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2014-08-05
发文字号 周政 〔2014〕 31号 发布日期 2014-09-10

周口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周政 2014〕 3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气象事业是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豫政〔2013〕63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气象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创新机制体制为动力,按照“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要求,加强“四个一流”(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气象台站建设,着力推进现代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体系、人才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不断增强气象事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总体布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着力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的服务体系和机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对气象现代化的需求,统筹城乡一体化业务布局,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全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和广覆盖、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县、乡、村四级气象服务体系。围绕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完善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报及服务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建立与新型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体系相适应的气象事业结构;增强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和履行社会管理能力,提升气象事业整体实力。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功能先进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布局科学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气象防灾减灾、气象为农服务、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气象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建成与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省气象部门领先行列。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现代化

1.加快立体化、高覆盖、全天候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依据我市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特点,建立优化完善气象雷达、气象卫星接收、自动气象站、移动应急气象等监测系统。加快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建设步伐,配置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设备,加强对各类农作物长势和田间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提升雾霾、雷电等环境气象监测能力。建立部门间气象观测站网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将交通、旅游、能源、水利、林业、环境等各类专业气象探测设施纳入气象综合观测网总体布局。

1)加快气象观测网建设。在中小河流域、天气关键区、气象服务重点区等区域,加密布设自动雨量站、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和大气电场等设备,完善雷达监测系统,最终建成重点防治区间距达到5公里、其他防治区间距8-10公里的气象监测网络,实现对重要区域主要气象灾害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性连续监测。完善城区大气成分观测网,逐步配备能见度仪、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加快开展温室气体和气溶胶观测,加强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城市内涝等城市气象灾害监测。建立气象灾害移动应急调查系统,提升移动气象观测系统业务服务能力;健全气象灾害自动观测网络,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2)完善农业、交通、旅游及其它专业气象观测网。在原有观测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周口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建设要求,在高标准粮田示范方内建设9个高标准粮食作物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建设4-8个经济作物、温室大棚等特色农业气象观测站,新建10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和农业气象遥感观测业务,建设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系统。在城市主干道、铁路网公路网重要地段规划建设交通安全气象观测网,开展大雾、大风、强降水、雨雪、低温冰冻、高温等主要交通气象灾害观测。在太昊陵等主要旅游景区布设旅游气象观测设施,开展旅游气象服务。

2.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和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视频会商系统与县级政府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进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为气象装备保障提供有益补充。

3.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依法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城乡规划,制定专项保护规划,保证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县级政府要吸纳气象管理机构为当地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对遭受破坏的探测环境要限期整改,力争在5年内使全市探测环境达标率达到100%。

(二)加快推进气象预报预测体系现代化

1.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度。开展城市、乡镇及重点区域精细化天气预报,强化分灾种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建设,建立市级气象灾害信息监测预警中心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灾害性天气分区预警准确率和预警时效。到2020年,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75%、77%,灾害性天气预警时效提高到30分钟及以上,30天内天气过程预测准确率达到75%。

2.加强现代气象预报系统建设。以数值预报产品和多种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为基础,不断完善天气、气候预测预报系统。突出防灾重点,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开展空间分辨率精细化到乡镇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开展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分析业务,提高农用天气预报水平;根据需求,加强火险气象等级预报、航空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和以雾霾监测预警、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空气质量预报为重点的环境气象等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

(三)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化

1.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不断丰富灾害性天气观测、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影响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公众气象服务、气象为城市运行服务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列入当地政府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政府部门及有关公共服务机构要按照各自职责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重点领域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统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和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气象设施建设。加强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促进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雷电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认证工作。提升水利、林业、交通、环境、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能力和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到2020年,对全市18个标准化地面作业点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调整和完善时要统筹农技推广区域站、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等资源,逐步更新地面作业装备,全市新增10-12部新型火箭发射架、8-10部火箭发射牵引车,建立到站点的全市人影作业指挥系统,不断提高地面作业装备机动能力、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能及服务效益;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作业空域申报审批系统和作业站点视频监控系统,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分析系统,提高作业指挥能力、作业效果分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3.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分灾种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社会应急联动响应机制。结合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综合减灾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重点单位气象安全员的重要作用。各县(市、区)要加强对气象信息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为其配置必要的装备,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4.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传播网络。加强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媒体、通信企业和社会单位要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绿色通道”和气象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机制。加快推进中国气象频道在市、县落地,统筹推进学校、医院、机场、车站、旅游景点、建设工地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以及农村社区气象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创新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不断提高气象信息覆盖率和时效性。到2015年,全市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到2020年,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四)强化气象现代化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推进基层气象“一流台站”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环境是一流气象台站的标准。一流的气象台站是确保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签署的合作协议、河南省气象局关于全省基层气象“一流台站”建设的标准要求,我市西华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占地面积不少于40亩,其他国家气象观测站占地面积不少于30亩。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气象“一流台站”建设,切实将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加强组织,加大投入,强化建设,争取3到5年之内,全市所有气象台站全部建成现代化的“一流台站”。

2.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将气象科技工作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项目研究计划,加强市级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强对流天气预警、短期气候预测和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农业气象和卫星遥感、雷电灾害预警与防护、人工影响天气、公共气象服务等气象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气象科学技术水平。加强与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充分利用各自的人才与资源优势,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效益。

3.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岗位设置,制定完善有利于气象服务、预报、观测等领域学科带头人、骨干人才和基层一线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措施。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将气象干部纳入组织人事部门培养计划,将基层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安全员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参与重大业务科研和服务项目以及进修访问、学术交流、岗位练兵等途径,不断提升业务人员队伍素质。

4.大力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各县(市、区)要组织实施《河南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20年)》,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行动计划纲要,列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教育等资源,依托天气雷达、科普场馆、文化场所、气象台站等建设气象科普平台或展区。积极开展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等气象宣传活动,推动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广场等,增强社会公众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气象现代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各县(市、区)要成立气象现代化领导小组,由气象、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水利、安全监管、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部门组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的立项、指导和督办。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配套资金,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城乡规划部门要做好基层气象“一流台站”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规划审批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气象新建扩建项目用地的报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做好项目审批等工作;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要协助气象部门做好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气象部门和保险机构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气象部门要与环保部门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大气环境评价,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发展改革、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建立联审联批制度,将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纳入建设工程审批流程。要进一步健全军队、公安、安全监管、气象等部门紧密协作的弹药储运机制,做好人工增雨炮弹及火箭弹的运输和保管工作。

(三)建立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安排财政预算时统筹考虑,并且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逐步加大对气象现代化的投入,为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等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气象部门要积极争取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四)抓好气象现代化项目建设。围绕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和争取项目。“十二五”期间,以周口高标准粮田建设和生态改善需要为重点,推进周口市人工增雨标准化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工程,高标准良田农业气象保障工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御工程、县级气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以基层气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高起点、高质量、全面打造 “四个一流”气象台站。

(五)加强气象法制和标准建设。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严格实施各项气象行政许可制度,强化气象工作的社会管理职能,实现气象行政审批进驻当地行政审批大厅,纳入审批流程,参加联审联办。要将气象部门纳入当地安全生产委员会,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准备监督检查、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预报预警统一发布、行业气象管理等社会管理。推进气象灾害等级、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和防雷安全等地方气象标准建设。

(六)全面推进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建立与气象现代化体系相适应、与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需求相匹配的新型事业结构,以加强气象社会管理、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业务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落实人员,采取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或者设立公益岗位等方式,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为农服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管理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气象机构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要明确基层气象服务机构、人员,完善政策,不断夯实基层气象服务组织基础。

                         2014年8月5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