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漯河市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5月18日
漯河市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工程
实施方案
为了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我市基础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豫政〔2015〕16号)和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整体规划、省“豫教云”智慧教育省级云平台建设架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一)、工程建设总架构。
一是构建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市数据交换中心(以下简称“两平台一中心”)。
二是建成覆盖全市交互式多媒体的 “班班通”和优质资源学校智能化录播教室。
三是全市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网络学习空间 “人人通”。
四是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
(二)、资金概算、落实。
项目资金总概算18752万元。一是融资项目投资17252万元。分别为:交互式多媒体“班班通”互动教室系统3261个,预算投资5870万元;全自动高清网络直播互动教室98套,预算投资3430万元;学校校园网建设投资3000万元;市县数据交换中心和市级平台建设预算投资2383万元(含远教录播中心300万元);融资租赁费用(仓储、维保、行息)2569万元。二是非融资项目校园网络光纤750条,接入费1500万元。
资金的分担和落实。一是市级财政投入资金3256万元(教育附加5年投入2500万元,市直学校公用经费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费统筹756万元),用于全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县区统筹专项资金15496万元,用于本县区的项目需求。
(三)、项目运营方式
工程建设采取融资租赁(或PPP)的办法,一年投资见效,五年分期还款;公开、公正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项目投资;融资租赁方须在本地设立项目维保机构,并进行应用培训,保障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县区教育部门对工程维保进行监督,并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年度验收,县区财政部门按照本县区教育部门的意见支付资金。
二、数字化工程建设任务和完成时间
目前,我市在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乡镇以上基本实现了“校校通”,有130多所校园网通过光纤与漯河教育信息中心相连,还有近750所校园光纤未与漯河教育信息中心相连。2013年,通过“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入资金5000万元,全市有2800多个班装配有多媒体,目前,全市还有3261所班级没有装配多媒体。
(一)、数据交换中心云平台(含市直学校建设项目)。建设市、县区、学校三级数据交换平台,与全省“豫教云”大数据云计算的信息平台宽带相连。2017年完成。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二)、学校建设项目。
1、教学班多媒体。为3261个教学班装配多媒体,全部建成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实现交互式互动教学环境下的“班班通”。2017年完成。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
2、网络智能化互动教室。在有示范效应的市区优质资源学校和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建成全自动、数字高清、智能化互动教室98个。2017年完成。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
3、校园网络。为学校部署资源服务器和相关应用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新建、升级宽带学校校园网络750所。2017年完成。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
4、选择覆盖面广、网速高、资费低、服务优的网络运营商搭建一个教育城域专网框架,总节点和出口设在市教育信息资源中心,搭建全市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市区域内学校互联互通。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漯河市教育信息化“数字校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工程的协调指导。各县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快推进方案的各项落实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全市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做好专项资金的统筹、使用和落实,保障按时足额拨付。
(三)、加快工作落实。各县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尽快制定本地具体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6月30日前以文件形式报送到市教育局,电子文稿发送到邮箱:lhsdjg@163.com,联系电话:316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