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政办〔2011〕116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河南省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河南省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文字号 豫政办〔2011〕116号 发布时间 2011年10月28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河南省镁产业发展的
实 施 意 见

豫政办〔2011〕116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发挥我省镁产业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将镁产业打造成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要产业,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镁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属元素之一,是目前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比重只有铝的2/3、钢的1/4。镁及镁合金以其具有的加工性能好、重量轻、比强度高、可再生、屏蔽性和抗震减噪性能强等诸多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3C(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在当前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的背景下,镁具有巨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突破,镁及镁合金用量急剧增加,我国凭借资源储量世界第一和价格成本低等优势,镁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原镁产量65万吨,同比增长32.9%,占世界总量的81%,已成为镁资源大国、生产大国、出口大国,预计未来十年仍将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二)我省具有发展镁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我省是镁资源大省,已探明白云石储量在10亿吨以上,居全国第3位,且品位高,杂质含量低,具有独特优势。我省镁工业起步较早,突破了一批前沿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在全国较早建立了从冶炼到镁合金精深加工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服务体系。鹤壁市是我国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洛阳市在国内最早批量生产变形镁及镁合金板带材。2010年,全省实现镁和镁合金产量13.1万吨,主营业务收入36.8亿元,带动镁及镁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三)增强加快镁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在我省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产品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等问题,镁粉、镁锭等初级产品产量占全省镁产品总量的70%以上,2010年50多家企业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仅10家。面对镁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切实增强加快镁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加强引导、破解难题,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加快提升我省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先导产业,打造镁产业基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精深加工为方向,依托我省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推进“一谷三集群”建设,巩固高品质金属镁及合金、镁粉(屑、粒)和镁牺牲阳极等产品优势,加快发展变形镁合金板型管带材及镁合金压铸件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扩大镁合金在终端产品中的应用,积极研发高性能镁合金及新型镁基复合材料,促进镁铝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镁循环经济产业链,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镁合金和镁加工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突出以应用促发展。以装备轻量化为契机,加快推进镁合金在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电动工具、装备、自行车等领域的应用,努力扩大新的应用领域,以产品应用促规模扩张。

  ———突出提升产品档次。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努力向产业链高端突破,提升整体实力。

  ———突出提高技术水平。组织联合攻关,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推广,积极推进镁工业与铝工业融合互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突出节能减排和资源保障。实施镁业绿色工业标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加快镁产业集聚发展、链式发展、精深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形成上下游有效结合、产品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的产业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镁合金和镁加工产业基地。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建设“一谷三集群”,实现集聚发展。

  一谷:力争把鹤壁市打造为“中国镁谷”。支持鹤壁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鹤山镁综合利用园区、金山镁合金精深加工园区,加快鹤壁地恩地公司、河南创世电机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推动配套企业进驻园区,力争“十二五”期间培育1—2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2—3家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大型企业,实现镁及镁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加快建设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研发转化中心、镁产品深加工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产品交易中心等五个中心,打造“中国镁谷”。

  三集群:以郑汴汽车产业带为依托,建设镁合金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汽车轻量化为契机,充分发挥宇通集团、奇瑞汽车公司、郑州日产公司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龙头作用和带动效应,加快推进镁及镁合金在汽车和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领域的应用,打造国内知名的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集群。力争到“十二五”末,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

  以富士康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建设镁合金3C产品、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产品(发光二极管灯具、电池材料、便携式发电机等)生产集群。依托富士康集团、河南创世电机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等产业用镁合金终端、高端产品,逐步提高镁及镁合金产品市场份额。力争到“十二五”末,镁合金3C产品、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突破80亿元。

  以洛铜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建设变形镁合金板带材开发及生产集群。依托洛铜集团、华陵镁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洛阳有色金属设计院、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研发优势,加快发展高温高强镁合金、蚀刻板、电主轴、镁合金薄板等变形镁合金近终成型产品,满足航空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及纳米技术等特殊领域的需要。力争到“十二五”末,变形镁合金板带材产品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二)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实现链式发展。“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精深加工发展战略,打造原镁冶炼—高纯镁、镁粉(屑、粒)、镁合金—挤压型材、压铸件、板型管带材—深加工产品、终端半成品及成品—废渣综合利用的镁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支持镁冶炼新型装备制造业发展。

  镁冶炼、镁粉(屑、粒)和镁合金。采用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适度发展原镁冶炼及配套产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生产工艺短流程,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高品质镁及镁合金。重点抓好鹤壁地恩地年产5万吨镁及镁合金、鹤壁汇和镁业年产2万吨高品质镁合金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年产25—30万吨原镁、30万吨以上镁粉(屑、粒)、30万吨以上镁合金的生产能力。

