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机关: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主题分类: 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管理
标 题: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举办中医特色针灸技术临床应用与传承高级研修班的函
成文日期: 2017-08-14
发布日期: 2017-08-16
发文字号: 豫人社函〔2017〕322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举办中医特色针灸技术临床应用与传承高级研修班的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河南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7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17]36号)要求,定于8月29日至9月3日在郑州举办“中医特色针灸技术临床应用与传承”高级研修班。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一、研修内容及方式(一)循证针灸理论体系的创建与应用;(二)艾灸疗法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三)浅谈毫针透刺技术在针灸临床的应用;(四)针灸临床研究方法与应用述评;(五)艾灸的临床应用及艾烟的安全性研究;(六)《中风后吞咽困难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订中循证方法学应用策略;(七)助孕安胎产后序贯调治;(八)中原中医药文化与针灸学;(九)透灸技术的临床应用;(十)邵经明教授学术思想。研修采取专家报告、讨论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力求实效。二、研修对象及报名方式(一)研修对象:医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其他相关单位从事中医针灸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每个单位1-2人,共70人(名额报满为止)。(二)报名方式:请各单位尽快确定参加人员,于2017年8月22日之前将加盖单位公章的报名回执扫描件及电子版发送至河南中医药大学电子邮箱。三、研修时间与地点(一)研修时间:2017年8月29日至9月3日,8月29日18:00前报到。(二)报到地点:盛世民航国际酒店(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3号)。四、其他事项(一)请参加研修人员根据工作实际,每人撰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论文或交流材料,于研修班结束前提交。(二)研修人员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核合格,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颁发《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培训学时计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三)参加研修人员往返交通费自理,不收取培训费、食宿费及其他任何费用。报到时交2张1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乘车路线:1.郑州东站(高铁站):乘地铁1号线到燕庄站下车D出口出站,向西300米即到;或乘坐916路公交车直接到盛世民航大酒店站下车。2.郑州火车站:乘地铁1号线到燕庄站下车D出口出站,向西300米即到;或乘坐2路公交车直接到盛世民航大酒店站下车。3.新郑国际机场:乘坐直达盛世民航大酒店机场巴士。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河南中医药大学联 系 人: 周艳丽 范雅丽 陈新旺联系电话:13523455949 13598861580 18937196857电子邮箱:504649133@qq.com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联 系 人:刘海东联系电话:0371-69690386附件:1.授课专家情况介绍 2.中医特色针灸技术临床应用与传承高级研修班报名回执.doc 2017年8月14日 附件1授课专家情况介绍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成都市科协副主席。两项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两项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组织者和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主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1项。赵吉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针灸重点专科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示范基地负责人,东直门医院变态反应疾病中心主任。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首席考官。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胡玲: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安徽省灸法研究会会长,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副理事长,国家核心期刊针刺研究、中国针灸编委。李瑛: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委会、针灸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施静:云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学科带头人,云南省针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委员,国家核心期刊《针刺研究》杂志编委。姜丽娟:云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妇科张良英教授继承人,国家级张良英名医工作室负责人,云南省中医妇科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孙光荣专家工作站负责人,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妇科分会副会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副秘书长,云南省中医中药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徐江雁: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常委、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医学史分会会长。高希言: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国家局级“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针灸推拿学负责人,河南省刺法灸法专业委员会会主任委员,郑州市针灸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邵素菊: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河南中医药大学邵经明学术思想研究所所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呼吸疾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