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的实施意见

  • 索引号:747445745/2024-00015
  • 发布机构: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关键词:十大保护,组团工程,全国重地战略,实施意见
  • 成文日期:2023-12-29
  • 发布日期:2024-01-12
  • 体裁:意见
  • 文号:郑政办〔2023〕54号
  •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的实施意见 郑政办〔2023〕54号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的意见〉的通知》(郑办〔2023〕11号),为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落地见效,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两个结合”,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思想认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新时代文物工作22字方针,加强文物资源系统保护,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理论、实践与方法,促进全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好郑州都市圈、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郑州在省会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文化遗产产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二、工作目标

    (一)落实国家、省、市文化战略指引

    以我市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为基础,以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解读郑州何以作为中华文明“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原代表,宣传好郑州何以成为黄河文化主地标和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载体,阐释好郑州体现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打造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战略品牌,以“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为支撑,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为总纲,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二)助力文旅文创融合

    以古都郑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素材,以“大遗址保护+遗址公园+文旅文创综合体”为主要保护利用形式,搭建郑州具有时代性的新型遗产活化空间,赋能全市文旅文创融合,带动文化遗产周边业态、产能升级,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赋能乡村振兴建设

    以优秀乡土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保护展示为主线,促进美丽乡村提升和传统村落保护,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乘数效应,构建郑州在落实乡村振兴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服务城市更新大局

    以优秀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展示利用赋能城市更新战略提质增效,推进古都郑州城市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整体提升,不断提升郑州城市高品质、宜居性、美誉度、影响力,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重点任务

    以最新的国家项目投资审批政策为指引,立足文物保护不同项目基础条件,重点围绕东亚现代人起源、中国农业文明起源、河洛古国、丝绸之源、创世王都、早期商都、两周列国、汉代冶铁、隋唐大运河和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青花瓷故乡、红色文化、近现代优秀遗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名人名居等国际、国内知名文化专题,以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考古活化场景、文旅文创综合体为保护利用活化主要形式,谋划建设郑州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见附件1)。

    “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按照项目库、储备库、种子库三库形式实施分级管理、动态更新。项目建设资金以国家、省级资金投入为主,地方配套补充为辅,尤其紧跟国家最新投资政策,积极争取债券财税金融支持资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参与,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一)以项目库引领重大项目落地见效

    项目库项目共18个,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正在实施,需要加快推进建设,争取尽快建成开放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项目。二是已获得政府立项,需要加快推进落地见效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项目。三是已经建成,需升级改造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项目(见附件2)。纳入项目库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项目,要在近期内加快推进,早见成效。

    (二)以储备库培育重大项目推动实施

    储备库项目共18个,是指已经完成文物保护规划、遗址公园规划、文旅文创融合综合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基础条件,具备进一步推动立项工作的项目(见附件3)。纳入储备库的项目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条件,推动项目立项工作,为进入项目实际建设奠定基础。

    (三)以种子库夯实重大项目储备底数

    种子库是储备库和项目库的基础储备。种子库项目共14个,是指我市价值重要、具有展示利用潜力,能够支撑打造郑州地区展示十多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不可移动文物,具备开展保护展示利用工程条件的项目(见附件4)。

    项目库、储备库、种子库的谋划是我市深化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争取国家、省级“专精特新”等重大专项资金,灵活争取融资融债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重要措施。实施过程中,项目库、储备库、种子库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

    四、实施步骤

    “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实施阶段化管理,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

    1.完成列入项目库并且具有一定引领性的正在实施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汴河遗址公园、北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郑州商城中轴线项目一期、书院街遗址公园文旅文创商业综合体、东赵遗址公园等相关重要文物保护展示利用项目建设,建成一处,开放一处,即时服务社会,奠定郑州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基本格局。

    2.储备库项目尽快完成立项,纳入项目库。推动条件成熟项目开工建设。

    3.完善种子库项目基础条件后纳入储备库。

    (二)第二阶段(2026年1月至2027年6月)

    1.完成项目库苑陵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西山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小双桥考古遗址公园、双槐树考古遗址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并对社会开放。

    2.进一步培育储备库项目,条件成熟后尽快立项。

    3.继续对种子库项目进行遴选,完善基础条件后纳入储备库或项目库管理。

    (三)第三阶段(2027年7月至2028年12月)

    1.争取完成首期纳入项目库的三分之二以上项目建成并对社会开放。

    2.重大考古新发现、纳入国家战略的新增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库推动实施。

    3.基本完成“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谋划的战略目标,以全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郑州都市圈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效应初步显现。

    根据考古发掘、土地规划、国家经费支持政策等具体情况,各阶段项目应适当调整。

    五、保障措施

    统筹做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建设工作,健全完善郑州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协调机制,推进工作落实。

    (一)明确职责、压实责任

    “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以市级统筹、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为主。根据项目重要性,市、县两级实施主体按需调整,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协调,财政、发展改革、资源规划、城建、文物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职责对项目立项、选址、规划审批事项优先支持办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二)建立机制、抓好落实

    建立周报和例会工作制度。各项目进度实施周报,每周将工作进展、存在问题、下步谋划等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市文物局。每月对项目进展进行调度,统筹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土地性质、文保级别、规划协调等重点问题,加强制度创新。

    (三)多元投资、政府引领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落实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和引导基金,利用好融资融债政策。

    (四)强化考核、确保成效

    将郑州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各项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范畴。依据年度工作任务,制定绩效考核目标,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压实责任,推动目标落地落实。

    (五)立足实践、加强创新

    鼓励各地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规划、土地相关部门协调发展、相互融合的经验并及时推广。


    附件: 1. 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基础情况一览表

    2. 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项目库

    3. 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储备库

    4. 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种子库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2月29日

    附件
  • 1.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基础情况一览表.pdf
  • 2.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项目库.pdf
  • 3.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储备库.pdf
  • 4.郑州市文化遗产“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种子库.pdf
  • 相关信息
  • 《关于推进十大保护展示利用组团工程支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战略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