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旅强市点亮“诗和远方”——全市文化旅游大会精神解读

文化与旅游密不可分,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该是文化和旅游的最好注解。

周口大地,文化璀璨,源远流长。昔日,位居三皇之首的伏羲带领族人定都宛丘;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尝百草、艺五谷;道家鼻祖老子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 历史的文脉为周口旅游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8月26日召开的全市文化旅游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和部署要求,对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进行全面擘画和系统部署。

责任所系 发展所需 民生所盼

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周口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周口城市软实力的突出优势,渗透到周口每一个角落。

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周口黄泛区是特殊的黄河文化现象,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黄河文化血脉相承,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是共和国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周口文化,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努力为全省文化旅游发展作出周口贡献——这是周口坚定文化自信、彰显特色优势的发展之需,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文化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研究表明,与文化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有近20个,间接相关的产业达90余个;文化旅游业每投资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5元的投资;文化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

文化旅游业还是高度开放的产业,我市提出要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体现的就是文化的底蕴,开放的气度,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开放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也是加快建设魅力中原港城的现实需要。 

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实“六稳”“六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不仅有利于拉动全产业链消费升级,稳定经济运行,也将有力带动三产、优化二产、提升一产,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从群众视角来看,文化和旅游是高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果,必将使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精准点题 理念破题 创新解题

文旅融合铺就“诗和远方”之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文化周口”建设,各地各部门在挖掘文化资源、整合旅游要素、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据统计,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3205万人次,增长13.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亿元,增长13.9%。 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00多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2家。总投22.4亿元的市森林野生动物园项目大头落地,建业集团将斥资500亿元打造关帝庙文化旅游开发、淮阳古城风貌再现、建业绿色基地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还谋划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项目。全市乡村旅游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2个、休闲观光园区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3个。

然而,对比省内外知名旅游城市,虽然我市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线长,但成体系、上档次的景区景点偏少,游客体验度不高,“满城文化”还没有实现有效破题,文化旅游业仍然处在观光旅游和“门票经济”阶段。总的来说,我市文化旅游发展在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策划运作、服务水平、体制机制方面亟待提升。

全市文化旅游大会提出,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发展、加快转型,把握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学习借鉴与因地制宜、重点开发与区域带动、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要坚持思想驱动,深化文旅认识;坚持规划先行,放大文旅格局;坚持文化引领,丰富文旅内涵;坚持产业带动,强化文旅支撑;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文旅活力;坚持服务至上,提升文旅体验。要在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奋力绘就周口特色添彩画卷。

●关键词:优化整合资源 谋划精品线路

利用历史街区、城区公园、森林绿地、文化体育场馆、滨河休闲廊道、酒店会所等资源,建设都市休闲观光旅游区;挖掘伏羲文化、老子文化、盘古女娲创世文化、根亲文化资源,建设根祖历史文化旅游区;利用高标准农业示范区、林果园区、蔬菜生产基地等资源,建设乡村休闲体验旅游区;整合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杜岗会师纪念馆、淮太西革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区;挖掘民俗博物馆、中华槐园、叶氏庄园、袁寨古民居等蕴含的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建设民俗人文体验旅游区。

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景点景区,加快推进太昊伏羲陵文化生态旅游区、老子文化产业园区、西华盘古女娲创世文化园等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提升,谋划包装一批精品线路,大力开发独具周口特色的历史文化之旅、红色记忆之旅、田园风光之旅、休闲养生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

●关键词:打造文旅品牌 构筑大旅游格局

围绕弘扬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根亲文化、姓氏文化品牌,擦亮周口杂技、文学、书画、戏曲等文化名片,进一步扩大“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鹿邑老子祭拜大典”“太昊陵庙会”“龙湖赏荷月”等旅游节庆活动影响力、吸引力。

借助省里大力推进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建设和打造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许昌腊梅、周口荷花“五朵金花”的机遇,加强与外部合作,共同构筑大旅游格局。

●关键词:做强文旅企业 打造精品景区

做强文旅企业,一方面培育龙头,持续实施文旅骨干企业培育壮大计划;另一方面扶持小微企业,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重点推动鹿邑老子故里、淮阳太昊陵争创国家5A级景区,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创4A级景区,打造一批品质高端、声名远扬的龙头精品景区。同时,重点围绕“祖、道、根、水、农”做文章,谋划一批系统展示周口历史文化、沿河风光、风俗民情、港城风貌、田园生活的精品项目。

●关键词:优化产品供给 让周口文化可看可听可感

激发文化创意,多出奇招、多亮巧招,推出一批体现文化内涵、契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

优化产品供给,推出一批“非吃不可”的特色饮食、“非看不可”的文艺节目、“非玩不可”的娱乐项目、“非买不可”的旅游纪念品。

培育新兴业态,精心打造“旅游 ”系列业态,培育“旅游 演艺”“旅游 文博”“旅游 体育”“旅游 教育”“旅游 健康”等一系列个性化专业化旅游业态。

●关键词:深化体制改革 创新要素保障

推进重点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行“管委会 旅游开发公司”等模式。推动文旅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

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给予融资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建设。在用地方面,把文化旅游项目实际新增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 关键词:完善基础设施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持续推进市级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美术馆新馆和县级三馆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实施旅游交通畅达工程,完善城市观光旅游专线公交、旅游客运班车,建设一批旅游公路及乡村绿道。

实施文化旅游设施提升工程,让游客行得快、慢慢转、玩得好。

● 关键词:提高服务水平 让“人”成为最美的风景

严格执行景区、酒店、农家乐等服务标准,完善信息咨询、惠民便民、安全保障等服务网点,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咨询服务全覆盖。

