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转型发展攻坚落实情况

    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坚持把产业转型发展作为持续深化六项重大攻坚、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和一号工程,转变发展理念,强化政策设计,突出工作重点,完善落实举措,强力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发展攻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创新发展理念

一是注重学习培训,更新发展理念。开展周末大讲堂活动,每周聘请知名专家和企业精英为我市干部和企业家讲解转型发展理念和实战经验。组织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等专题培训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转型发展领导力和执行力。二是学习先进典型,理清发展思路。5月3日-5日我市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的党政考察团赴许昌长葛、商丘民权产业集聚区学习考察产业转型先进经验,梳理我市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思路。考察结束后召开了全市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对2017年全市产业转型攻坚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

(二)完善政策体系

全市成立了产业专项攻坚领导小组(文件已印发),建立了转型发展攻坚统筹协调机制(文件已起草好,正在市政府运转),对照落实全省《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和去产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5个专项攻坚方案,研究出台漯河市“1 5”产业转型推进方案,即《漯河市产业转型发展攻坚实施方案》和《漯河市抓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三次产业融合专题方案》、《漯河市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攻坚方案》、《漯河市推进绿色化改造攻坚方案》、《漯河市推进技术改造攻坚方案》、《漯河市推进技术创新攻坚方案》等专项方案。目前,总体方案和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两个专项方案已印发,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3个专项方案已起草好,待上政府常务会研究。

开展工业“1351”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深化企业团服务,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发展30条意见,制订全市供给侧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和降成本、种养业,农村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专项方案,启动漯河市互联网 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业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推行攻坚任务台账化、项目化,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分包代理、问题周例会协调、联合集中督导、项目融资对接、项目建设述职等推进机制,按照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的原则,突出“大、新、改、高”,建立重大产业攻坚项目库。目前已上报省级专项攻坚项目库项目46个,第二批已筛选项目69个拟上报。市级重大产业攻坚项目库已建立,项目共210个。

(三)发挥高层推动作用

充分发挥市级领导的高层推动作用,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营造浓厚氛围,凝聚推进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各部门按照转型方案分工细化落实目标任务,初步形成了市级领导牵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结合省政府确定的首批12个重点攻坚产业,围绕工业优化升级、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筛选确立食品产业高端化、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3个重点攻坚产业,并成立由市委常务牵头的合力团工作落实体系和协同推进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常委会听取情况汇报,通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7月26-27日,开展了市级领导集中观摩评价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活动,对全市各县区产业转型项目和效果进行集中观摩评价。

(四)打造产业转型攻坚混合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三力齐发、配合联动”,形成产业转型发展攻坚的“混合动力”。创新驱动方面,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立了科技创新投入目标考核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研究制订印发了《漯河市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漯河市加快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漯河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印发漯河市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和《漯河市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计划》。改革推动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了“多证合一”改革实施意见,探索试行“多证合一”的改革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和抽查计划,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等抽查工作机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PPP项目应用。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体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国有产权交易等全部纳入平台交易。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成立产业集聚区售电公司,推动电力直接交易。探索项目建设容缺审批、先建后验审批等模式,加快项目落地。探索产业集聚区市场化运作开发路子,推进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开放带动方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建河南自贸区协同发展区。完善肉类口岸、保税仓、豫南口岸物流中心、检验检疫机构、海关等功能性开放平台,争取全省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试点。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攀升。

工业优化升级。食品产业迈向中高端。设立了食品产业基金,加快食品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食品产业向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高端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力,新动能加快成长。引进安徽鸿路集团、远大住工、致远住工等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天华新能源汽车、亿通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龙头企业,设立大健康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养老产业园三个专业园区,新开工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集群项目。智能化应用加快。漯河市“工业1351工程”企业中,122家企业正在分阶段实施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全市主要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到68%。其中,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联泰食品公司、利通液压公司、永光电气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在生产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医药制品、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分别达到15.8%、20.6%和21.7%,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1个、12.9个和14个百分点;科技财政支出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2倍;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持续提升,实现增加值94.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8.7%,增速达到24.4%,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7.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8%,拉动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

服务业提档升级。网络经济、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电子商务增势迅猛,上半年同比增长16.3%。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积极争创全省快递示范城市,电商速递物流异军突起,我市成为全省第二大快递分拨运转中心。大力实施“互联网+食品”专项行动,双汇集团筹建全国最大的食品电商企业—双汇商城,阿里巴巴漯河食品产业带上线企业突破1000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成为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以冷链物流、粮食物流、多式联运为重点,着力打造豫中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势强劲,服务业税收和增速超过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近50%。

种养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玉米种植面积减少41.4万亩,减少29.9%;大豆增加20.9万亩,增长41.1%;花生种植面积增加1.8万亩,增长9%,农业种植结构总体呈现“玉米减、大豆、花生特色农作物增”的态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动能转换初见成效,方式转变持续加快,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健康态势,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层次不高,传统产业支撑力下降,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支撑能力和对经济增长的上拉带动力有限,产业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二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少,企业个头普遍较小,骨干企业群体结构不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够强。

三是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载体需加快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还不健全,产业集群上下游配套协作体系不完善,主导产业高端化步伐需进一步加快,集群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管理体制创新、市场化运作需进一步加快。

四是产业转型发展动能不足,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高层次管理人才、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全省产业转型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我市产业转型攻坚总体方案和各专项方案落实,加快转型发展攻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战略基础产业,坚决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推动全市经济优化升级。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