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食品名城是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任务,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指导性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名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全市食品工业做新、做优、做强,发挥好食品工业在“四城同建”和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让漯河味道香飘全国,根据《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城同建”的指导意见》,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发展,实现了食品工业的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肉类加工、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等四大食品企业群体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中流砥柱”。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食品产业集中度高、产业体系完善、产业生态好,是全省万亿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常态,市委、市政府提出“四城同建”的新定位、新目标,对于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增强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丰富中国食品名城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推动食品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的根本保障,是加速构筑食品工业大企业领军、产业链健全、集聚式发展、集群式崛起新格局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以漯河更加精彩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的必由之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按照深入落实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和全面推进“四城同建”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健全链条、丰富品种、提升品质、完善功能、扬长补短”为路径,以搞好食品工业“制造、智造、质造”为重点,以“九大行动”为抓手,以“三大改造”为切入点,全面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产业结构升级、品牌效应突出的漯河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国内领先、优势凸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食品名城。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突出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强化集群集约、延链补链和协作配套,突出链式整合和横向联合,推广“整机 配套”“原材料 制成品”“制造业 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链模式,大力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同类产品同类企业集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集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喜人局面。重点培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创新型食品企业和产业门类,实现“互联网 食品”的产业结构重塑、营销渠道重建、品牌形象重造。
2.坚持培育龙头企业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突出优势、注重特色,选择具有一定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广大中小微食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管理水平,尽快成长壮大。
3.坚持政府指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既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对产业布局作出前瞻性的规划,加强政策支持,提供发展环境,又要立足现实,从我市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趋势的客观条件出发,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好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4.坚持自我发展和外向带动相结合。大力支持本土食品企业发展,在项目建设、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外引内联,主动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与合作,积极吸纳境外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建设目标
(一)2019年至2021年。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由规模效应到质量效应的转变,培育生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亿元食品企业100家、10亿元食品企业10家、50亿元食品企业2家、100亿元食品企业1家、500亿元食品企业1家,50%的食品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园区,全市食品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8%以上,每年推出各类新产品300个以上,巩固提升漯河食品工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致力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二)2022年至2025年。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智能化程度高、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牌企业,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好、科技支撑能力强、安全监管水平高、产业集群优势领先的目标,全面建成比较完善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食品名城。
(三)2026年至2035年。形成行业分类齐全、领先优势突出、名企名牌荟萃、健康食品引领、智能制造主导、生产要素汇聚、人力资源丰富的食品工业发展新局面,“五大基地”建设相辅相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使漯河成为全国食品产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四、主要任务
中国食品名城建设要努力形成两大链条、搭建三大平台、完善四大体系、建设五大基地,推动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形成两大链条
1.纵向链条。涵盖前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中端的加工业和制造业、后端的流通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同时要把技术研发贯穿纵向链条全过程。
2.横向链条。涵盖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和休闲食品制造、饮料制造、果蔬加工、食品机械制造和食品包装材料等配套产业、烟草产业、药食同源类保健食品产业等多个行业链条。
(二)搭建三大平台
1.会展平台。持续深化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市场化进程,规划建设新会展中心,举办食品发展论坛、产业峰会和中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发布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强与海内外客商的对接,全面提升食博会的品质和档次。
2.研发平台。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入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漯河食品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实力,加快漯河市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提高公共研发能力。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建立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全市食品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检测平台。发挥好国家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肉及肉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字号食品检测机构优势,为食品企业提供高效、安全、权威的检测。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提高个性化单品检测水平,探索驻厂快速检测定制模式,全天候提供检验检测服务。
