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文机关 周口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2-08-02
发文字号 周政 〔2012〕 44号 发布日期 2012-08-16

周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周政 2012〕 4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八月二日  

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根据《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周发〔2012〕12号),各产业集聚区要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根据产业集聚区现有产业基础和其他外部条件,确定1-2个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提升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为此,特制订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开放带动、错位发展、龙头培育、集群集聚、环境优化”五大战略,全市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化工、医药、轻工七大主导产业,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尽快形成产业的规模优势,引领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协作配套,支持自主创新,培育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努力打造周口经济发展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规划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7个主导产业预期实现营业收入1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5%左右,占集聚区营业收入的70%左右;实现税收55亿元,年均增长22%左右,占集聚区税收的60%左右;就业人口60万人左右。形成主导产业布局清晰、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集群效益突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在各产业集聚区申报的基础上,经实地考察并多方论证,确定各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

周口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食品业和装备制造业;           

郸城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化工业和医药业;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食品业和纺织服装业;

沈丘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食品业和机械电子业;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项城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食品业和医药业;

扶沟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和装备制造业;

淮阳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塑料制品加工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

周口市川汇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轻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商水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业和食品业;

西华县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食品业和电子业。

三、推进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严格组织实施。各产业集聚区要根据确定的主导产业,科学论证,结合本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高水平编制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今后一段时期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区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开发建设,明确功能定位,杜绝项目乱摆乱放,盲目引进,确保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产业集聚区围绕确定的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解决产业层次低、项目规模小、布局分散问题,增强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同时围绕主导产业链条开展针对性招商,引导产业基础薄弱的产业集聚区通过承接产业链式转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无中生有”;推动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针对薄弱环节引进项目,弥补“短板”,加快拓展提升;推动有产业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引进下游加工和关联配套企业,延伸链条,扩大优势。加强与央企、外企和行业知名企业的对接,强化跟踪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市、县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要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专题招商。

三是统筹协调,要素资源优先向主导产业配置。资金、土地、环保、水、电等资源优先向主导产业配置。加强项目布局引导,不符合主导产业的项目不再申报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布局的统一协调,加快建立项目部门会商和联审联批机制,综合运用项目准入、要素配置、税收分成、统一考核等手段,统筹推动同类和关联项目按照主导产业集中布局建设。将投资5亿元以上的主导产业项目申报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2亿元和1亿元以上的项目,分别纳入市、县重点项目管理,强化跟踪协调服务,明确责任目标,加快项目进度。

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助推产业发展。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对符合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撬动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投入。完善产业集聚区的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提高集聚区产业承载力。

六是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能。按照“两转两提”的要求,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全面落实市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项目推进制度、项目联审联批制度,重点解决项目在引进、审批、建设、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落实好服务承诺、岗位责任、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