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找准工作定位,以强化创新驱动为主线,以创建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我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 、 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组织,夯实工作责任
1.领导高度重视。 市科技局党组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及时成立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建设与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创建工作。目前全局已初步形成局长亲自抓、副职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相关科室全力配合的工作合力。已先后召开5次专题党组会议,制定了《漯河市科学技术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细化二十二项重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完善工作制度。 一是健全完善《市科技局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市科技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市科技局行政决策制度》《市科技局党组与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建立工作会商机制的意见》等制度,明确行政决策的权限和程序,畅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渠道,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大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二是强化学习教育。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局长亲自带头抓学习,将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到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定了《市科技局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市科技局2020年度全员学法计划》,规定集中学习和自学不得少于60小时;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依法用权、依规用权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领导讲党课、法治课等学习形式,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增强部门法治建设能力。三是注重督办落实。坚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常态化,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高质量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创建。 一是研究方案,统筹安排。制定印发《市科技局创建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工作方案》和《工作推进台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措施、实施步骤,督促认真抓好落实。组织召开全局创建“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动员会,结合全市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验收标准,对创建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组织召开了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创建推进会,就创建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进行讨论解决,保证了创建工作持续健康有效展开。同时,局党组坚持定期召开班子会,听取汇报,解决难题,群策群力。二是精心谋划,合力推进。每季度初,局党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研究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创建工作,党组书记、局长主持会议并安排部署。梳理研判行政执法工作,找准问题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建立联席会议和定期汇报会商制度,创建领导小组切实发挥协总作用,加强日常监督与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三是练好内功,锻造队伍。组织全体人员对《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课件》进行学习和讨论,重点提高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服务意识,使执法服务理念融入工作实践中,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集中专题法律知识培训及考试,提高领导干部和全体执法人员学法用法能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同时,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学习《市科技局依法行政制度》《行政执法规范用语》等各项服务型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并针对项目申报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交流学习和沟通,掌握技能,形成人人懂业务、人人能服务的良好环境,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二) 强化统筹推进,丰富工作内涵
1 .完善政策激励 体系。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漯河市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漯河市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全面释放政策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创新环境,在全市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2 .加大 科技 财 政投入。 近年来,市财政对全市符合激励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奖励资金累计达6413万元。2018年、2019年奖励资金分别为1188万元、1450万元。2018年、2019年分别获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奖励、补助资金2005万元、2862.5万元,同比增长42%。2020年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奖励、补助资金共2048万元,其中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项目3项,共400万元;高企新认定奖补资金365万元;企业研发财政补助资金793万元;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预拨资金300万元等。
3 . 提升 研发支持能力 。 2017年全市企业研发经费11.1亿元,占GDP比重0.95%。2018年研发经费总额12.98亿元,比上年增加1.88亿元,增速16.9%,占GDP比重为1.05%,在全省排名第9位,比上年前移2个位次。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企业151家,研发投入总额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2020年度数据尚未公布。
4 .加大 创新 平台建设 。 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建设了一批独立创新平台,平台建设成效凸显。目前,已累计培育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42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星创天地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重点布局建设了3个公共研发平台:一是市政府牵头,依托漯河食品学院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签订共建协议,共同组建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并注册成立漯河市食品研究院,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尹弘省长、霍金花副省长分别对研发平台做出批示,经验在全省推广,《人民日报》也进行了专题报道。二是依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协同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和漯河市30多家相关食品企业,共同组建漯河市休闲食品协同创新中心。三是依托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设了河南省休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我市第一家以高校为依托单位建设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定位为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
5 .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2018年、2019年、2020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是53家、72家、101家,增速分别为32.5%、35.8%、40.3%。2018年、2019年、2020年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104家、120家、135家,增速分别为15.6%、15.38%、12.5%。2019年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8家,2020年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152家,同比增加84家。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7.5%。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0.2%。
6 .广泛开展对外务实合作。 一是与代表着我国食品领域前沿方向的江南大学深度合作。承办了漯河市政府--江南大学校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8位专家教授发布了最新的科技成果60项,16家工业企业提出了26项技术需求,达成了第一批合作意向,5家企业与江南大学专家教授分别签约。二是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与中院学者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卞科团队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设的工作站,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首批中原学者工作站”,实现了我市中原学者工作站“零突破”。三是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赴中国科学院开展“走进中科院,直面科学家” 研企对接活动。
