 GDP的行业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相差较大;从县市对比看,支撑第三产业的批发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中的部分行业发展较为缓慢。
(二)投资增长乏力
一是 受疫情和国内国际大环境影响,在建项目受企业投资预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 二是 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为 55.3%,但 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 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9%,拖累全市总投资增长 。
(三)消费市场仍然未实现全部复苏
一是 疫情影响住宿餐饮业复苏。受疫情防控影响,旅游业尚未完全恢复、婚宴等人群聚集活动受限,住宿餐饮业的客流量大幅下降,经营秩序尚未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是 网购分流本地居民购买力。疫情期间,大多数人更倾向于网络购物、外卖配送、远程办公等 “线上经济”,网络消费进一步分流了全市居民的购买力。
四、下步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
一是 深入践行脚步丈量工作法, 持续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实地调研和分类指导,不断 强化对监测数据分析的精度和深度, 着力提高对全年经济运行预判精准性, 有针对性地调整经济运行措施, 有效支撑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 加大对经济运行督导考核力度,严格落实 “日督查、周通报、月总结”督查工作机制,并通过季度“擂台赛”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调动各级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二) 进一步加强 “四上”企业入库
一是 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住建、房管等部门沟通,定期收集企业基本信息、纳税平台数据,筛选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督促其尽快入库; 二是 强化 “四上”企业临界点监测,积极培育壮大临界企业,抢抓年底“四上”企业入库关键期,做到应入尽入。
(三)进一步加大重点企业帮扶引导力度
扎实开展 “万人助万企”活动,加大帮扶引导力度,着力解决企业在“签、批、建、产”各个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 强化要素保障,针对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用气、用电紧张和环保限产等问题,严格对照 “亩均论英雄”工作方案,对重点骨干企业、评价为A类的企业和环保措施到位的企业,要在气电保障、环保政策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企业达产、满产。 二是 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深入落实好省、郑州市促消费相关活动,促进市场消费增长。积极谋划组织食品等行业产销对接会,努力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 三是 鼓励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企业上项目、扩产能。
( 四 ) 进一步 加大招商力度,提高招商实效
深入贯彻 “南动”发展战略,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招商重点,充分发挥战新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持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着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切实提升招商引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