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漯河市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漯政办[2016]1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及驻漯有关单位:
《漯河市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漯河市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区转型提质,全力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和平台承载能力,并带动支撑全市经济调结构、促转型,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5〕4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漯河市委《关于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漯发〔2015〕1号),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五规”(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着力完善功能规划布局,提升集群竞争优势,促进服务功能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要素高强度投入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粗放消耗型向绿色集约型转变、主要靠优惠政策招商向依靠优质综合服务招商转变、简单地“等靠要”向勇于改革创新转变,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在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上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产业集聚区“四集一转”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主导区、科技创新核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
——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全市产业集聚区年完成投资超过9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500 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7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产业结构和层次明显提升。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临颍产业集聚区争创3星级标准,舞阳、淞江、沙澧、东城产业集聚区达到2星级标准,规模以上企业超过650家,每年新增加50家。
——集群优势显著增强。全市形成5大产业集群:1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食品产业集群),形成3个双百亿级产业集群(盐及化工产品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培育出一个百亿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集中供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完善提升投融资、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职业教育培训、商业、医疗、教育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形成与产业规模和结构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培育2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示范企业。每个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在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建产业创新联盟,争创全省食品产业集群区域产业创新试点,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绿色发展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区实现“五规”合一,绿化、美化、生态系统建设显著提升,产业集聚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争取建成1—2个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低碳工业园区。
——产城互动深度融合。全市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累计新增8万人左右,成为当地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产城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建设互促共进的格局,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宜业宜居的产业新城。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完善规划布局
1.推动产业集聚区“五规”合一。抓住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机遇,巩固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成果,加强与生态环境、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的精准对接,实现“五规”合一。产业集聚区内除合理配套的职工公寓、职工培训设施和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外,其余设施依托中心城区或县城解决;加强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统筹设置产业集聚区生态绿地系统,合理控制工业项目用地内绿化率,加快集中供热等环保设施建设,推动企业清洁化改造,实现产业、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
2.调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根据产业集聚区发展阶段、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统筹推进建成区、发展区、控制区功能布局调整,形成功能匹配、紧凑集约、有序开发的空间格局。改造提升建成区,探索建立低效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创新存量用地盘活利用方式,明确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功能定位,推动二次开发。推动发展区集中连片开发,以集群为导向合理布局产业,实施重点开发和优先开发,成为支撑主导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块。规范控制区开发,严格按照相关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产业定位,依法依规滚动开发,保障产业未来发展空间需要。
3.建立完善产城互动发展机制。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和就学牵动,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形成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良性互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互进的机制。把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重点推进,加快搬迁和城市化改造,同步推动村民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平等享有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村改居目标。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培训和权益维护,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向未落户人员全覆盖。
(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1.提升集群竞争优势,打造两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建设目标,扩量提质增效,强力推动我市千亿食品产业集群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安全化方向发展,构建完善原料种植、畜牧养殖、研发设计、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品牌营销、终端消费产业体系,巩固扩大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增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2018年争取全市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临颍县产业集聚区等为核心载体,增强产业辐射带动和产业链引领作用,加大横向联合,纵向耦合,完善原料基地、冷链物流、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形成上下游衔接的区域全产业链。推动肉制品行业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休闲食品产业加快品牌创新、品类创新,打造更多的优质、健康、安全的知名品牌。
打造盐及化工产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3个双百亿级产业集群。延伸拓展盐化工精深开发和综合开发链条,加快舞阳医药化工产业园、漯西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注重战略引进,以零促整,补齐短板,加快推动东兴电商产业园、吉顺生态产业园、源德福(联想)科技产业园、诚和通信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加快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引进和本土企业靠大联强,大力发展原料药、生物技术制药、生物保健品、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诊断试剂等产业,加快淞江大健康产业园、沙澧医疗器械工业园建设。
新培育出一个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现有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液压橡胶软管等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加大企业装备和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加速装备制造产业膨胀。加快临颍县产业集聚区智能装备产业园、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食品包装机械产业园、液压橡胶软管产业园建设。
2.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坚持做大增量与做优存量相结合,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晋星升位。每个产业集聚区在全力推进第一主导产业做大(到2018年,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争取达到800亿元,临颍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400亿元,舞阳的盐及化工产业、淞江的生物医药产业、沙澧的商贸物流产业、东城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争取达到200亿元)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第二主导产业(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临颍产业集聚区的装备制造快速发展,到2018年,争取全市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达到百亿)。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先进制造业大省行动计划》,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行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全面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加快“互联网 ”行动计划落实,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主导产业结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引擎。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区中园,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集聚效应。
实施重大项目攻坚和骨干企业提升工程,开展“3511”骨干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全市每年强力推进100个亿元以上项目(每个集聚区15个左右,其中至少有1个10亿元以上项目)。每年培育小微创新创业类企业100家(每个县区15家左右),重点培育30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每个产业集聚区5家左右),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每个县区8—10家),新增上市企业10家。
3.推动产业载体联动发展。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区域各类发展载体协调联动的整体优势。着眼构建区域产业配套体系,突出载体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中心城市与县域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与专业园区互动发展,形成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临颍杜曲现代家居产业园区、召陵邓湖钛化工产业园区、漯西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等专业园区建设速度,使之成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后续力量。到2018年,临颍杜曲现代家具产业园区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区。
