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以 “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为重点,实施创新平台建优提升工程,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不断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壮大创新策源优势,催生发展新动能。
一、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依托南阳理工学院等积极谋划筹建南阳张衡实验室、仲景实验室,加强了与嵩山实验室、神农实验室的对接联系,为我市实验室重组重建提供新思路;依托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张仲景经方研究重点实验室,大力提升了我市创新策源能力;积极推进天冠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浙江大学、郑州大学等战略重组,争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跻身入列;以中光学集团为重点,充分依托河南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在光学薄膜、镜片、镜头等冷光学元器件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南阳光学技术发展新引擎;积极推进河南省中药固体制剂、功能薄膜、智慧养猪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提升我市中医药、数字光电、智慧养猪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聚焦 “主新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进许为刚院士人才团队,成功建成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育种院士工作站”, 以 “院士 ”为引擎发展“院士经济”,引领我市产业升级发展。
二、 研发平台建设能力持续增强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体系。通过创新政策引导、科技项目支持、科研条件建设等多方式,集中培育了一批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结合 “万人助万企”活动, 加快推进全 市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 省级 7家、市级1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家、市级590家。
三、“双创”载体建设深入推进
积极 构建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完整孵化链条和“孵化 创投”的创业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至目前,全市 共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 4家、省级12家、市级13家,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5家、市级2家。依托星创天地等农业科技平台载体,加大对花、药、果、菌、茶等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至目前,全市共建设38家星创天地。精心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南阳分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推进全市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 目前已连续举办六届大赛,累计 958家企业和团队参赛,获得省级奖项13项,国家级6项,吸引投资近3亿元。学习智慧岛双创载体建设经验,指导培育我市双创载体提档升级。
四、创新布局进一步优化
实施创新载体提质升级工程,强化重大创新载体布局,以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流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南阳国家级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宛西高新区、淅川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等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引领能力不断增强,桐柏县、内乡县成功创建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有力地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新兴产业发展。