(三)完善四大体系
1.产销对接体系。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成立农业合作社、销售联合体、电商运营公司等,将农民与企业、企业与市场、市场与客户等各类资源进行有效衔接。
2.质量标准体系。鼓励骨干企业参与制(修)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提高企业标准,使我市成为全国食品行业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孵化地。
3.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工农业生产、销售渠道、市场舆论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与研判,及时发现问题,发布预警信息和解决方案。
4.安全追溯体系。利用全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提高屠宰、批发等上游节点和农贸市场、超市、团体采购单位等下游节点的追溯数据上报率,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四)建设五大基地
1.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打造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肉制品产业化重点企业,推动上下游产业间统筹协调发展,持续提升肉制品产业综合加工实力。
2.全国知名的休闲食品生产基地。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食品百强工业园建设,提高临颍县“中国休闲食品之都”影响力,积极招引和培育知名休闲食品企业。顺应“休闲食品正餐化”和“轻食主义”趋势,开发满足新生代消费群体需求的休闲食品。
3.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基地。健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中转冷藏保鲜设施和配送中心,积极发展冷链多式联运业务,通过管理信息化、配送集约化、业务多元化、标准国际化,构建全方位冷链物流供应链。
4.全国重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坚持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农工贸协调发展之路,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率,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化双汇产业化工程,依托国家级出口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着力提高畜产品生产安全水平、屠宰深加工能力和绿色高品质猪肉供给,打造漯河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将“互联网 ”融入全产业链,使农业基础更牢固、工业制造更先进、服务环境更优越、融合机制更完善,形成产业链条完整、资源配置优化、业态模式创新的一二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5.行业领先的食品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深入开展“订单式”培训和CIO(首席信息官)、CDO(首席数字官)培养工作,举办“万名职工进课堂”活动。建设市科技馆和科技工作者之家,实施“人才托举”计划和“人才飞翔”计划。加快推动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毕业生创业园、新生代职工创新空间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完成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专升本工作。
五、政策措施
(一)壮大食品名城规模实力,提升“漯河制造”
1.实施“集群壮大”行动。抓培育,突出政策支持,抓好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十百千”亿级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小升规培育、小升高培育三大工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食品工业梯队发展计划”和“‘小巨人’企业成长计划”,每年发布食品工业百强名单,进行“专精特新”专项培育,树立中小企业发展的标杆和典型。引导全市各类基金加大对食品企业支持力度,规范食品产业发展基金的使用,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断扩大基金规模。抓龙头,支持双汇集团发展总部经济,坚持“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规划建设双汇国际工业园、双汇食品研究院、双汇商学院;积极开展生鲜电商业务,建设“双汇云商”和“数字双汇”,巩固行业龙头地位,五年再造一个“新双汇”。坚持做好“好烟 好酒”两篇文章,以异地技改“新烟厂”和“五朵银花”贾湖酒业为重点,推动企业提质发展、转型发展。抓项目,根据行业特点,着力谋划、引进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倾斜财政政策、土地政策和环境政策,重点扶持一批有市场、有基础、有优势的食品产业项目。建立分层管理、相互补充的食品工业项目库,力争每年储备重点项目100个,实施项目50个,完成食品工业投资50亿元。
2.实施“筑潭引龙”行动。夯实基础,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和临颍县建设中国休闲食品之都为契机,以构建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分工合作有效的食品产业链式发展模式为目标,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进一步增强我市吸引外资和承接项目的能力。完善功能,加强与郑州航空港和中原国际陆港的战略合作,借助亚马逊、eBay、天猫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扩大产品出口量,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加紧完善漯河海关相关服务职能和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漯河查验区运营功能。升级保税仓硬件设施,建成B保中心,打造综合保税区。抓好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漯河拓展区建设,积极推进铁路口岸建设,谋划申建水运口岸、进口肉类产品保税仓、进口肉类产业(水产品)交易中心。突出重点,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招商路径,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绘制食品产业招商图谱,积极推动食品企业与市内中小食品企业、中央企业、国内外食品百强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开设中国食品名城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推介漯河。与烟台、漳州、淮安等中国食品名城结为友好城市,互派招商大使,建立常态化协作与共享对接机制。健全机制,按照“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的运营模式,探索全链条、全要素、全服务、无障碍的“三全一无”立体化招商机制,着力绘制完整的产业链“拼图”,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形成招商引资的“强磁场”。
3.实施“以文寓食”行动。深入挖掘许慎文化,结合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借助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许慎论食”专家论坛。设立中国食品名城特色食品展销厅,集中销售漯河“地产品”,推进以“咬文嚼字”为主题的许慎文化与食品产业融合创意策划工作,深度开发许慎文化创意周边衍生品和系列特色食品。深入挖掘贾湖文化,借助“豫酒振兴”的东风,支持贾湖酒业用好历史、讲好故事、酿好产品,积极申报国家工业遗产、世界遗产。定期举办贾湖文化国际研讨会(贾湖文化节)。支持贾湖酒业在市区建设企业总部、白酒技术研发中心和婚庆主题酒店,参与冠名贾湖公园、贾湖道路。在市博物馆设立贾湖文化专区,依托贾湖酒文化园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贾湖遗址周边打造“贾湖田园综合体”。深入挖掘特色小吃文化,扶持北舞渡胡辣汤、老樊猪头肉、老婆烧鸡等本地特色小吃做大做强,逐步实现特色小吃由作坊生产到工业化生产,使小吃成为“可以快递的乡愁”。开展“漯河特色小吃”旅游文化商品评选活动。积极推荐特色小吃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探索在抖音、快手、火山等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上设立“漯河特色小吃频道”,借助“粉丝经济”,宣传漯河食品。深入挖掘餐饮文化,大力弘扬豫菜传统,培养能工巧匠,树立行业榜样,促进我市餐饮行业转型升级,评选兼具“色、香、味”和“滋、养、补”特点的漯河十大经典名菜、十大主题名宴。积极承办河南省豫菜品牌大赛,定期举办烹饪技能大赛、饭店服务技能大赛、餐饮行业技能大赛等,让漯河的餐饮品牌叫响河南、享誉全国。深入挖掘土特产文化,支持王岗镇小辣椒、皇帝庙乡玉皇大蒜、小村铺有机萝卜等知名土特产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称号,提高经济价值、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面、杜绝假冒伪劣,促进无形资产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二)增强食品名城创新能力,推动“漯河智造”