7 .营造宽松政务环境 。 一是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先后制定了《漯河市科技局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方案》、《漯河市科技局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务诚信工作实施方案》,对省科技厅下发的“三级十同”项目进行梳理、调整、编制,截至目前,己接入河南省政务服务工作平台的实施清单共28项,其中公共服务21项、行政确认3项、其他权力4项。二是简化行政审批服务程序。认真落实《漯河市科技局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方案》,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公开透明、便民高效、集中办理”。推行派驻窗口负责制,使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达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站式办结”,进驻事项全部达到三星标准。至目前,已办结件159件。三是持续推进“减证便民”。 积极推行“互联网 政务服务”,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全程公开和实时查询。认真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要求,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认定等事项采取单位窗口集中受理方式申报,认定文件由行政服务大厅窗口人员统一进行免费邮寄。四是建立健全科技诚信执法制度。先后出台《漯河市科技违规惩戒发布制度(试行)》《漯河市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制度(试行)》《漯河市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及科研人员信用评价制度(试行)》《在科技行政管理中实行信用承诺实施办法(试行)》等4个文件,并在局官方网站开设专栏予以公布。五是推行行政执法联合惩戒制度。按照市政府《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开展本级科研信用信息收集工作,对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执行者和科研机构在参与我市科技活动中的信用状况进行客观记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河南)网站及时上传涉企信用信息。截至目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共上报红榜信息累计351条(其中荣誉信息189条,行政确认157条,部门公告5条)。五是加强政策性文件规范管理。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单管理,认真清理政策性文件,重点清理现有规范性文件,做好“立改废释”。2020年共清理文件9项,予以保留5项,废止4项。六是继续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与河南九九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王红旗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发挥法律顾问在我局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作用。2020年,王红旗参加我局合同、协议的合法性审查14项、提供电话咨询40余次。七是自觉接受各界监督。认真做好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2020年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3件,其中2件主办,1件协办;承办市政协委员提案5件,已全部按要求办理回复完毕,受到了代表和委员们的普遍评价和高度认可。
(三) 创新服务体系,提升工作水平
1 .深入推进“六步工作法”。 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理念,着力破解服务不精准、不到位等问题,不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服务水平。第一步:“备课”。按照“因地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认真做好入企服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全市选择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科技资源普查,对每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全面掌握每个企业科技资源情况,做到心中有本明白账,服务有的放矢。第二步:“宣讲”。普及宣传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增进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增强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编印《科技政策汇编》《科技创新服务指南》等,免费向全市科技企业和相关服务单位发放;成立“科技之光”志愿者服务团、组建政策宣讲团,定期到企业、园区、各县区开展集中宣讲,惠及500多家企业。第三步:“体验”。以“基层一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执法人员到各企业、科研院所生产一线,开展“转换角色”体验式劳动,参与一次面对服务对象的实际工作。通过与企业职工共同劳动,体验劳动艰辛、分享劳动成果,拉近与企业的距离,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列清单、想对策、找出路,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第四步:“会商”。体验结束后,围绕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平台建设等内容,与企业“面对面”“一对一”进行科技创新会商,由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局根据企业情况提出科技创新建议。双方签订科技创新会商建议书,明确工作目标、推进措施和工作机制,以文件形式将责任固定。第五步:“落实”。根据会商内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实行“一月一更新、一月一报告”,保证问题不解决不放过,问题不落实不销号。第六步:“反馈”。会商意见落实后,走进企业,面对面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启动下一轮科技会商活动。
2 .扎实开展“三结合一会商”精准帮扶活动。
三结合:一是结合企业复工复产开展服务。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在项目实施、科技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制定科技服务明白卡、编印科技创新服务指南材料,举办网上培训,对企业复工复产进行全面帮扶。二是结合科技项目实施开展服务。围绕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券,研发后补助等项目实施,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分类建立备选企业库,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提供技术服务,为科技项目申报评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三是结合创新主体培育开展服务。通过摸底排查,确定了3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备选名单,2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备选名单,16家创新型科技团队备选名单,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备选名单,采取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办法,全面开展服务工作。一会商:是进行科技创新会商。在全面了解各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情况的基础上,与企业面对面进行会商,提出科技创新会商建议,明确市科技局联系人员,制定出具体推进措施,帮助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目前已走访调研企业60多家,形成会商建议书20多份,会商建议80多条。
3 .建立依法行政工作会商机制。 局党组与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建立工作会商机制,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我局在项目申报、高企评定、科技类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全程监督,有效提升了项目评审、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工作更加规范化,依法行政意识增强。
二 、 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是 高度重视、履职尽责。局主要负责同志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来安排,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对重大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先后主持召开5次党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8次听取工作汇报推动工作落实。 二是 强化宣教、确保实效。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将学法列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总支和支部学习及日常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结合科技部门职责,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宪法》及《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等科技法律法规和《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工作密切相关法律法规。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学、带头听、带头写、带头考,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 三是 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严格落实科学、民主决策要求,按照“三重一大”制度要求研究各类事项26次,依法完成重大决策内部审查、公众参与、合法合规审查及公开等工作。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
2020年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宣传教育还不够广泛,普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普法力度还要加强。
四、2021年主要安排
一是 以“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为载体,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是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持续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科技进步法、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三是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坚持“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切实做到单位领导班子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有效,重大事项决策前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并集体讨论决定。重大人事决策、资产管理决策、内部考核制度等涉及全体科技人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应及时主动公开。
四是 切实加强法治监督。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功能,切实增强科技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主动性,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五是 加强法治教育。制定2021年度领导干部学法计划,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在科技系统内部通过专家讲座、领导带头学法等形式,学习依法用权、依规用权等方面的内容,增强科技部门法治建设意识。
总之,市科技局将认真对照先进找差距,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用法治思维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涵,推动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附件: 漯河市科学技术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2日
漯河市科学技术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