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动我的‘博士圈’,为方城企业发展引才荐才。”日前,当方城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进企业宣讲“诸葛英才计划”时,南阳裕泰隆粉体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军如是说。
在落实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潮中,方城县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尽快使其在方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两轮两翼”战略、九大专项成为推动方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推进器”,让人才和科技真正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
如今,方城已成为我省唯一蝉联四届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唯一的“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创建院士工作站4家,成为全市县级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最多的县。统计显示,全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6家,各类创新平台达到46个,引进各类高端人才236人,研发各类科技新产品226种。
产业聚才 校地引才
方城县把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引才借智的出发点,做到精准引才,精准用才,实现以“人才链”打造 “科技链”,以“创新链”支持“产业链”的良好局面。
以产业发展聚才。围绕轴承产业,力争新引进5000万元项目10个以上,着力在超10亿元项目上求突破。围绕超硬材料产业,力促新引进的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开工建设。
以校地合作引才。方城加强与河南农大等20余所高校的合作,引导县特色产业、重点企业与各院校开展合作,支持在方城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厂中校、校中厂”、“车间课堂化、课题车间化”的模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人才引领 创新驱动
方城县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奇”,引领企业向“高、精、尖、专、细、优”方向转型。
紧盯今年谋划筛选的总投资582亿元以上的334个项目,从工业经济、农林水利、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领域着力,强力推进一批具有“蜂王”效应的优质项目。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建设科技研发平台。
建立财政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财政对科技投入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 投入为主体、金融部门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市场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奖励补贴,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力争新创建省市级创新平台6个,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申请专利100项以上。
筑巢引凤 打造高地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方城始终把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兴业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吸引人才,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结合县域实际,方城出台“诸葛英才计划”配套政策,把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落实“诸葛英才计划”服务中心办公用地及3~5名工作人员,立足“高精尖缺”用好用活50个人才专项编制,重点引进一批能够提高方城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型人才。
实施“方城名匠”培育工程,举办全县技能人才大赛。组织企业家到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继续评选县“十佳回创之星”、“拔尖人才”、“十佳科技企业家”、“青年企业家”。完善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专家建言献策机制。
该县县委书记褚清黎表示,要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诸葛英才计划”贯彻落实好,投入发展的大潮中,要舍得下本钱,对政策执行不打折扣,带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精神,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带着求贤若渴的诚意,完善招才引才措施,营造一流环境,提高待遇,优化服务,吸引天下英才到方城创业,让各类人才充分集聚,让智慧才华充分展示,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汇聚起各方英才共建方城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