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高端化方案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发展,打造了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实现了食品工业的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等四大食品企业群体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中流砥柱”。

一、发展食品工业取得的成效

一是规模大、实力强。漯河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1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1.2%;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达51.9%,占GDP的比重达到33.5%;从业人员13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0%。年生猪屠宰能力达2000万头,是漯河生猪出栏量的5.5倍,占全省的30%;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年粮食加工量达460万吨,居全省第3位,主食产业化率达35%,主食加工转化率达85%;年产蔬菜225.6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868公斤,是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的1.5倍;鲜冻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二是名企多、名牌多。双汇、南街、龙云、北徐、澳的利等8家企业入围河南省食品工业50强;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28个、示范乡镇12个、养殖小区93个、规模养殖场户2万多个,无公害农业标准化覆盖率、生猪规模养殖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经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种养基地228个,国家级认证的农畜产品91种,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市食品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3家,河南省著名商标60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7个。

三是产品多、链条全。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2类食品行业中,漯河就拥有18类,全市已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装材料、食品机械六大产业链为核心,以分割肉、肉制品、面粉、罐头、饮料、奶制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调味品、果蔬制品等15个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为主导产品的食品工业大格局。

四是品质高、市场广。对漯河来说,食品安全就是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事关全市经济命脉和长远发展,事关全市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因此我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食品安全先进城市”和“食品安全优秀城市”。龙头企业双汇集团2015年先后被评为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十强企业和中国质量诚信企业,位列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第35位;2015年6月,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被国际食品安全协会授予“食品安全终生成就奖”,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万隆董事长受邀随访,出席了在西雅图举行的中美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市食品工业还存在着中低端企业多、经营理念落后、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想方设法,尽快解决。

二、食品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思路、目标

(一)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契机,按照《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和《河南省食品工业2016年度行动计划》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做大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坚持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并举,坚持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并进,着力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产品,以“一名城(中国食品名城)、两园区(经济开发区中国食品百强工业园、临颍县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为手段,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着力点,以“1351”工程为抓手,切实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全面形成比较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产品结构升级、品牌效应突出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努力实现食品工业产品高端化、产业发展集聚化、项目投入规模化、企业经营信息化、人才培养专业化、品牌建设国际化的食品工业“六化”目标,走出一条适合我市特色的新型食品工业化道路。

(二)主要目标

增品种、上规模、提品质、育品牌。

力争2017年,全市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500亿元;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食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元,食品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三、工作措施

(一)推动食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加快推进食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每年对新产品上市数量进行企业排序并奖励。开展专利消零行动,鼓励企业将专利权质押到银行进行贷款融资。加快建设众创空间,为各类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我市已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要重点支持食品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建设和上市培育。

(二)推动食品企业集群发展,强化战略性引进。强化龙头带动、集群引进、延链补链和协作配套,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集聚。以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分工合作有效的食品产业高端化发展示范区。加大食品产业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力争十三五期间每年有2至3家食品百强企业进驻漯河。

(三)推动食品企业新上项目,加强企业培育。紧盯骨干企业培育和工业优化升级重点攻坚任务,深入实施工业“1351”工程,整合涉企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力争每年实施项目30个以上,完成食品工业投资40亿元以上。引导食品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就冷链食品、休闲食品、饮料制造等中高端食品项目进行合作。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团工作,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四)推动食品企业拓展“智能制造”应用。深入实施《漯河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发挥好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作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借鉴联泰食品打造“河南省智能制造试点车间”的成功经验,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鼓励食品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广“数控一代”技术产品,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机器换人”改造计划。整合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相关资源,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安全有保障、责任可追究。鼓励食品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持续壮大“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规模,支持双汇集团发展双汇生鲜电商新业态,力争十三五期间发展成为大型生鲜电商。

(五)推动食品企业搞好人才队伍建设。以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的成立为契机,鼓励全市高校、重点食品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漯河工作站筹建工作,探索设立漯河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重点领域组建一批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产业基金 产业化公司”架构,命名一批重点领域首席技术专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订单式”培训和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研究出台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实施“引智工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六)推动食品企业加快品牌建设。落实好《关于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信用公示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指标纳入县区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开展“三名(名企、名家、名牌)”培育行动,通过遴选评价、分级培育和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引领转型升级的知名企业、高水平现代企业家和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加快构筑企业责任为基础、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惩奖有制度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

食品产业的高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充分发挥食品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在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以上内容是“大力推进食品产业高端化专题研究小组”的初步研究成果,我们已将成果上报中食协、省食协、省食品办等相关单位征求意见,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成果内容,力求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标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