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切实强化数字产业赋能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郑州市贯彻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转型政策支持。牢固树立数字化转型战略全局观,按照省委书记楼阳生关于进一步深化实化具体化《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工作方案》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深入开展“三标”活动,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数字城市标杆。二是强化资金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2019〕20号),设立1亿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首批1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助力数字产业快速发展。三是发力数字基建,夯实转型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全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四是建设城市大脑,全面优政惠民兴业。将城市大脑建设作为“优政、惠民、兴业”的强大引擎,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城市竞争新优势。五是创新治理模式,推动网格化基层治理。提出建设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7 N”工作体系,划分三级网格,形成电子网格“一张图”,建设“人、地、物、事、情、组织”六要素数据库,依托“郑政钉”APP上线数字化网格工作台,在全市打造试点、推广应用。六是主攻智能制造,加速产业转型步伐。郑州市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施“三大行动”,以数字化转型带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七是聚焦一号产业,壮大数字经济规模。郑州市大力培育电子信息、软件、网络安全等特色优势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40%。八是组建数智科技集团,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郑州数智科技集团与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电子等相关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引进一批优势战略投资者,优化国资、民资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
二、郑州市推动数字产业赋能基本情况
一是建立数字化转型战略数据库。印发《关于建立数字化转型战略项目库企业库园区库的通知》,启动建立市数字化转型项目库和企业库园区库,为我市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实施数字化改造行动。对1354家企业实施线上和线下诊断;发布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引导行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实施138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3个;高新区、经开区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三是实施工业互联网行动。谋划建设全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新增3个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建设,打造支撑我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一站式赋能体系。四是实施上云上平台行动。落实《郑州市推进企业上云实施指南》,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主导产业,提升资源池供给能力和水平,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的上云需求。新增上云企业10852家,全市上云企业累计超过6.2万家,占全省近1/3。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贯彻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方面
一是构筑面向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全市一体化数字基础底座,建设政务网、物联网、视联网三网融合的智能感知网络。二是全面提升网格化数字社会治理能力。初步构建市县一体、直达网格的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三是建设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样板市。构建权责清晰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规则和组织体系,实现数据要素市场规范有序发展。四是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达到国内领先。构建完善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 “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体系全面覆盖,全市“网格化、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治理模式构建完成。五是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持续深化,产业数字化纵深推进,重点推进郑州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我市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六是实施数字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加强与域内大学和高职院校合作,大规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数字人才,形成多层次人才梯队。七是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化转型创新高地。以中原科技城为载体,依托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体系,高质量打造一批支撑数字化转型高能级创新发展平台为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推动数字产业赋能方面
实施数字赋能工程,一是推进新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IPv6规模化部署。推动国家超算、联通、移动等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推进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二是实施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以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为基础,制定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加快形成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不断提升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覆盖。三是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形成一批工业APP和解决方案,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建设,形成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服务体系、应用创新体系。四是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工程。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系统性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体系,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