大力推进智慧旅游,抢抓国家“新基建”布局机遇,以“一部手机游周口”为核心理念,建设智慧旅游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全面提高景区管理运营质量。年底前,全市4A级景区要全部实现在线预订、在线推送、智能导游、智能监控全覆盖。

提升文明素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持续实施文明旅游行动。

优化格局 项目带动 擦亮名片

大会印发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我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及发展目标,提出要立足“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发展战略目标,主动融入国家黄河发展战略,深度挖掘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农耕文化、根亲文化、漕运文化,努力打造“华夏文源—港城周口”“老家河南—根在周口”标志性文化品牌。

●构建“一核一轴一带五区”文化旅游格局

构建全域旅游服务核。以淮阳区、川汇区为核心,以市内交通、水系联通为支撑,以区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为依托,以酒店、商业、演艺、水上旅游等为载体,形成周口全域旅游服务核。

构建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轴。依托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关帝文化、盘古女娲文化,推动形成鹿邑、淮阳、川汇、西华历史文化游发展轴,进而东联商丘庄子故里,西接郑州、洛阳、三门峡等伏羲文化、老子文化景区,形成老庄元典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构建沙颍河生态文化旅游带。依托沙颍河丰富的水资源,优美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形成上至西华逍遥镇,直通漯河沙澧河风景区,下至项城、沈丘的沙颍河水生态文化旅游带。

构建五大特色旅游区。依托各县(市、区)文化旅游资源,发挥区位优势,连片打造特色鲜明、优势融合互补的旅游区,包括都市休闲观光旅游区、根祖历史文化旅游区、乡村休闲体验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民俗人文体验旅游区。

●实施重大文旅项目带动战略

实施老庄元典文化旅游区建设工程、水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工程、古城镇风貌再现工程、红色旅游开发工程、文旅跨界融合发展工程、乡村旅游振兴工程、黄泛区生态旅游区建设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研学旅游开发工程。

●培育夜经济 提振文旅业

以沙颍河中心城区段水上旅游为突破口,启动“周口夜八点”活动,打造旅游夜经济。争取在中心城区建成省级夜游经济集聚区,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1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典型发言

淮阳:

发挥资源优势 实现文旅强区

近年来,淮阳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型产业来培育,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进文旅项目实施,平粮台古城遗址考古成果被评为“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太昊陵风景区成功申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坚持文旅突破发展战略不动摇。围绕打造“中华朝祖圣地”“中国休闲福地”“国学文化源地”三张旅游名片发展思路,提出“把淮阳建设成河南一流、中原最佳、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实现一天看不完、两天有景看、三天不想走、白天有地方看、晚上有地方玩的文化旅游城”总体目标。二是坚持科学编制规划引领不动摇。立足实际,先后编制出台了《淮阳县文化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淮阳龙湖旅游区总体规划》,同时紧紧抓住国家文物局对口帮扶的大好机遇,在其帮助下,为淮阳科学编制《淮阳区全域旅游规划》《平粮台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等多项规划。三是坚持“一节一会”接续繁荣不动摇。重点策划“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公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大典、清风荷韵·中原廉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发展不动摇。大力实施文旅配套项目使文旅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域旅游要素持续汇聚。

下一步,淮阳将以全市文化旅游大会为契机,以太昊陵龙湖景区为打造核心,坚持发展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和业态绿色化,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鹿邑: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 加快建设文旅强县

今年以来,鹿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省文旅大会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彰显老子故里优势,大力传承弘扬老子文化,推动文旅大县向文旅强县转变。

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挖掘老子文化。县委县政府在老子文化融入黄河文化大盘子的基础上,力争将老子文化纳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积极申报老子文化为世界文化遗产。

抢抓机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旅强县动力。通过优化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创新保障机制,积极推动职能融合、人员融合,确保无缝衔接。

强化支撑,完善产业体系,不断推动文旅融合。通过深挖鹿邑特有的自然、人文、历史、地理等各类可利用资源和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不断完善文旅产业体系,最大限度地扩容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空间。

放宽格局,注重市场运作,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结合鹿邑实际,对老子文化产业园区进行顶层规划设计,择优实施,作为未来3-5年鹿邑文旅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并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把老子文化产业园区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成为以黄河文化、老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基地。

下一步,鹿邑将着力抓根亲文化、抓研学旅游、抓宣传营销,努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建业集团周口公司:

不遗余力投入周口文旅产业发展

建业对文旅融合发展的探索始于15年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重大文化工程为引领、以中原文化小镇为依托、以相关配套文旅业态为支撑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建业在周口已经成功开发的文商旅项目有建业绿色基地和鹿邑明道城项目。绿色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总投资30亿元,按照5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开发建设。项目依托历史厚重的老运河,以现代农业、老运河生态景观、建业大食堂、运河古镇等文旅业态为表现形式,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娱乐、特色美食体验为一体的目的地。绿色基地自2020年4月5日对外开放以来,总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周口建业大食堂抖音点击率超1400万,已经初步成为周口市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目前建业集团在周口正处在前期调研、策划及定位阶段的文旅项目有关帝庙文化旅游区项目、沙颍河水上精品旅游项目、淮阳古城改造项目。今年7月22日,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到周口调研,明确表示未来10年将在周口投资不低于500亿,并亲自担任周口重点项目推进小组组长。周口文化底蕴深厚,文旅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在周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业集团将全身心投入到周口文旅产业的发展中去,为周口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王艳 普淑娟 王晨 杜林波 乔小纳

http://www.zhoukou.gov.cn/Article/Index?Id=71336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