1.实施“聚智兴食”行动。强化合作,举办“百企联百校”活动,鼓励全市高校、重点食品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共建产业创新联盟,探索在我市合作办学。成立食品产业科技人才智库,推进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漯河工作站、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漯河工作站建设,定期开展“专家院士漯河行”活动。强化支撑,充分利用各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融资担保、人才招工、网上办理等服务。建设漯河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漯河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完善“网 云 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打造“数字化城市”。加快中国(漯河)东兴电子商务产业园、临颍辣椒电商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及示范园区。强化整合,整合商务、畜牧、农业等部门相关资源,实现政府服务有力、企业管理提升、经营者交易便利的目标。选择一批智能化基础和条件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建设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园区,争创国家、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尊重企业家,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和“直通车”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及创新权益。不随意干预企业依法经营活动,建立保护企业家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执行处罚案件问责制。保障企业家参政议政权利。激励企业家,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取向。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健全以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为核心的联合激励与惩戒长效机制。建立突出贡献企业家信息库,按规定对企业家就医保健、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先推荐参加河南省优秀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评选。建设职业经理人市场,给予带项目、带技术、带成果来漯创业的国内外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股权投资支持。鼓励各县区出台吸引漯河籍在外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的政策措施。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百名新生代企业家接力行动计划”,5年内通过企业家沙龙、论坛、研修班、外出游学等形式,对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轮训一次。建立市、县区两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3.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加快企业“三大改造”步伐,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新项目建设力度。推广“机器换人”,广泛应用MRP(物料需求计划)、MPS(主生产计划)、CAD(计算机辅助设计)、FMS(柔性制造系统)等新技术、新工艺,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安装功能型机器人。实现“企业上云”,通过“点(4.0示范项目)、线(行业智能化改造)、面(3.0普及)”的有机结合,采取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向云端迁移,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和门槛,力争2021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全部上“云”。加强“两化融合”,发挥好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作为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的示范作用,推广联泰食品、三剑客农业建设“河南省智能车间”的成功经验,打造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鼓励食品企业推行C2M O2O模式,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客户对工厂、工商一体化新型直销平台,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
(三)提高食品名城安全标准,深化“漯河质造”
1.实施“食安漯河”行动。以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为重点,以监测监控、认定认证为手段,全面规范种植养殖行为。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间断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项整顿活动。建立食品安全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发挥好市食品工业协会、市食品安全协会、市食品机械与加工行业协会、市酒业协会等相关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制定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与市场秩序。进一步健全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食品安全暗访抽验、食品安全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应急管理,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制度、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营造信用环境,创造信用文化,提高管理水平,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2.实施“‘三品’战略提升”行动。以建设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科技研发增品种,构建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食品工业新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体系,大幅增加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中高端产品比重。积极研发特色食品、健康食品、功能食品,通过产品的多样化、功能化、层次化,进一步占领细分市场。加强质量管控提品质,开展“三对标四提高”(对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推动产品提质、企业提效、产业提升、结构提优)活动,举办“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培养一批“大工匠”和市长质量奖企业,创建一批市级和省级“质量标杆”,着力提升质量竞争力指数。加强示范引领创品牌,开展品牌创建工程,注重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工业设计,培育食品企业“单项冠军”,积极争创省级工业品牌示范企业和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充实市城市展示馆食品工业展示中心内容。借助双汇、南街村等知名食品企业的品牌优势,发展融生产、销售、展示、旅游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争创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
3.实施“食品标准化”行动。支持骨干企业掌握食品安全标准话语权,形成以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的标准化优势,使企业标准成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培育能够输出品牌、制定标准的“新零售”食品企业,探索搭建囊括企业门店、本地生活、社交电商、第三方电商平台、APP等五类路径的全渠道商业模式。健全完善《漯河市市长标准奖管理办法》和《关于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奖补办法》,鼓励企业在管理理念、方式、体系上积极创新,力争到2021年全市食品企业全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六、组织领导
成立漯河市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工作指挥部,深入研究中国食品名城建设的政策措施,统筹解决重大问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日常协调督导等工作,组织制定年度实施计划、重点项目清单及重点工作台账等,明确责任分工并抓好督促落实。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周例会和企业服务团工作,完善企业问题收集、受理、解决、反馈等长效机制。加强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保障。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形成兴商、安商、富商、亲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