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机关各处(室、局),委属各单位:现将《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2016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1月29日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2016年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全面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信工作会议部署,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为统领,稳增长上,开展工业稳调增、企业降本增效“两项行动”,深化银企、产销、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调结构上,落实“八个产业行动计划”,实施技改提升、集群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三大工程”;促融合上,突出智能制造和新兴业态两大重点;防风险上,做好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防范特困企业风险、保障煤矿安全等三项任务。主要目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完成约束性指标。二、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深化企业服务,稳定经济运行。制定2016年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专项”、深化“四项对接”,着力破瓶颈、拓市场、减负担、稳增长。“两个专项”,一是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专项。落实国家工业稳调增工作部署,制定我省实施方案,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开展新产品升级行动,完善工业运行监测平台,建立制造业PMI指标体系,强化运行监测分析和政策储备,做好煤电油运协调保障,协助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评价。贯彻落实1月11日省政府工业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突出抓早抓实,努力实现一季度平稳开局。二是企业降本增效专项。严格落实国家关于降低企业交易、人工、物流、财务、电价、税负等各项政策,主动研究制定跟进措施,全面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坚决清理金融、建设、进出口、能源、培训等重点领域不合理收费及绑定服务,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强化综合成本管控,通过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四项对接”,一是深化银企对接。把今年作为“企业融资服务年”,开展第四届全省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活动,完善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构建“政银担企”合作长效机制,争取实际放贷金额超过1000亿元;分类排查有订单有效益的“两有”企业,定期组织与金融机构对接,对“双百”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金融帮扶;组织开展“银税春风行动”,全面推广“税融通”业务,为纳税记录良好、信用等级较高的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继续推动市县设立应急转贷、助保贷等资金池,撬动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探索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资本市场融资、企业债券、融资租赁、集团财务公司等各种有效方式,增强资本支撑产业的能力。二是深化产销对接。在继续办好重大产销对接活动的同时,组织全系统实施200场以上小范围、重实效的产销对接活动,针对主导产业举办5次以上产业链“手拉手”活动;以消费品工业为重点,依托行业协会分领域推出一批河南名品,开展“河南产品河南用”系列促销活动,建设“好品河南”展示销售平台,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深化用工对接。发挥工信校企联盟作用,搭建行业人才供需交流平台,深入产业集聚区开展10场左右校企对接活动,共建实训基地。四是深化产学研对接。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举办好第三届中小企业产学研对接活动。同时,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健全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为主的企业问题台账制度,建设企业服务公共微信平台,对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直通车服务。(二)分业施策,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分8个行业制定实施年度行动计划,精细作业、精准发力、力求实效。电子信息,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抓手,加快富士康液晶面板、正威手机产业园、酷派手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发展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相关产业,力争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5亿部。食品,以绿色安全、知名品牌为引领,重点发展双汇集团肉类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加快郑州速冻产品基地、许昌鲜易控股产业园、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全产业链绿色食品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高端装备,以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局部突破为重点,大力推进友嘉精密机械、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许昌智能装备等基地项目建设,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提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以整车制造为重点,推进东风日产郑州工厂年产20万辆乘用车产能扩建等项目,加大与东风、一汽等合作力度,提高中高档轿车产品比重;以新能源汽车商业化为重点,扩大宇通新能源客车市场规模,积极落实我省与和谐集团、富士康、腾讯的“互联网 智能电动汽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以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为重点,支持中岳非晶年产3万吨非晶带材、龙翔电气年产6000台高效节能变压器等项目建设,推动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医药,以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市场规模为重点,加快华兰生物狂犬病疫苗自动化生产线、安图生物体外诊断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高疫苗、抗体药物、诊断试剂等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延链补链、降本增效、兼并重组为主攻方向,推动煤炭、钢铁、建材、化工、电解铝企业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建设巩义铝精深加工、濮阳精细化工、安阳精品钢转型示范基地,组织与终端用户“一对一”产销对接,加快转型脱困。消费品工业,以民生消费为导向,加快推进鹤壁聆海“互联网 家居”、新乡化纤年产4万吨氨纶纤维等项目,建设商丘高水平印染示范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培育做大中高端产品群。为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推动重点领域提质增效,采取5项举措: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探索“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立一批人才实训基地、开发一批标志性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大力推动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项目落实月报制度,积极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尽快投产增效。三是搭建公共平台。组建智能终端产业联盟、非晶产业联盟、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新能源汽车、镁产业、制冷产业联盟运作能力,鼓励建设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公共平台,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四是开展试点示范。组织智能制造、技术改造、绿色发展等试点,调研推出“互联网 ”、大企业“双创”、商业模式创新等十大典型案例,开展机器人、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应用示范,落实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轻型货车下乡等政策。五是强化资金扶持。争取国家各类资金基金支持,用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各类专项资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支持产业、企业发展。(三)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创新发展。制定技术改造年度工作方案,支持传统行业有市场的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标杆,加快高端产品、关键环节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一是实施“十百千”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围绕质量品牌、技术平台、创新企业、两化融合、绿色制造等6个方向,抓好10个试点示范项目、100个创新引领项目、1000个传统技改提升项目,总投资43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09亿元。编制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指导目录,研究建立与全国统一的技术改造投资统计体系,下放技改项目备案权限,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重大技术装备零部件进口免税等政策,改进技改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提高有限资源的支持效率。二是大力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围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组织工业强基示范项目,创建2—3家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组织开展新产品认定,扩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政策覆盖面,建立新材料、关键零部件首批次应用保险保费补偿机制。三是提升质量品牌。按照工信部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工作部署,以食品、工业消费品为重点,推广质量标杆经验,组织共性质量技术攻关,创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做好工业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试点,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四)强化集群引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年度行动计划,发布2016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外合作项目,大力推进专业化、集群式链式承接新模式,整合产业链打造优势集群。