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市直有关部门: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组织开展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编制工作。本次重点组织申报、立项一批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等计划项目(指导类)。

项目主管单位请按照《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类)申报指南》,组织好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等工作。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质量,确保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类)申报、立项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编制的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类),市本级原则上不安排专项经费,鼓励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给予一定的专项财政经费支持。对配置财政资金的科技计划项目,县级科技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市直部门要做好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

 

附件:

计划申报书模板.rar

绩效考核基础表.rar


《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类)申报指南》

 

 

                         2020年12月7日

 

 

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类)申报指南

 

    此次编制的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分农业、高新、社会发展等三个领域,有科技攻关计划和创新应用专项两类项目。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一、项目领域和支持范围

(一)农业领域

1.种业创新

优质农作物、经济作物、林果、蔬菜、食用菌及畜禽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育种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及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优异种质材料创制与评价,新品种精准鉴定评价技术体系构建。

2.种植技术

节水、减药、减肥、增效生产技术,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农机农艺新品种配套技术,作物稳产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替代物料与技术,污染农田修复技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集成,病虫草害生物防治与生态治理,应对主要气象灾害的农作方式。

3.畜牧水产

优质畜禽高效快繁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畜草开发综合利用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黄河鲤等水产养殖,养殖装备、新材料研发,新型饲草饲料产品,微生物制剂,添加剂替代产品研发,非洲猪瘟等畜禽疫病防控技术,新型动物疫苗、兽药研制,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技术。

4.食品工程

面制品精深加工技术,食品安全技术,全谷物鲜食产品和专用面粉研发,茶叶加工,新型健康肉加工品研发,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食品溯源问题,地方特色食品资源开发利用,冷链食品、发酵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专用智能装备,休闲食品、功能食品的研发,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与装备。

5.农业工程

新型农机具,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粮食干燥设备,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利用,科技扶贫信息化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产品产地减损技术与装备,农产品贮运技术、工艺与装备,仓储理论与仓型设计,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

(二)高新技术领域

1.装备制造

(1)轨道交通装备。盾构机刀盘刀具、掘进精准导向、可靠性设计等关键技术及成套化盾构装备技术;高速列车及城市轨道车辆齿轮箱轴承、高性能转向架、车体轻量化、数字液压列车制动系统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集成及运营调度、车辆、节能、电源能量治理、站台设备、信号系统等技术。

(2)电力装备。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智能变电站和智能配电网、智能电网用户端成套装备技术;大规模储能系统、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和防御体系;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及高温超导输变电设备;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全过程仿真技术。

(3)矿山及工程装备。大型煤炭和露天矿综合采掘、大型粉磨、绿色水泥、余热发电、破碎筛分、油气钻采等成套装备关键技术;履带式、全路面起重机和适用于核电、航空航天、港口船舶等大吨位起重机关键技术;高性能振动搅拌机械、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高铁架桥机等工程机械关键技术。

(4)机器人。机器人专用减速器、伺服电机、轴承等核心零部件技术;人机交互、机器视觉、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及人机智能融合等技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技术。

(5)数控机床。大型、精密、高速、专用数控机床设备关键核心技术;高速大功率高刚度电主轴、多头高速滚动丝杠、高精度滚动直线导轨及齿轮等关键部件、智能数控系统、在线故障诊断等关键共性技术。

(6)基础部件和工艺。高速精密重载智能轴承、高性能齿轮传动及系统、高端液压与密封件、高端仪器仪表等基础件制造关键技术;先进铸造、清洁热处理、表面工程、清洁切削等基础工艺。

(7)先进制造技术。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系统关键技术;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设计、加工、包装等各环节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2.新一代信息技术

(1)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跨媒体分析推理、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自主无人系统、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及其示范应用;共识机制、密码学算法、互操作、隐私保护等区块链关键技术及其示范应用。

(2)大数据与云计算。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新一代云计算服务器、高效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基于云模式和数据驱动的新型软件开发;云端融合的感知认知与人机交互关键技术研究。

(3)智能传感与物联网。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物联网操作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4)量子通信与5G。量子密钥分发及管理、光子探测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存储器等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测试技术和装备、安全芯片等5G关键技术;5G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传感、机器通信等技术融合;基于5G网络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行业应用;6G相关前瞻性研究。

(5)高性能计算。超混合架构高性能并行体系结构、计算模型与编程模型;并行语言与并行优化技术;面向国产计算器件的核心基础软件、编译系统、基础库系统等软件工具链;重点领域典型超算应用研发与大规模并行化;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云计算、高效能存储、信息安全等技术融合;高性能计算与社会服务。

(6)鲲鹏生态。基于鲲鹏架构的边缘计算、异构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关键共性技术;基于鲲鹏架构的交通、能源、制造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研究。

