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老旧管网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郑州市纬五路作为1954年省会搬迁后最早规划发展的区域之一,地下自来水管网“超期服役”问题突出,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隐患。
面对这一城市更新中的难点堵点,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在党建引领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这条老旧管网重焕生机,为城市生命线改造注入强劲新活力。
党建领航
凝聚改造“最大公约数”
自来水老旧管网改造工作复杂且涉及面广,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了凝聚各方力量,市城管局以党建引领激活管网改造的“红色动能”。
专门成立由自来水公司牵头,街道、社区共同组成的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成为推进改造工作的坚强“红色堡垒”。党支部成员深入社区,利用宣传栏、社区微信群等多种平台,广泛向居民宣传管网老旧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让居民们清楚地认识到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临时党支部还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兼顾工程效率和便民利民,加快工程改造进度,打通了与市民沟通的连心桥,凝聚起推进自来水老旧管网改造的最大共识,为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统筹规划
绘制科学“施工路线图”
要确保改造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必不可少。市城管局强化统筹协调,为自来水管网改造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多次组织公安、市政、属地职能部门召开改造工作部署会,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项目谋划的合理性,加快推动管网改造项目落地。
施工安排上,按照“先急后缓、统筹推进”的原则,以花园路为界分阶段实施。2024年,采取晚上施工,白天保通的方案,先行开展花园路以东至未来路路段施工;2025年,抢抓纬五路一小、省实验幼儿园等学校暑期放假的有利时段,24小时不停工推进花园路以西至经八路路段施工,确保工程在开学前完工,既不堵路,更不堵学子家长的心。这种精细化的规划,让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交通和群众生活的影响。
创新模式
跑出民生“加速度”
为了加快改造进度,让群众早日享受到改造成果,市城管局在工作模式上不断创新,打通了管网改造的“高速路”。
工程采取“分段施工、压茬推进、快进快出”的模式,主管网铺设完工一段、混凝土同步浇筑一段、沥青面层压实一段、围挡立即撤离一段,整个工程工艺形成了一条高效的“民心工程”流水线。
与传统工艺相比,这种创新模式能够有效节省约20天工期。工程完工后,地下的安全隐患得到消除,让老百姓住得更放心;地面早日恢复原貌,让老百姓出行更畅心,真正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双赢。
目前,纬五路(花园路-东明路)段给水改造消隐工程已圆满完成。纬五路(花园路-经七路)段DN500管道改造工程(设计长度862米)已于7月12日晚正式进场施工,重点路段将于8月20日前完工撤场。市城管局以党建为引领,践行“百姓城管、服务百姓”理念,通过精细规划和模式创新,在纬五路老旧管网改造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城市生命线改造提供了宝贵的 “郑州经验”,也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