  镁合金挤压型材、压铸件和板带材。适应市场需求,引导企业产品向大型化、宽幅化、轻薄化方向发展,鼓励与下游企业加强合作、互动发展。重点抓好洛铜年产1万吨变形镁铝及合金板带材、华陵镁业年产5000吨变形镁合金板和镁基PS板(蚀刻板)、鹤壁富迈特年产2万吨挤压型材、鹤壁金山镁业年产500万件压铸件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年产30万吨以上挤压型材、6万吨以上板带材的生产能力。

  镁合金终端产品。大力开发镁合金汽车轮毂、仪表盘、变速箱壳体和电子产品外壳等应用产品,支持我省汽车、电子信息、新能源等生产企业逐步增加镁合金产品用量。重点抓好河南天海集团镁合金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河南裕兴年产60万辆镁合金自行车、河南捷镁特年产50万套镁合金电动车及车架和河南创世电机年产150万台(套)小型发电机组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应用促发展。

  (三)着力实施龙头带动,实现融合发展。以资本为纽带,以精深加工为方向,积极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加快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瞄准国际一流镁加工企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和项目,积极开展镁加工及应用技术合作,努力向国际镁产业链高端攀升。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1—2个特色鲜明、配套完善、集聚优势明显的专业园区,培育3—5家在国内镁行业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实现配套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我省铝工业大省的优势,结合镁合金和铝合金加工设备及工艺共性大的特点,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方式,促进镁工业与铝工业充分结合和移植,实现融合互动发展。

  (四)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实现创新发展。在原镁冶炼及镁合金领域,加快研发镁冶炼新装备、新工艺,重点研发大规格半连续高品质镁合金铸造棒(坯)、镁基中间合金和镁基复合材料等新技术。在镁合金压铸和挤压领域,解决压铸和挤压过程中工艺收得率低、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低等问题,重点突破大型厚壁镁合金构件压铸、大型镁合金零部件挤压铸造、大型复杂断面镁合金型材挤压、镁合金型材等温挤压和镁合金超塑性成形等关键技术。在镁合金板带材领域,突破宽幅镁合金薄板轧制变形、镁合金连续铸轧、卷取成型等关键技术,解决板形控制难、尺寸精度低等问题,提高镁合金板带材成品率。在表面处理领域,重点突破微弧氧化、真空镀膜和无铬转化膜等关键技术。在镁合金应用领域,着力提升汽车、电子、民用工具、医疗器械、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领域镁合金产品的质量和层次,积极研发镁合金电池、生物降解镁、镁合金发光二极管(LED)节能灯等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拓展镁合金的应用领域。

  (五)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发展。实行镁业绿色工业标准,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冶炼设备,配套建设废渣制备建材、余热再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设施,走节能、环保、高效、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国家《镁行业准入条件》,建立镁产业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淘汰污染重、耗能高、资源浪费大、生产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积极研发新型电内热法、新型竖罐还原技术等节能降耗新技术,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六)着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实现持续发展。保护性开发镁矿资源,加快省内白云岩矿的勘查步伐,进一步查明资源储量,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开采,实行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集中优势矿产资源向重点企业配置,促进白云岩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强化对资源开采环节的管理,杜绝私挖滥采。

  四、政策措施

  (一)制定镁工业发展路线图。研究制定河南镁工业发展路线图,统筹安排未来5—10年镁产业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设计镁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构建主体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在技术改造、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综合利用及市场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探索设立镁产业发展基金,运用市场化手段,集中社会资本扶持镁产业发展。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鼓励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对镁及镁合金综合利用项目在土地、资源和环保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扩大镁精深加工产品出口,落实国家鼓励镁加工企业扩大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实施品牌、标准、人才三大工程,构建研发能力强、成果转化快的技术支撑体系。组建河南省镁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着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镁合金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依托洛阳有色金属设计院、河南科技大学等机构,建设洛阳变形镁合金研发基地。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吸收转化。加快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支持鹤壁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提高镁企业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争取行业话语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中国镁业人才基地建设,筹建全国首家镁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培养镁产业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

  (四)组建产业联盟。立足于信息共享、技术共用和风险共担,组织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河南镁业联盟,有效促进企业解决融资、市场和资源等共性问题,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互动,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加快产业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河南镁业集团,以产权、市场、资金为纽带,加快全省镁产业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推动镁产业做大做强。

  (五)加快市场推广和应用。引导汽车、电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企业与镁精深加工企业加强产业衔接,增加镁及镁合金终端产品用量,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支持筹建中国镁仓储交易中心,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平台和镁储备基地。

  五、组织实施

  成立省镁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商务厅、地税局、质监局、安全监管局、国税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全省镁产业加快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推进镁产业发展的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分工,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有关省辖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