(7)网络空间安全。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开放融合环境下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大规模异构网络空间中的可信管理关键技术;网络空间数字资产保护创新方法与关键技术;网络空间测评分析技术;密码芯片技术;基于密码技术的集成化应用技术。

(8)智能终端。低功耗高性能芯片、轻量级操作系统、柔性显示、高密度储能、快速无线充电、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关键共性技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AR/VR)眼镜、智能服装等可穿戴产品关键技术;智能车载、智能教育、移动医疗、智能家居等行业应用的智能终端设备研发。

(9)新型网络与信息服务。网络过渡、新型路由、IPv4—IPv6互通、网络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重要应用软件、安全设备与系统、网络测量仪器等关键技术;面向行业和社会应用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决策支持技术;信息系统研发、测试和运行维护技术及应用。

3.新材料

(1)金属材料。高端钢、铝、镁、铜、钨、钼、钛等合金材料先进制备和加工成型关键技术;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功能陶瓷制备技术;功能玻璃制备技术;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

(3)高分子材料。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

(4)精细和专用化学品。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

4.新能源

(1)大型智能风电机组及智能风电场。适合低风速区域的风电机组叶片,主轴、齿轮箱和发电机一体化,风电机组自动化装配系统集成,大型风电机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制备核心技术和风电场智能控制技术开发。

(2)光伏发电。柔性衬底薄膜电池及组件、多晶硅太阳电池及组件、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套技术及装备、新型光伏中压发电单元模块化技术及装备、分布式光伏系统智慧运维技术研究和应用。

(3)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核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新型空间核反应堆、超高温气冷堆理论设计及关键设备研究等。

(4)新能源并网消纳。新能源并网即插即用、多能互补优化协调控制、智能微电网综合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大规模电网储能装置研发。

5.汽车及零部件

(1)新能源汽车。高集成度电机一体化底盘、电池管理系统、电驱动总成、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发;高效能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和增程式发动机研发;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驱动电机、先进变速器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于低成本材料体系的新型燃料电池研究;新型燃料电池汽车研发;高密度安全储氢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2)新型专用车。新型铝合金、不锈钢、轻型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应用;核心特殊功能部件及专用装置研制;服务城市运转、基础工程建设、社会应急事件处置以及适用特定场合、满足特殊需求等新型专用汽车研发。

(3)智能网联汽车。机器视觉、先进传感、车联网、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自主决策控制、客车轨迹跟随与控制等智能技术;智能汽车芯片、车载智能终端、车载智能操作系统、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等产品技术;车载信息系统、数据通信、虚拟测试、高精度定位和地图、道路设施智能化升级等关联技术。

(4)关键零部件。汽车变速器、转向器、减振器、传动轴、汽车水泵、气缸套、进排气歧管、电线束、插接件、滤清器、制动器、车轮等产品研发及其智能制造。

(三)社会发展领域

1.人口与健康

(1)疾病防控的临床研究。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的诊断、检测和防治;重大、慢性疾病和精神类疾病的干预、诊断和治疗;基因检测技术、肿瘤精准治疗技术以及干细胞临床研究,生物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上的应用;遗传性疾病治疗;人口生殖健康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临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以及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体育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医适宜技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应用研究;禁毒戒毒防控技术;老年医学研究。

(2)新药开发。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大品种药物,复方创新药物和缓控释药物,新型先导化合物,纳米混悬剂稳定剂,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新药研发。

(3)中药现代化。道地大宗中药材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中药、复方中药生产技术集成与创新;中医药保健品、功能食品、日用品、化妆品的研发;中药材非药用部分及中药生产废渣的利用和处理技术及产品开发。

(4)医疗器械。新型治疗、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技术及设备,个体化医疗工程技术及设备,生物医用材料高端产品、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生物三维打印和可穿戴设备等。

(5)生物药物与疫苗。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靶向性强、长效、生物利用度高的重组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多联多价联合疫苗、治疗性疫苗、重组疫苗等新型疫苗。

(6)健康风险因素控制。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技术;环境与健康技术;职业病防治技术,科学健身技术;大宗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跟踪、溯源和应急处置技术,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食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监控预警技术;生物安全保障技术。

(7)健康产品。智能辅具、康复机器人、仿生假肢、“3D”打印技术、康复训练设备以及康复数字平台、健康管理类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设备。

2.公共安全

(1)公共卫生。食品、药品等监测、检测检验技术及安全控制、处置技术。

(2)信息安全技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安全测评;信息安全工程等信息安全技术。

(3)生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交通安全、火灾消防、危险化学品安全等工程技术,防尘、防毒、噪声控制等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4)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应急决策指挥、应急救援等技术及装备研发,防震、防洪工程技术。