4.推行集群式引进、园区式共建、产业链接式转移。开展与发达地区产业园区共建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商贸洽谈、产业对接活动。研究制定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招商专项方案,针对中高端食品、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等产业链共生性强、区域配套集中度高的产业,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破解单一企业转移难、生存难问题,推动龙头企业和配套体系全产业链转移,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新亮点。找准集团化、体系化转移关键点和吸引点,选择具有较强产业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机构作为合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吸引产业链、相关产品、相关品牌、配套企业集聚。着力破解产业集群化转移中的瓶颈制约,创新产业基金、产业地产、供应链融资等政策工具,完善研发、制造、营销、人才等环节公共服务平台,有效降低转移企业商务成本。支持产业链条健全、集群效应突出的产业集聚区申报省产业集群发展奖励资金。
(三)健全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1.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完善平台,引导创新资源集聚,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打造区域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在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共建区域研发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申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争取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支持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科研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创新组织,面向主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制定支持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建设的政策,鼓励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建设一批由专业管理服务机构运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2.强化智慧园区平台建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产业集聚区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普遍服务能力,实现企业光纤到桌面,园区实现移动宽带网络全覆盖,M2M(应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之间数据通信和交流的一系列技术及其组合的总称)智能终端广泛使用。依托中原云数据中心和漯河大数据中心等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建设产业集聚区管理服务公共云平台,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效能,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和增值服务。支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东城产业集聚区积极申建公共信息通讯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集聚的智慧园区试点。
3.强化现代物流平台建设。围绕服务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提升设施功能,创新运营模式,谋划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场所等海关特殊监管平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智慧物流,构建网络健全、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平台。支持有发展需求的产业集聚区设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增强集成配送、仓储加工、展示交易、信息交流等综合服务功能,鼓励符合条件的园区申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合作,推进智慧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电商物流服务平台。到2018年,每个产业集聚区均建立有与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物流服务体系。
4.强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产业集聚区人才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工作平台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创新型、领军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公共就业服务资源,为企业及求职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设立、发展各类专业性人力资源市场。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在产业集聚区设立分校或教学点,与企业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开展定向、定岗和订单式培养,实现培训和就业同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5.强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一站式”、“保姆式”政务服务,加快建设营商综合服务平台,努力营造公平、公开、透明、便捷的综合商务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集成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商、税务等与企业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服务职能,实现落户企业各类行政事项园区内办结,推进企业投资便捷化。
(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
1.创新投融资机制。综合运用信贷、股权债权、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工具,创新吸引社会资本方式,健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打造二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盐及化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探索产业链、商业圈和企业群融资,发展订单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租赁等融资业务,创新小微企业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多流合一。充分利用债务融资工具,探索发行产业集聚区专项债券和项目收益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项目收益票据和开展资产证券化等。充分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民间资本采取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合资、合作或独资等形式开发工业地产。
2.创新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机制。合理保障产业集聚区用地需求,推行土地利用差别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中,安排一定数量专门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优先满足产业集聚区需要,保障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地。严格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将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纳入土地使用条件。鼓励中小企业通过租赁标准厂房的方式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实行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根据产业周期和企业成长性,采取先租赁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实行缩短出让年期等方式出让土地,提升土地市场周转效率。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支持各地探索通过无偿收回、限期开发、协议收购等方式,加快产业集聚区内低效企业退出。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增加容积率的,经批准不增收土地价款。
3.创新聚集人才机制。支持产业集聚区依托高水平创新平台,着眼于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各类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团队聚集。鼓励产业集聚区建立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加强高端人才和高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协同引进高水平科技成果与人才,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实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引导和支持企业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拓宽引才渠道,以项目为纽带,采取咨询、讲学、兼职、项目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柔性流动方式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鼓励团队式引进私募、公募、证券、产业等方面的高水平基金人才和投资团队。严格落实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在科研经费、工作场所、住房、落户、医疗、社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居留、出入境、职称申报、工商和税务登记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便捷服务。
4.创新招商引资机制。优化产业集聚区软硬环境,着力提高产业配套、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能力,培育开放招商新的吸引点和竞争力,实现由主要靠优惠政策招商向靠优质综合服务招商的战略性转变。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和招商模式,着眼培育产业集群,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推行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题招商、集群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高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
5.创新绿色发展机制。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合理控制产业集聚区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产业集聚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企业间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减排,支持临颍县产业集聚区、舞阳县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循环型产业园区。支持产业集聚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绿色园区,鼓励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建设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励环境服务公司对产业集聚区企业污染进行集中式、专业化治理。完善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导节能服务公司对产业集聚区用能单位和设施实施节能改造。
6.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改革创新、整合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条块结合、权界清晰、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产业集聚区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合理界定管理职能,强化协调配合联动,实行统一领导、以区为主、两套人马、分线负责的区镇管理套合体制。建立产业集聚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推行政务服务网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度监管。加强入区项目网上在线并联审批,实行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反馈机制,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组织实施
(一)落实各县区责任。进一步强化县区主体责任,做好任务分解和组织推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县区要按照本计划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具体推进措施。
(二)形成部门合力。完善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谋划和政策协同,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完善具体支持措施,加强综合指导和主动服务,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交流培训。坚持开展产业集聚区现场观摩活动,交流经验做法,促进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落实。加强对产业集聚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推动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过程管理。市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结合本计划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并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协调和过程管理,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在“五规”合一、集群培育、平台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成功实践,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