一是组织重大活动实施集群引进。加强与民建中央衔接,6月份举办“第十四届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开展民营企业河南行活动;加强与工信部衔接,11月份举办第五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大力承接具有引领性、突破性、方向性的重大项目。融入“一带一路”战略,4月份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产能、装备制造合作和跨境并购。完善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达产率。二是实施“三个对接”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在集群引进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矿产资源与终高端制成品、城市矿山与再生制品等双向对接,推广“整机 配套”“成品 原材料”“制造业 服务业”等模式,培育以终端高端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链,力争千亿级产业集群达到17个。做好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分类分级管理,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建合作园区,推动示范基地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五)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助力网络经济大省。制定全省信息化年度实施方案,深入落实“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高效的新型产业模式。一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国家两化融合贯标和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百企达标、千企对标”活动,力争贯标企业达到100家、对标企业达到1000家。省级层面培育50家以上数字化车间和20家以上智能工厂,启动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在重点领域应用。推动10家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建设,组织“互联网 ”工业创新示范,促进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融合发展。组织工业软件和典型解决方案推介活动,培育2—3家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成立河南省智能制造研究院,开展研发、咨询、实训等专业服务。二是培育网络经济新业态。按照“汇聚商家、对接需求、沉淀数据”的思路,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构建1个综合平台、若干细分行业平台的工业云体系,发展大数据产业链和交易市场。启动智能传感器、信息安全、智能交通、精准农业等特色物联网产业园建设,培育国内有影响力的工业物联网企业。加强安阳国家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建设,评选年度“十优”电商平台,培育壮大一批以B2B为特征的本土电商平台。制定具体措施,支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督促三大运营商全年完成投资超过350亿元。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建设,提升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制定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意见,举办年度工业设计大赛,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新模式,建设制造业服务化支撑平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平台,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六)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绿色发展。一要及早着手。按照国家部署,会同省发改委已对“僵尸企业”进行初步摸排。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僵尸企业”界定标准和处置的总体办法,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要摸清底数、吃透政策,一旦国家相关工作展开,第一时间做好对接、启动工作。二要分类指导。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政策的同时,因业因地因企制宜,制定好我省的配套政策,按照“多兼并少破产”的原则和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引导煤炭、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严重过剩行业,主动压减产能,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优势产能,为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有利条件。三要稳步实施。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兼并重组,避免“拉郎配”,积极争取国家奖补资金,对“僵尸企业”处置任务重、财政困难的地方提请省政府给予专项奖补,对主动退出过剩产能的企业给予融资、用地、排污权交易等支持。做到有保有压,严格落实“减量重组”,防止新增过剩产能;对那些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给予必要支持,不能搞“一刀切”。同时,深入实施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计划,制定配电变压器和电机能效提升实施方案,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循环利用等重要环节实施一批改造项目和示范工程,扩大绿色建材、铝型材和节能环保设备使用,推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构建绿色制造服务体系。(七)突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壮大市场主体。一是优化环境。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召开全省民营经济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豫商精神。实施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服务工程,认定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省政府已经决定,设立规模100亿元的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投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我委,要抓紧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尽快投入运营,支持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初创期、成长期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完善服务。加快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建设,上半年建成省枢纽平台,实现与窗口平台互联互通,年内建成全省统一、覆盖三级的网络体系,为广大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加强“新三板”辅导培训,多渠道扩大中小企业融资。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大赛,继续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同时,制定在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实施“双百”企业提升计划,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引领行业的“旗舰”;实施企业家梯次培养工程,省市协同举办重点企业家培训班,做好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八)深化“三基”建设,保障煤矿安全。一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研究制定煤炭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强化企业法人和实际控制人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属地监管职责,建立完善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预控和事故抢险救援体系,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构建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体制机制。深入开展煤炭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问题整改,突出抓好瓦斯、水害和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防治。二是深化 “三基”建设。深入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创建,加强煤矿职工培训教育和班组建设,持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严控灾害严重矿井生产能力,推广煤矿安全先进适用技术。继续做好小煤矿关闭退出工作,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关闭退出小煤矿采矿权价款退还工作。三是推动骨干煤炭企业解困脱困。落实国家和我省煤炭行业脱困政策措施,按照“分类指导、积极稳妥”的要求,有序退出资源枯竭、灾害严重、煤质差、长期亏损的煤矿,坚决关闭退出煤矿落后产能。指导煤炭企业制定解困方案,坚持“减矿、减人、减辅”原则,聚焦市场、成本、资金链三个突出问题,强化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成本管控,提高原煤洗选加工比重,多方争取国家政策稳定职工、防范风险。(九)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统筹电信、广电、民航、铁路、航天等部门需求,推进频谱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组织频率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抓好4G移动通讯频率清理,规范无线电台站设置和使用,加强无线电监测和干扰查处,严厉打击“伪基站” “黑广播”、卫星电视干扰器等违法行为,保障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统筹协调军地无线电管理,加强无线电宣传和执法培训。(十)践行 “三严三实”,强化系统自身建设。一是提高专业素养。切实加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以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运用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能力。二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践行 “三严三实”,强化敢担当、勤作为、出实招、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强化依法行政,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在法治机关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加强督查督办,严格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从严律己,从严管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