(5)公共安全。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规划、检测检验、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及应急决策指挥、应急救援等技术。

3.资源环境

(1)能源高效利用。先进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开发技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技术,能量高效转化和传递、动力系统节能、能量梯级综合利用及节能电器与绿色照明技术,交通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2)资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快速高效勘查及开采技术,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中低品位、复杂难处理和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矿山及脆弱地区生态修复技术,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气污染综合防控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与净化技术,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废水、废气、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技术,有毒有害物品风险防控技术,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噪声、光污染及辐射污染防控技术,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塑料污染防治技术,高品质机制砂、特种砂石生产技术及装备研发。

(4)绿色建筑与智慧宜居城市。装配式建筑工艺及技术,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绿色高性能建材生产技术,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技术,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技术,地方特色生态人居环境与低碳生活技术,智慧城市应用技术。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水安全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向技术研发。

4.社会事业

(1)历史遗产。文化遗产发现、提取、检测与鉴定技术及装备,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技术及装备,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甲骨保护修复等文物安全技术及装备。

(2)教育。教学知识可视化、教育智能体等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研究,教育大数据分析与评测技术,教育心理学应用评测技术。

(3)旅游。旅游资源融合开发技术,智慧旅游、旅游装备提升技术。

(4)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健康行为的识别、监测和评估、等技术研究,运动装备研发、运动康复的技术研究。

(5)公共文化。公共文化资源采集、传输、集成以及管理技术研究。

二、申报单位资质要求

(一)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周口市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的单位,项目申请单位注册一年以上(注册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前),申请支持的项目必须在其法人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

2、拥有市级及以上研发资质(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

3、主要从事科研、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申报项目要求

以前年度国家、省财政科技经费已支持过的项目不得再重复申报。

三、申报程序

    (一)发布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二)项目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的要求填写项目申请书;

(三)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市直部门(单位)作为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申报、立项、经费拨付、监督和结项工作。

四、申报材料及报送

(一)申报科技计划项目须填写相应的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各一式四份,必报)。

(二)上年度财务报表或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及附注、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须带防伪码)原件一份(选报)。

(三)项目承担单位将上述材料报送至项目主管单位。

五、评审立项

项目主管单位组织专家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的评审工作;经会议研究和公示后,将批准立项项目汇总,正式行文(《关于2021年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导类)编制建议的报告》),上报市科技局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科。同时,报送项目申请书电子版。

六、申报时间

项目主管单位应于2021年1月20日前,完成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指导类)编制建议工作。

 

创新应用专项

 

一、申报条件

 (一)在周口市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具有研发能力和条件的单位。

(二)项目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生物医药及健康、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九大产业领域开展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三)建有相关领域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或经省级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等。

(四)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拥有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能够保证项目配套资金、设施的落实。

(五)项目承担单位为企业的,上年度经审计核准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大中型企业不低于1.5%,其他企业不低于3%;应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未被计入“信用中国(河南)”黑名单。

(六)项目已获前两个年度县 (市、区)科技创新类项目立项,并安排财政经费支持额度在50万元以上 (须已经下达一定比例的立项启动经费),已推荐进入市级创新应用专项备选项目库。仅县(市、区)立项支持未给予经费支持的项目不在申报范围内。

二、组织方式

(一)各单位通过所在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申报。

(二)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建立市级创新应用专项备选项目库;各县 (市、区) 科技主管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推荐至备选项目库。

(三)各县 (市、区) 对已推荐入库的备选项目进一步筛选凝练、优化提升,按要求组织和指导项目单位填报项目申报材料并正式推荐上报。

(四)市科技局对有关项目经组织专家评审、会议研究、公示等程序后予以立项。

    三、申报材料

(一)需提交《周口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申报书》、《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周口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二)需提供的附件材料

 1.法人营业执照;

 2.主要研发资质证明;

 3.项目知识产权情况;

4.国内外科技查新报告; 

 5.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证明及标准文件;

 6.产品签定及产品检测报告;

 7.项目技术研究报告;

8.其它。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材料应当完整、真实,文字描述要准确、客观。项目依托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材料真实。

 (二)填报纸质申报材料,经依托单位和项目主管单位签字、盖章后,由主管部门统一推荐上报。《申报书》和附件材料装订成册(单双面不限,纸张规格A4),一式五份。所有材料需扫描成电子版,一并上报。

 (三)申报材料受理

申报工作常年受理。

五、项目管理和支持方式

各县(市、区)按照县本级科技重大专项管理要求,每年度组织实施一批创新应用专项,每个项目县本级财政支持经费不低于50万元。当年度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将本年度和上年度所支持的创新应用专项择优推荐至市科技局。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评审,择优列入市级创新应用专项。创新应用专项项目经费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谁出资谁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