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一批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 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政府批准市文化局确定的第一批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2项),现予以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我市文化强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第一批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52项)
一、民间文学(1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1 Ⅰ—1 盘古神话(桐柏县)
2 Ⅰ—2 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
3 Ⅰ—3 王莽撵刘秀传说(内乡县、卧龙区龙兴乡、卧龙区石桥镇)
4 Ⅰ—4 灯谜(南召县)
5 Ⅰ—5 嫦娥奔月神话(南阳市)
6 Ⅰ—6 丹江故事传说(淅川县)
7 Ⅰ—7 宣讲圣谕(内乡县)
8 Ⅰ—8 宝天曼传说(内乡县)
9 Ⅰ—9 马山童谣(内乡县)
10 Ⅰ—10 石堂山传说(内乡县山乍蛐乡)
二、民间美术(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11 Ⅱ—1 方城石猴(方城县)
12 Ⅱ—2 唐河城郊剪纸(唐河县城郊乡)
三、民间音乐(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13 Ⅲ—1 板头曲(南阳市)
14 Ⅲ—2 锣鼓乐(卧龙区石桥镇、镇平县石佛寺镇)
15 Ⅲ—3 东坡唢呐(卧龙区谢庄乡)
16 Ⅲ—4 淅川锣鼓曲(淅川县)
17 Ⅲ—5 西坪民歌(西峡县)
18 Ⅲ—6 丹江号子(淅川县)
19 Ⅲ—7 桐柏山歌(桐柏县)
四、民间舞蹈(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20 Ⅳ—1 九莲灯(镇平县高丘镇)
21 Ⅳ—2 云彩灯(南召县)
22 Ⅳ—3 背装(社旗县陌陂乡、唐河县源潭镇、
桐柏县平氏镇、宛城区新店乡)
23 Ⅳ—4 竹马舞(内乡县)
五、戏曲(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24 Ⅴ—1 宛梆(内乡县)
25 Ⅴ—2 罗卷戏(邓州市)
26 Ⅴ—3 蛤蟆嗡(淅川县)
27 Ⅴ—4 提线木偶戏(邓州市小杨营乡)
28 Ⅴ—5 豫西越调(邓州市)
29 Ⅴ—6 皮影戏(桐柏县)
30 Ⅴ—7 汉剧(唐河县城郊乡)
六、曲艺(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31 Ⅵ—1 大调曲子(南阳市)
32 Ⅵ—2 三弦书(南阳市)
33 Ⅵ—3 新野槐书(新野县)
34 Ⅵ—4 鼓词(内乡县大桥乡、唐河县桐寨铺
镇、镇平县贾宋镇)
35 Ⅵ—5 桐柏渔鼓(桐柏县)
七、传统体育与竞技(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36 Ⅶ—1 九宫八卦阵(社旗县陌陂乡)
37 Ⅶ—2 舞狮竞技(宛城区)
八、民间手工技艺(7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38 Ⅷ—1 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39 Ⅷ—2 黄石砚制作工艺(方城县)
40 Ⅷ—3 桐蛋制作技艺(唐河县桐河乡)
41 Ⅷ—4 唐席制作技艺(唐河县苍台镇)
42 Ⅷ—5 镇平手工丝毯工艺(镇平县)
43 Ⅷ—6 镇平侯记烧鸡制作技艺(镇平县)
44 Ⅷ—7 界中米醋酿造技艺(宛城区)
九、民间杂技(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45 Ⅸ—1 新野猴艺(新野县)
46 Ⅸ—2 抬装古饰(卧龙区青华镇)
47 Ⅸ—3 丁河高台(西峡县丁河镇)
十、人生礼俗(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48 Ⅹ—1 婚礼习俗(桐柏县)
十一、岁时节令(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49 Ⅺ—1 内乡县衙岁时节令“打春牛”(内乡县)
50 Ⅺ—2 重阳文化(西峡县重阳乡)
十二、民间信仰(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51 Ⅻ—1 医圣张仲景祭祀(南阳市)
52 Ⅻ—2 哪吒传说(西峡县丁河镇)
主题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通知
N001-2008-002218 | 文 号宛政〔2008〕6号 |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08-11-26 |
面向社会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